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本书特色

[

刘丽琼*的这本《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接受理论视阈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被大众认知、认同、内化和外化践行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特殊的思想接受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接受客体、接受主体、接受介体、接受环境等多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必然存在着特殊的接受机理和接受规律,这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开了新的宽广的研究空间。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过程、接受客体、接受主体、接受介体、接受障碍、接受优化、接受现状、接受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大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新领域,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理论的完整体系,从接受理论角度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创新性。

]

目录

前言
导论
**章 接受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一、现代西方接受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一)解释学关于理解的理论(二)传播学关于受众的理论(三)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二、国内学者对接受理论的探索和发展(一)关于接受的内涵和要素(二)关于接受图式及其功能(三)关于接受的过程(四)关于接受的矛盾(五)关于接受的规律三、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一)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启示(二)接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过程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含义(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内涵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特殊的接受过程(一)对接受机制的理解(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的动态分析(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矛盾(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具体矛盾(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过程中的矛盾的启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客体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客体概述(一)马克思主义(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可接受性分析(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可接受性(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上的可接受性(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上的可接受性(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上的可接受性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可接受性分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郁的民族性特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的创新性特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崇高的人民性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界定和基本情况(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界定(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基本情况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分析(一)党员干部群体的接受图式(二)青年学生群体的接受图式(三)普通民众群体的接受图式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接受特点分析(一)党员干部群体的接受特点(二)青年学生群体的接受特点(三)普通民众群体的接受特点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介体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含义和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含义(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特征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接受介体(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堂介体(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介体(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介体(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介体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介体的运用(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介体的运用(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介体的运用(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介体的运用(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媒介体的运用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障碍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因素(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四)马克思主义指导实际的间接性和不同步性二、教育和宣传忽视了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二)专题理论宣讲活动忽视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一)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二)国内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四、大众自身的素质也影响着接受效果(一)部分大众政治素质不高(二)部分大众理论思维不够成熟(三)部分大众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四)部分大众文化素质薄弱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优化一、接受客体的整合创新(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三)采用贴近大众的语言表达,赋予马克思主义通俗性(四)面向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五)关注人民大众切身利益,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二、接受主体的能力建设(一)接受主体正确价值观的科学树立(二)接受主体科学思维方式的有效养成(三)接受主体内在需要的正确激发(四)接受主体情感因素的积极调动三、传授过程中的重点关注(一)重视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二)重视接受主体的价值取向(三)重视接受主体的认知框架(四)重视接受主体的心理因素四、接受环境的营造和优化(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三)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四)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五、传授主体的素质要求(一)具有高超的政治素质(二)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质(三)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五)具有丰厚的学识底蕴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现状——以云南省5所高校大学生为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状况(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情况(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化情况(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外化践行的情况(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状况分析(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效果总体上是好的(二)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因素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思考(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二)开拓和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元路径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规律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深厚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理论本质(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经济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政治前提(四)马克思主义大众解放的文化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具体规律(一)主体能动规律(二)需要驱动规律(三)价值导向规律(四)情感调节规律(五)社会认同规律(六)要素互动规律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接受”的基本原则(一)全面贯彻唯物史观(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四)广泛运用大众语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封面

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书名:接受理论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作者:刘丽琼

页数:未知

定价:¥46.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010170503

PDF电子书大小:3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