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节选

[

齐鲁文化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王志民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一次新拓展,也是对我省的齐鲁文化研究、对全省的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有力推动。山东是海洋大省,其海岸线之长,在全国各沿海省市中,名列首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强海洋研究开发,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部署。*近省委提出经济文化强省,将海洋文化建设和加强与海外文化学术交流,作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海洋丝绸之路的研究、继承、发展,必将为推动山东省的对外开放,推动山东半岛沿海城市的对外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次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的专家聚会,既有国内外在中外关系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也有国际项目组织代表和日本、韩国对中韩日文化交流颇有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友人。学者云集、高朋满座,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继承发展中外海上丝绸之路,共谋中外经济、文化友好交流的未来。我深信,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必将为中外关系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齐鲁文化研究留下丰硕成果,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作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次会议在蓬莱召开。山东半岛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也是齐鲁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古发现证明:山东半岛与海外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乃至史前时期。而从可靠的文献记载看:至迟从春秋时期齐国就非常重视与海外的商业活动,齐桓公时期就与朝鲜有了商业往来。《管子》记载,管仲曾建议齐桓公以通商作为发展国家的主要措施,包括主动开展与朝鲜的贸易。这种主动与海外国家开展贸易的开放性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了山东半岛的发展历史,也渗透在今天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蓬莱一带作为山东半岛的重要出海口,特别是作为中国中原地区与朝鲜半岛、日本的海上通道,从秦朝徐福东渡开始一直都是中韩、中日交往的重要口岸,特别是唐初,蓬莱作为登州府的所在地,是中国对外往来的七大口岸之一,由登州出海到东亚诸国,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可以想象到,蓬莱在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往中的显赫位置。唐之后,登州仍然是与朝鲜半岛往来的必经之地,宋代“高丽人往返皆自登州”。元代,蓬莱也是中日、中朝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明代,大批的粮食通过登州海路运往朝鲜。登州也是朝鲜使团进入中国大陆的**站。从大量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蓬莱在中韩、中日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今天在蓬莱这里召开“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不仅要回顾登州在历史上中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传承中韩日之间的传统友谊,也是要重新认识蓬莱,认识山东半岛在中国对外交流,特别是在东亚的发展和繁荣中应占有的重要位置。
  中韩、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史。中韩日三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仅是历史上的主流,更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山东半岛在历史上曾为中韩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也相信,在今天、在将来,也必定为中韩日三国人民世代友好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王志民,男,1949年生,山东淄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和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共同构建丝绸之路大文化圈 董建国
  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使我们看到,由联合国倡导的勇于探索、平等交流、友好合作、文化融合的丝绸之路精神和理念,在这里正在转变为政府的意志和人民的行动。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对泛丝绸之路未来的整体开发与发展,以及促进泛丝绸之路区域问的交流与合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人民凝聚到一起,把泛丝绸之路沿线所有的企业和社团联系起来,为树立人类文化的无国境历史观提供一个契机,为营造泛丝绸之路共同的精神家园,为构建泛丝绸之路大文化圈创造一个机会。这是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目标,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和深远的。
  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不仅有中国国内一流的从事中韩、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专家参与,还吸引了韩国、日本的著名专家与会。各位专家向会议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名副其实地具有了国际性,是一次中外文化的重要交流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中韩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研讨活动,增进了友谊,增进了共识,进一步确定了山东半岛,特别是古登州地区在中韩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古登州地区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列岛一衣带水,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数千年的中韩、中日交往活动中,古登州地区为中韩、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这次会议,也为提升蓬莱市的国际影响,提升蓬莱市在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地位产生积极作用。
  登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她在世界的东方,就像耶路撒冷之于基督教、麦加之于穆斯林一样,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替代的。登州的价值就在于她有中华民族*古老、*本真的文化遗存;有中华民族续存以发展的生命基础;有中华民族所有强势文明的自信和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的可能。她涵盖了整个丝绸之路的兴衰历史。登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崛起,意味着丝绸之路全面复兴的开始。对未来丝绸之路新文明的价值观念、文化走向、结构和模式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促进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鲁东大学刘凤鸣先生的《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书,为我们确定古登州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不但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上的跨度,丰富了丝绸之路研究的内涵,也使我们对山东半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该书曾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丝绸之路项目办公室技术总顾问、波兰华沙大学终身教授侯伟泰博士为本书写了序言,称“这是一部非常合时的著作……它不仅谱写了该研究领域的新篇章,而且还揭示了丝绸之路这一恒久模式在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和平共存以及文化交流中的新形象。”该书作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材料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
  此次学术研究力争做到将复兴东方丝绸之路计划的一张蓝图绘到底,成为复兴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创造泛丝绸之路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催化器。通过这次研讨会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天地,致力于实现区域文化向国际文化的跨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登州,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龙头和桥头堡,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的大背景下将如何登场?扮演什么角色?将展示给世界什么?向丝绸之路沿线传达些什么信息?就备受关注。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310年,丝路中段和海上丝路个案申遗,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奥运会”。为此,我认为应当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欧亚大陆**次融会是在丝绸之路上完成的,中国**次通过海上对外开放是从登州开始的。在两次关乎东北亚和欧亚文明进程的历史变革中,登州发挥了催化剂和发动机的历史作用。登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登州不仅肩负着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振兴的使命和责任,还肩负着引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新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发掘中应将登州纳入人类早期文明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大范畴和大环境,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连接在一起。以人类文明进步和东北亚文化脉络为参照系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以及先进的人文视角,真实、客观、准确、深刻的发掘和研究登州的辉煌历史、文明曙光、薪文明的崛起。这样对于世界重新认识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建设性启示意义。
  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于1996年由中国倡议,并联合中亚五国发起,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牵头,在联合国立项,涵盖了中国(以西部为主)和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长期区域合作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基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传统,提高该地区一体化的能力,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丝绸之路信息中心,旨在有效促进相关国家政府及社区民众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二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和欧洲局的共同支持,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发大会和世界旅游组织共同实施。二期工程确立的总体目标是:改善丝绸之路贸易、投资、旅游环境,推动和促进丝绸之路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丝绸之路市长论坛和旅游论坛等有效机制;启动了联合国丝绸之路城市奖申报与评选;与上海合作组织和博鳌论坛联合召开欧亚经济论坛。世界上一些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知名企业和私营机构也广泛参与进来。在联合国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积极推动下,经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使丝绸之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21世纪*具吸引世界目光的地区。
  即将启动中的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第三期工程,主要以扩大丝绸之路区域网络建设,推动和实现丝绸之路旅游便利化,协助和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完成丝绸之路中段整体申遗,延续一期和二期项目所启动的各种有效机制,帮助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融人到区域活动中,动员沿线人民积极参与,每个项目参与国还将启动一些小规模的国别项目,这些活动都将通过联合国系统在区域层面上进行协调、支持与配合。丝绸之路第三期区域合作项目已得到联合国总部批准,预计2009年初可正式启动。
  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是一项丝绸之路精神和理念不断提升和完善,视野触角不断扩大和延伸,项目设计和推广日趋本土化的过程。2007年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办公室的支持和推动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成立了以传播丝绸之路理念,历史文化发掘研究,内容设计与推广,载体复制与创新为主要职能的中国人民大学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并适时提出了泛丝绸之路概念。之所以提出泛丝绸之路概念,是基于丝绸之路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和地理文化的一个载体,以及在发掘与推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丝绸之路概念和载体不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是全人类共有的,凡具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和没有这种资源的地区都享有开发这种资源的权利。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开发,不能只强调西部的作用与价值,而忽视了其他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与价值,尤其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忽视了这些,就难以构成完整的丝绸之路概念与文化,也就难以获得人们对丝绸之路理念与文化的认同,也就失去研究与开发丝绸之路的意义与价值。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目的,就是力求在世界范围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开发及走向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思路,在宽容和文化差异里引导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开发。致力于将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东北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相连,东西南北贯通,共同构建泛丝绸之路大文化圈,共同建设泛丝绸之路精神家园,共同打造泛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使得丝绸之路概念更系统,更完整,更科学,更具认同感。丝绸之路不仅是联系中国和中东及中亚的桥梁,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不仅横亘欧亚大陆,也是海洋对接的渠道,太平洋对接大西洋,海上与陆上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不能简单地将丝绸之路当作中国通向世界的一个通道,它也是世界通向中国的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在中国段包括了: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东北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只有保持双向流动,这个通道才能繁荣。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时,已经开通。胶东半岛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早的起点,又是新丝绸之路的端点,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在这里实现了对接。胶东半岛作为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历史上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窗口,文化底蕴厚重,历史遗存丰富,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资源结构完整、互补性强,具有对外交流与合作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为蓬莱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与合作指明方向,对于加快泛丝绸之路区域间的战略性合作,构建新型的泛丝绸之路联合体,促进泛丝绸之路的共同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作为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和自然与文化的一个载体,在研究与发掘中要十分注重概念落实与文化的转化,要将丝绸之路的概念变成产品和消费,对深入研究和开发丝绸之路至关重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历史与现实间做一个*贴切的衔接,让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实现超越,找回丝路元素掩映在摩天大厦里的文化符号,并力求达到四个目标: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让自然变得可以解读,让所有诱惑变成可交易的产品和贸易。与泛丝绸之路沿线人民共同创造丝绸之路新文明和丝绸之路新的文化符号,这是发起泛丝绸之路城市国际展示系列活动的目的和宗旨。(作者简介:董建国,男,1955年生,内蒙呼和浩特人。大学学历,主任编辑。现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域合作项目专家,欧亚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新闻官员,泛丝绸之路城市国际展示系列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东北亚丝绸之路中国西丰旅游产业示范园项目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

]

内容简介

[

论文集共分为三部分:开头部分是主办单位领导与嘉宾在开、闭幕式上的讲话,主要阐述了研讨会的主旨、意义及会议取得的成果及其影响,这些讲话对阅读本论文集具有引领启迪作用;中间部分是与会代表的学术论文,根据内容分为“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泛海上丝绸之路”和“中韩中日关系”四个单元,这些论文展示了登州与山东半岛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登州在中韩、中日漫长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及中韩、中日关系史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与动态,填补和加强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与薄弱环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结尾部分是烟台日报记者撰写的会议综合评述,此评述被新华网、中国网、凤凰卫视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国学网等许多全国性的知名网站转载,使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

作者简介

[

耿昇,河北阜平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已出版译著50部,论文90余篇,译文180余篇。《丝绸之路》、《中国和基督教》、《突厥历法研究》等译著获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1996年获法国政府文学艺术勋章。

]

目录

序齐鲁文化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建丝绸之路大文化圈登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古登州的丝路花絮已落鲁东传承登州历史文化,提升蓬莱城市品质我对蓬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明代登州与海洋文明——城市空间的解读登州曾是隋唐的一个门户——开元寺所连接的历史的一环登州在唐与新罗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明实录》所见登州的对外往来蓬莱,“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论唐代登州港的历史作用《登州府志》的版本学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研究——兼谈登州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遗存的价值登州与明末中朝海上丝路的复航——以朝鲜贡使安璥《驾海朝天录》为文本登州古港早期的港航活动海上丝绸之路蓬莱史迹初探元朝时期登州与高丽的海上交通高丽外交家、文学家郑梦周的登州诗赏析17世纪《航海朝天图》的形成与山东半岛论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及相关问题从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夫人的游记看19世纪下半叶的烟台与山东半岛张保皋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圆仁法师在山东的足迹海上丝路与旅韩华侨华人高丽义天大师经山东密州来华弘法清末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胶东半岛高丽戍考略论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及“中学东渐”之路论宋元时期山东半岛的对外交往从田横信仰圈看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海上交流清末民初龙口开埠设关论略关于胶东半岛打造“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构想古代山东半岛航海发展之我见从韩国炸酱面看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饮食文化交流清前期山东与中西关系韩中古船舶货物装载方法比较研究东亚海洋佛教故事与法华信仰关于徐福出海船舶的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明代中日僧使外交与海上丝绸之路徐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者试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宗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经济学思考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为主体的历史分析浅议中国与朝鲜的货币文化交流毕拱辰及其译校的汉文西书唐新联合军百济王都泗泚城攻略校注释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里“西胡”习俗的记载五代吴越国与日本交往通论明初的中日关系与寓滇日僧万历朝鲜之役明军中的外国兵文化苦旅——对近代来登州传教士狄考文的理性思考登州: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

封面

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书名: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耿昇

页数:375

定价:¥58.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010078786

PDF电子书大小:11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