社会工程哲学

节选

[

**章 问题提出:在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交点上
  一、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法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所著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史前阶段,即普罗米修斯时代。这个时代,人类产生了语言,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和使用火,人类在这个时代*初脱离了动物而变成人。(2)古代文明产生阶段,即有了文字,产生了国家,有了*大的建筑和美妙的艺术品的时代。(3)轴心时代,即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奠定了人性之精神基础的时代。这个时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4)科学技术时代。这个时代在中世纪末期萌芽,17世纪建立了理论基础,19世纪全面发展,这个时代使欧洲成为世界中心。
正是在雅氏所谓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哲学出现了。如果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哲学问世算起,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哲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是一门*原始的学问。3000多年来,哲学成了“密涅瓦的猫头鹰”,成了思想家“拼命厮杀的战场”。回顾哲学发展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哲学追问,似乎并不是一般地考察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内容、体系结构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哲学的存在根据和存在方式的追问:哲学为何存在?哲学如何存在?哲学何以发展?哲学如何发展?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哲学是“批判”哲学?为什么如此古老的学科、学问还表达不清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说,为什么哲学总是不能“终结”,而总在征途中?
我认为,寻求本体,追问真知,是哲学得以存在、发展且绵延不绝的内在根据。这大概也是哲学理论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内在动力。
1.实践论的反思与深化
“实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人们通常以为它首先或主要是认识论范畴。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信仰者、传播者、教育者都说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撰写著名的“两论”,其中之一就是《实践论》。毛泽东1956年在与斯诺谈话时,认为《实践论》优于《矛盾论》,他说:“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那篇文章。《实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又向什么地方去。”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讨论了实践的形式、范围和内容,并重点研究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毫无疑问,毛泽东也主要是在认识论视角、层面思考和理解“实践”问题的。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看,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意,早在古希腊时期,“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把人的活动分为技术的活动和实践的活动,技术活动系指人对自然的活动,而实践指向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活动)。但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的,却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问题在于,康德的“实践”概念没有脱离或只局限于伦理实践的范围。费尔巴哈则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从话语本身来看,费尔巴哈的理论观点非常“正确”,但由于哲学立场、哲学基础、哲学根据有别,所以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不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黑格尔则更以抽象思辨的视角和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不仅指出了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区别,而且深入讨论了实践在改造世界、创造人类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是,黑格尔讨论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人的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理念活动的“样式”或“折射”。从根本上说,黑格尔“是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的,人的生命表现为“一个与人自身有区别的、抽象的、纯粹的、绝对的本质的经历的过程”。
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除了各种哲学派别各自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不可克服的客观原因,即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思想、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的活动,包含着浓重的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情绪、态度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和应然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同物质世界(其实不仅是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也包括信息、能量等)交换的客观、历史过程。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个也是*基本的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生存、生命活动。当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的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和根本内容时,他所理解的实践是同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社会过程,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人类活动,是现代意义上的对于自然有着巨大改造作用的工业生产。正是这种生产,使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创造性、主体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了人与外部自然世界的关系的“为我”性,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物质生产首先是人类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问必然要相互交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又制约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时,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物质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生产者的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是生产者“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②,并通过实践活动转变为现实存在。这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也即生产实践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交换活功的过程,同时还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转换过程。显然,马克思找到了把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真买的活动基础和物质载体。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文化、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视野中的实践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活动,而是人们自主、自愿、自由、自在的文化创造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其本质属性是创造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化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工程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让人在对象性活动及产物中看到或折射人的本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对象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发生了结构与形式上的变化,形成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种种对象物。这种种对象物是人在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也就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活动转化为静止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也可以说,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就是技术的过程、人工物生产的过程,是人造物翦勺过程。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的本质具有技术性和工程性。抛开了技术,抛开了工程,抛开了人的对象性活动,人的本质就难以得到合理、全面的考量和合理的描述。
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过程。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在实践中,主体一方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改变着客体,同时主体也需要把一部分客体作为直接的生活资料加以消费,或者把技术工具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这些都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即客体主体化。
主体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客观积累,形成了人类生产、再造、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成果不致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则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提高着主体能力,使主体能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是人类实践一工程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互为基础,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种运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展现,也是人类实践一工程活动的本质内容,贯穿这一双向过程始终的是技术过程和工程过程。
确实,我们以往讨论实践,就是把实践当做一个“概念”、“范畴”,而没有把它还原到人类真实的生产、生活、生命和生态中,没有把实践理解为人特有的生命、生存活动。因此,没有把实践理解为技术和工程的过程。实际上,实践一工程活动是通过目的、科技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人对客观的微观世界的实践把握,正是通过这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完成的。
目的是实践一工程开始之前在人的头脑中预定的活动结果。从目的的形成来看,目的首先是人们对自身需要的意识,同时包含着对客体、与主体关系、自然及社会环境的认识。由于外部对象不能现成地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对外部世界进行适应和改造。这种适应和改造首先是在思维中进行的,即通过“思维操作”,消解外部世界“当前存在”的自在的客观性,在思维中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要求的“理想存在”或“应然存在”,在观念中建立起主体与客体新的统一关系。这种思维“改造”对于工程改造来说是一种超前改造,是工程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在思维中的预演。这种超前改造形成了实践一工程的目的,并规定了人们工程活动的目标。
指向实践一工程活动中的目的性把人的创造过程同自然运动过程区别开来。在自然运动过程中,客体和客观状态及其发展直接受因果规律制约,事物的现状主要是被过去的事件所支配,是过去制约现在。而人的实践一工程却不是一般的“原因一结果”的转化过程,而是“目的一结果”的转化过程,目的作为一个核心环节嵌入客观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而起作用。在这种特殊的因果关系中,目的作为原因并不指向过去的事物,而是指向一种尚未发生的过程。因此,人的活动并不是纯粹地为过去的事物所制约,而是同时受到未来的引领,而未来在现实中还并不存在,它是主体选择的结果。这样,实践一工程就表现为一种自在自为的物质运动过程。这种过程改变了客体的自然进程,使其成为主体制约下的运动过程。这就是主体工程活动的客观性与客体运动的客观性的本质区别。因果关系的运动,实际上在不同的广度或深度上被捉摸到、被把握住内部联系的物质运动以及历史运动。”①可以说,这种互动首先是人类的认识和科学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客观因果关系,就无所谓科学。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人的工程活动总是体现着目的性的活动,离开目的就无法说明人的工程活动,而这种有目的的工程活动与客观的因果性的关系并非如同冰炭而难以相容。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活动能够“引起自然界中根本不发生的运动(工业),至少不是以这种方式发生运动,并且我们能赋予这些运动以预先规定的方向和范围。因此,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起因果观念……人类的活动对因果性作验证……可以说是对因果性作了双重的验证。”②
当然,目的是主观的,而它要改造的外部世界则是客观的。目的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对象,“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③,外部世界只能被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所改变。社会主体——人的本质力量此时派上了用场,或者说人的本质在目的向直接现实活动转化中得到了展现和确证,这就是科技的发明与使用。科技作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的确是人的工具和手段,人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它是为了满足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就是发明、使用技术,哪怕是*原始的技术,不运用技术的认识与改造,便不是人的活动,而是动物的本能。手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的客观力量。目的要在外部对象中实现自身,必须依靠手段,但是手段是依据主观目的的要求选定的,只有符合主观目的要求的“人工物”才能成为手段。实现不同的目的必须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手段。同时,手段功能的发挥也必须服从于目的,手段依据目的而运动,并始终为目的所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①因此,手段是服务于目的并为目的所控制的物质运动过程。
  从技术哲学视角考察实践一工程活动,我们发现,中介、工具、手段就是主体置于自己和客体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递到客体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②因此,科技手段是人的身内器官的功能与身外自然力的矛盾统一。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波澜壮阔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背景,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依赖、适应和改造领域,把唯物史观与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相“嫁接”,沿着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进路,对马克思“实践”范畴进行存在论解释,把“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据”和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把社会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前提、过程和产物,将“实践”范畴工程化、具体化、历史化。全书关注现代社会新矛盾与传统哲学范式的新冲突,提出并论证哲学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向社会工程转向的逻辑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合理性;重点讨论了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边界、逻辑起点、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本质属性和社会工程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当下中国社会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方法论支撑,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

作者简介

[

田鹏颖,1963年生,哲学博士,教授,现任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STS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应用哲学学会理事、辽宁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自然辩证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马克思哲学、社会技术哲学和社会工程哲学等。近年来在荷兰代尔福特理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及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国范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项目等部省级项目15项、获辽宁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其中有3部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目录

前言**章 问题提出:在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交点上 一、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1.实践论的反思与深化 2.历史观的反思与拓展 3.辩证法的反思与探索 二、现代社会实践的制高点 1.“全球问题”的哲学透视 2.“和谐世界”的时代呼唤 3.“和谐社会”的基本旋律 4.“人类中心”的理性觉醒 三、哲学理论与风险社会的契合点 1.哲学范式的自觉转变 2.哲学之树常青之根本 3.哲学范式的时代转向第二章 学科边界:人类改造社会世界之谜的哲学追问 一、社会工程哲学反思人与社会世界的实践关系 1.社会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产物 2.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成果 3.社会技术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物质手段 4.社会工程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现实载体 5.社会工程哲学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自我反思 二、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特性 1.社会工程哲学的反思性 2.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解性 3.社会工程哲学的规范性 三、社会工程哲学的多元定位 1.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实践论 2.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认识论 3.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方法论 4.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历史观第三章 逻辑路径: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 一、现实性与传统哲学范式的界面:研究的起点 1.现代性的文化基础 2.现代性的技术根据 3.现代性重构的工程思维 二、现代的人:逻辑的开端 1.社会工程哲学的元概念 2.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范畴 3.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培根计划”终结:建构社会工程 1.“培根计划”终结的是与非 2.“培根计划”终结与文化反思 3.“培根计划”终结与社会工程在场 四、解析三论:理论的构架 1.形而上学沉思之一:社会工程本体论 2.形而上学沉思之二:社会工程认识论 3.形而上学沉思之三:社会工程方法论第四章 科学尝试:社会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路 1.社会科学的演进逻辑 2.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 3.社会科学的多重功能 二、社会科学的工程价值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2.建构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3.张扬现代社会的科学理性 4.凸显人类工程活动的自觉自为 三、社会科学的社会工程化趋势 1.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必然性 2.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合理性 3.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过程性第五章 技术探索:社会工程的设计原则 一、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1.社会工程设计的认识论价值 2.社会工程设计的人文精神 3.社会工程设计的符号性 二、社会工程设计的理性自觉 1.理解社会工程设计的具体性 2.认识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三、社会工程设计与重构现代性 1.反思社会工程设计的技术性 2.把握社会工程设计的复杂性 3.体现社会工程设计的前瞻性第六章 工程创新:社会工程的本质属性 一、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立场 1.社会工程哲学的生活立场 2.社会工程哲学的历史立场 3.社会工程哲学的现实立场 4.社会工程哲学的未来立场 5.社会工程哲学的主体立场 二、社会工程创新的哲学之境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根  2.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源   3.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魂 三、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多维向度   1.理论创新秘密的寻找  2.技术创新图式的思考  3.制度创新本质的认知 四、工程创新的反思  1.自然工程创新的经验  2.社会工程创新的内涵  3.自然工程创新与社会工程创新的关系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社会工程哲学

书名:社会工程哲学

作者:田鹏颖

页数:231

定价:¥3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010074092

PDF电子书大小:5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