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1949年-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

本书特色

[

书稿分五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向。一、针对黄土高原复杂地貌带的研究。共选取了黄土高原风沙过渡区、农牧交错带、黄土塬梁区、秦岭北麓山原交错区等区域,研究了这些边缘区的环境与社会关系,多数围绕这一区域的市镇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展工作,主要考虑城镇是区域社会的骨架,是分析区域社会结构*基本的空间单元。二、环境事件的研究。选取较典型的环境事件进行生态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探讨,重点解析黄土高原作为环境脆弱带,在全球气候背景作用下,人群的适应与扰动,应对自然环境变化与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三、制度与环境关系研究。黄土高原是环境脆弱带,它的发展受国家政策与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其它区域更加突出,在地方的表现也较为敏感。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制度与政策环境对黄土高原地方经济的影响,其改变经济发展方向的基本脉络。

]

内容简介

[

《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1449-1949年)》共分五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集中探讨了近五百年来以陕西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重点讨论边缘区与风沙过渡地带的环境利用与社会变迁、复杂地貌条件下的经济运行与市镇成长、脆弱环境下的灾害应对及社会响应、资源匮乏条件下的国家利益冲突与地方调控。旨在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复杂地貌条件下的人地关系,寻求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人类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提供历史的经验。深入剖析了明清以来卫所军制、盐引专卖对传统时期内陆地区的影响。对近代化过程中的罂粟引种、霍乱西进等重大历史事件对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的影响也做了解构。

]

目录

目录引言 1**编 边疆与内陆:农牧交错带的城镇职能转化与社会变迁 7**节 明代边墙的构筑与沿边军事城镇的商业化 10一、明代陕蒙边界区边防体系的构筑 10二、营堡的布设及其规模 12三、延绥镇交通路线建设及商业利用 16四、沿边军事消费带的产生与扩展 18五、商人介入与沿边军事市场的膨胀 21六、沿边军事城镇的商业化及其影响 23第二节 清代边疆内地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整合 25一、雍正前后的陕北长城内外 26二、禁留地—黑界地—伙盘地 28三、划界分疆与人口结构的改变 30四、交通道路建设与商路拓展 34五、城乡市场体系的分化与重组 37六、区域经济整合与社会变迁 40第三节 从军城到治城:北边农牧交错带城镇发展的轨迹 41一、作为军镇的明代榆林镇之崛起 41二、军卫带动下的城镇政治、经济职能扩展 43三、清代榆林府的设置及其政治、经济职能的强化 47四、从军城到治城:北边农牧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 52第二编 景观与格局:复杂地貌条件下的市镇成长与社会变迁 55**节 黄土高原塬梁区城乡集镇的发展与结构变迁 55一、清代以来宜川县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 56二、清前中期宜川县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特征 59三、晚清民国宜川县集镇的变迁 64第二节 秦岭北麓经济发展与市镇体系的形成 68一、明清以来秦岭北麓各州县设置及其地理特征 69二、清代秦岭北麓各州县经济发展特征 71三、经济多样性与州县市镇体系的成长 77四、山原互动型市镇体系的形成 84第三编 生态与社会:脆弱环境下的灾害、瘟疫与社会变迁 86**节 1929年陕西大年馑及其社会变迁 86一、无年不旱的陕西气候基本特征 87二、全球性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十年旱情 90三、陕西罂粟种植与灾害性饥荒之关系 95四、动荡的政治生态与民众生存环境 101五、气候、毒卉、政治制度与饥荒形成之关系 104第二节 1932年陕西霍乱灾害与社会变迁 110一、1932年陕西霍乱传播的时空过程 113二、统计数据所显示的死亡人口数量之考察 116三、病菌与毒药:疫源认知及其背后 119四、灾害环境下的生态扰动 124五、瘟疫下的人群响应与灾害应对 127六、救治乏力:脆弱环境下的脆弱人群 129七、痛定思变:瘟疫过后的社会变迁 138第四编 制度与空间:社会经济运行与景观多元建构 143**节 城镇体系的多元建构与经济中心成长 143一、明清三原与泾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145二、明清西安城镇商业与市场职能的发展特征 151三、西北地区商业中心的确立及地点的递嬗 157第二节 制度空间与农业景观格局的建构及演变 164一、清前期陕西粮棉经济的地区分工 165二、口岸开放与近代陕西罂粟引种及植棉业的衰退 170三、棉种改良:晚清民初关中棉区的空间格局 173四、烟进棉退:民国初期“烟亩税”与陕西鸦片种植 176五、抗战时期关中粮棉生产的政策保障与棉业复兴 178六、制度空间:种植业结构变迁及其作用机制 182第三节 风俗所见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 184一、衣、食习俗所反映的陕北地区牧业特征 185二、风俗所见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区域差异 189三、民俗记录中所见陕北林业资源与经济林带的分布 191四、社会礼俗所反映的农业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193五、风俗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195第五编 地方与国家:利益冲突条件下的干预、妥协与调控 197**节 卤泊滩土盐弛禁之争及其社会效应 197一、无法全面进入官盐系统的地方土盐 198二、陕西卤泊滩土盐的生产与利用 200三、课归地丁及卤泊滩土盐的官营化 202四、卤泊滩土盐禁采禁运过程中的争端 205五、土盐开禁过程中国家与地方的关系 207第二节 引岸制度下的明清陕西“凤课”研究 210一、“凤课”产生的背景及形成过程 211二、“凤课”实践过程中的危机 215三、“凤课”的稳定及地域扩展 217四、“凤课”背后的国家、地方与民众利益权衡 219参考文献 223后记 239 图目录图0-1 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 4图1-1 榆林地区综合自然区划图 8图1-2 清代榆林府境内塘路、草路示意图 36图2-1 晚清宜川县商业集镇分布示意图 63图2-2 三级中心地示意图 63图2-3 清中叶宜川县城乡市场中心地结构图 64图2-4 光绪年间西安府蓝田县集镇分布示意图 83图3-1 中国两千年来气候冷暖变动曲线图 91图3-2 民国十四年至十九年泾阳县附近年降雨量统计表 92图3-3 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年西安年降雨量柱状图 93图3-4 1932年陕西霍乱传播路线图 116图3-5 1932年西安月均气温与15年间(1932—1947年)平均值比较图 131图3-6 陕西饥荒中成千上万的灾民 131图4-1 清代西安与周边城镇关系图 163图5-1 清代关中盐碱地分布示意图 200图5-2 清代关中东部土盐行销区域示意图 207表目录表1-1 明万历年间延绥镇营堡规模、驻军统计表 13表1-2 明嘉靖二十年延安府部分州县城郭规模、户数统计表 15表1-3 明代陕西边镇粮价变动表 20表1-4 明清陕北长城沿线营堡兵额变动统计表 27表1-5 清中期榆林府四县户口统计表 31表1-6 1919年陕北沿边六县边外村庄数、户数情况 32表1-7 民国十三年(1924年)本《府谷县乡土志》所载县域人口统计 33表1-8 民国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调查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七旗人口统计表 34表1-9 清末民初榆林输入蒙古货物表 50表1-10 清末民初榆林城货物输出统计表 52表1-11 明代北边军镇卫所与今县市对照表 54表2-1 民国时期宜川县粮食种植比例及亩产量统计表 57表2-2 清代蓝田县各峪水利渠堰统计表 73表2-3 清代关中秦岭北麓部分州县果品流通表 77表2-4 秦岭北麓主要州县集市集期一览表 78表2-5 民国初年鄠县县城、秦渡镇商行、税收统计比较表 80表2-6 清末民初盩厔县集日集期统计表 81表2-7 光绪年间西安府蓝田县市场分级统计表 83表2-8 清末澄城县集市集期一览表 85表3-1 民国十一年至十八年西安地区持续干旱季节与天数统计表 93表3-2 盩厔县罂粟面积与征税状况 98表3-3 1933年陕西各区鸦片额征亩数与实种亩数比较表 99表3-4 清至民国陕西耕地面积统计表 100表3-5 1921—1943年陕西省棉田面积及皮棉产额统计表 100表3-6 民国年间陕西各种赋税统计表 102表3-7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调查泾惠渠灌区农村经济概况 103表3-8 1932年中国霍乱流行省区统计表 112表3-9 1932年7月中旬霍乱在陕西县市传播统计 114表3-10 部分县市高峰期平均日死亡人数统计表 126表3-11 民国陕西政权更迭情况 133表4-1 明代三原、泾阳、西安商税课程钞比较表 152表4-2 清代西安会馆分布统计表 155表4-3 明代两淮山陕商籍登进士第人员统计表 158表4-4 明代两淮山陕商籍考中举人人员统计表 158表4-5 乾隆年间西安、三原、泾阳商税比较表 162表4-6 民国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陕西新棉种推广面积统计表 180表4-7 民国年间陕西关中完成各渠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181表4-8 民国时期历年陕西省植棉面积、皮棉产量及亩产量统计表 182

封面

449-1949年-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

书名:1449-1949年-近五百年黄土高原的环境扰动与社会变迁

作者:张萍

页数:240

定价:¥87.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3-01

ISBN:9787030606983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