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社会学

节选

[

编 选 说 明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创建(1985)以来,在努力致力于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作为研究机构,更重视推动日本学研究的发展。此次出版的“译丛”正是其中成果之一。
  中心社会研究室一直从事日本社会的研究,也不断跟踪了日本的社会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把该领域日本的代表性著作翻译到中国来,具有很大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因而策划和准备了此次共10册的《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在策划之中,以研究室成员为中心,组织了课题组,和中日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意见交流,并选定了合适的原作,委托了合适的译者。
  过去,关于近现代日本社会的日本人的著作也不是没有介绍过来,但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也不系统。鉴于这种情况,课题组着眼于大量的*新成果,同时更从建设“中国的日本学研究”这个根本的原则、方针出发,进行了选编。*终本译丛大致包括了以下三种著作:即1.属于社会学一般理论的。2.关于日本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分析的。3.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现代日本社会特质的。
  本来选择就不可能是绝对的,社会学的领域又从理论到现状分析,非常广泛和多重,应该参考的著述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在奉行上述方针原则时深信,我们所选的和现代日本社会分析以及日本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探索相关的这些著作,每一本都是重要的文献和研究素材。
  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中日双方也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日本论和中国论的交流。但是,在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日本人的学术著作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被直接利用还是很少的。从这一点看,作为日本人对日本社会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此次该套研究专著译丛的出版,必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衷心期待,本译丛不仅为日本学研究者和有志青年学生所利用,也为中国的学术界、文化界所接受,在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上得到利用。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前主任教授 本丛书顾问
                    野村浩一(日本立教大学名誉教授)
                            2002年8月10日

]

本书特色

[

《价值社会学》是日本著名社会学者作田启一先生于1952年至1971年撰写的一部社会学专著。这部专著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记录和分析了战后日本社会价值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思考和重视。该书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价值在人的行为,尤其是在社会体系以及个性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所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展现了价值的社会学意义,而且作者运用上述理论对日本社会所做的具体分析,也为我们观察和了解战后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行为特征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我们了解日本社会体系和日本人行为的价值渊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或视角。该书出版以后,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被多次再版印刷。作田先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虽然主要是以日本和欧美社会为背景展开的,但价值本身,包括价值的社会学意义以及有关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不只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把该书译成中文献给中国读者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或借鉴本书所提供的论点和方法,提醒读者反观价值在中国的社会学意义以及中国人社会行为的价值和社会体系的价值趋向特征。
  本书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关于价值的理论性分析,后半部分则是运用这些理论对日本社会进行的考察。
  在前半部分中,作者首先对价值做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界定。一般认为,价值是指那些能够引起欲望的对象或对象群。但作者认为,应该给价值做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定义。作者沿袭了社会学家G.齐美尔的观点,认为价值是在进行目标选择时牺牲(或排除)了那些没有被选择的可能目标时产生的。例如,登山的价值产生于它牺牲了本该用于其他目标的时间和精力。作者认为,在选择目标之前,首先存在着对目标系列的选择,即需要为目标选择确定方向。确定目标方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达到目的的手段”、“一贯性理念”和“适当的欲望满足”,据此,作者提出了目标(价值)选择的*终原理,即“作为手段的有效性”、“价值的一贯性”和“欲望满足的适合性”三种。其中第二种是狭义的价值,它与**种的有效性、第三种的适合性价值一起,构成了价值的三个系列。本书的整篇结构就是通过如何把狭义的价值即理念价值运用到社会体系中,从价值如何被社会体系制度化的角度,分析了超越状况性的价值理念与*大限度地缩小状况内不调和性的现实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理念价值取代有用价值,并成为推动社会体系合理化的主要动力。作者把第三系列的满足价值放到了次要地位,因为这种价值存在于脱离现实和理念约束的自由和娱乐的世界中。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表述的那样,本书主要是按照T.帕森斯式的概念框架,强调的是社会体系和个性体系的相同性问题,故对满足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的考察。
  作者在对价值进行上述界定之后,通过修改帕森斯关于社会体系维持的AGIL理论,提出了维持社会体系模式的价格结构,并在此框架内,分别探讨了价值的制度化和内面化、责任的进化、无秩序状态与近代价值的相关关系以及市民社会和大众社会中的价值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看,作者总是紧紧围绕着价值如何嵌入个人和社会中,价值在社会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价值对社会体系和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价值的作用是如何得到发挥的主题展开论述。例如他根据帕森斯的AGIL理论,指出满足社会体系存续的“A=适应”、“G=完成目标”、“I=结合”以及“L=潜在的动机调整”4个层面的活动,都受到业绩(行为)本位——属性(状态)本位,普遍主义——个别主义(帕森斯的模式变数)价值体系的制约,而这4个价值不仅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社会对它们的选择和重视程度也是不同的。
  作者认为价值体系的内涵是变化的。指出,人类社会从前近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实际上也是属性本位价值向业绩本位价值、个别主义价值向普遍主义价值的转变,责任的进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价值的转变和进化的过程。
  关于普遍主义价值和个别主义价值、集团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相互关系,作者指出,近代以来的欧美市民社会中,以个人行为为本的个别主义价值和以状态本位为主的万民平等主义价值同时存在,同时以集团行为为本的功能代表制和以状态为本的集团自治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互相牵制的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给欧美市民社会带来很大活力和发展空间。但在其后的大众社会中,中间集团弱化,功能代表制衰退,个人和集团的联系和纽带变得松弛;同时个人主义的衰退导致了个人对集团的过多认同。
  本文的后半部分则运用上述理论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作者首先分析了日本社会战前和战后价值体系的变化。指出战前个别主义的两个价值即“政治”价值和“整合”价值占主导地位。战后,过去处于第二性的“经济”价值和“满足”价值取代前两者占据主导地位。但占据主导地位的“满足”价值不能像过去的政治价值那样发挥绝对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关于日本社会中存在的价值理念与现实的不一致,即“表与里”的不一致性问题,作者认为其特点不在于两者之间的分歧在日本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于表与里的相互渗透性。义务可以转化为人情,人情可以转化为义务。究其本质,是理念的外在性(超越性)薄弱的问题。
  关于日本集团的自立性,作者根据日本的家庭对家庭成员的保护不够彻底这一点,指出对中间集团的归属较弱而中央取向性较强是战前日本社会结构的特点。战前家庭中的父子关系模式也存在于中间集团中,甚至天皇与臣民关系也是这种模式的翻版。战后随着父子关系优势地位的丧失,日本人的连续观也随之发生了裂变。
  价值取向和价值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人类自觉行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书主要以日本社会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价值在日本社会中的体现、具体特征和作用。正如本书概要所说的,本书是把价值纳入社会学领域进行考察的一个大胆尝试。本书对研究和分析价值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决由价值问题产生的社会矛盾有不少借鉴意义。

]

前言

[

 后记:
  本书是作者将有关价值的论稿加以收集和修改而成的。价值产生于选择过程。选择的原理不外乎三种:“作为手段的有效性”、“价值的一贯性”、“欲望满足的合适性”。这些原理分别根植于现实原则所支配的世界,不变的理念所贯穿的虚构的世界,远离现实与理念约束的自由或娱乐的世界之中。由于价值是在选择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这三个世界都是价值的发源地。这些价值中,笔者将第二个理念的世界所产生的文化价值称为狭义的价值。当文化价值成为属于现实世界的社会体系中行为的一个选项时,它就变成了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价值作为理念得到升华时,就变成了文化价值。经过这样的抽象定义以后,本书根据几个具体的事例,考察了文化价值与实现的相关关系。
  关于第三即自由或娱乐的世界如何产生价值的问题,本书完全没有予以考虑。要正面探讨这个问题,必须离开强调社会体系和个性体系的体系类似性概念,建立类似但不同的看问题的新视角。但,即使把G.古尔维奇关于社会与个人的对立是个“不真实问题”而已的看法包括在内,当今社会学一般都习惯于强调两体系的类似性。处在圈内的笔者虽然承认“欲望满足的合适性”原理在理论上能够产生价值,但却没能将这种价值进行界定和论述。但如果把价值放到自由和存在的层面进行把握,那么就可能多少脱离了经验科学的领域。
  下面把各章与*初发表时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说明。1971年夏天对各章进行了增补、修改和删除。Ⅰ“行为概念”写于1971年的夏天。基本上是未发表的,但其中的几个部分散见于以下论稿中。“社会行动的动机和原因”(与间场寿一共同执笔)(《思想》1959年5月号)、“价值和行动”(《文化与行动》(现代社会心理学5)培风馆1963年)**章。“齐美尔的价值概念”(《社会》第48号京大文学部社会学研究室1968年)。
  Ⅱ“社会体系模式”一节是在对“结构和功能”(《社会学入门》筑摩书房1968年)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增补了“行为理论和体系理论”(《思想》1965年12月号)中的一部分内容。             
  Ⅲ“价值的制度化和内在化”来源于“价值和行动”第Ⅰ章以及第Ⅱ章。本书该章的**节对*初发表论文的第Ⅰ章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和增加。第二节除了个别字句的修改以外,基本上保持了旧论文第Ⅱ章的原貌。
  Ⅳ“责任的进化”再现了“客观责任的心理和社会诸条件”(《西京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第1号1952年)的内容。为了纳入本书的概念范围内,对**自然段和*后一个自然段进行了改写。其余的除了字句修改以外基本上保持了原来内容。虽然该处存在不少纰漏,但一经改写就没有了限制,所以放弃了进一步的增减和修订。
  Ⅴ“无秩序状态的概念”刊登于《社会学评论》第16号,1954年上。本稿刊出以后,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无序的优秀研究成果。本想参考这些研究重新改写原稿,但这次只暂时对原稿开头的二个自然段进行了小的补充。
  Ⅵ“市民社会与大众社会”刊载于《思想》1966年9月号上。除了把个别引文放到注解中以外,基本上保持了原稿的内容。
  Ⅶ“价值体系的战前和战后”是对“价值和行动”第Ⅲ章进行增补而成的。
  Ⅷ“耻和羞耻”是把“耻文化再考”(《思想科学》1964年6月号,后被收录到《耻文化再考》筑摩书房1967年)和“羞耻和艺术”(桑原武夫编《文学理论的研究》岩波书店1967年)合二为一而成的。两篇中有重复的部分,把这些部分进行了整理和补充,并增加了原文中省略了的注解。“羞耻和艺术”是与多田道太郎分担完成的,并得到了他以及其他人的指点。
  Ⅸ“认同的诸形态”除了个别字句以外,基本再现了“社会的适应”(《近代日本思想史讲座》6自我与环境 筑摩书房1960年)的内容。
  Ⅹ“战犯受刑者的生死观”刊登在1960年《社会》第24号上。刊登时将本文的一部分进行了删除,并对注解做了改动。
  Ⅺ“战后日本的美国化”刊载于《思想》1962年4月号上。本书只进行了字句修订。
  Ⅻ“日本人的连续观”*初以“日本人能够自律吗”为题刊登在《潮》1966年8月号上。笔者当时起了和现在一样的题目,但在杂志上刊登时,变成了上面的题目。在收入本书时,对各处进行了不少的增补。
  从1952年写出第Ⅳ章到1971年写出第工章之间,得到了许多人的指教,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到出版时为止,长期得到了岩波书店编辑部的大力帮助,同时对允许将拙稿收录到本书的培风馆、筑摩书房等也表示感谢。

                             1972年夏
                             作田启一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日本知名社会学家作田启一教授的代表作。作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阐明了价值这一重要的范畴。在解释中,作田上承社会学大家迪尔凯姆、曼海姆、帕森斯的学说,并作了综合,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在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推陈出新,使该书观点新颖独到。在该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论据充分,结论精辟,是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

目录

**篇 社会价值的理论 Ⅰ 行为概念 Ⅱ 社会体系模式 Ⅲ 价值的制度化与内在化 Ⅳ 责任的进化 Ⅴ 无序的概念 Ⅵ 市民社会与大众社会第二篇 日本社会的价值体系 Ⅶ 价值体系的战前与战后 Ⅷ 耻与羞耻 Ⅸ 认同的诸形态 Ⅹ 战犯受刑者的生死观 Ⅺ 战后日本的美国化 Ⅻ 日本人的连续观后记索引译者的话

封面

价值社会学

书名:价值社会学

作者:(日)作田启一

页数:442

定价:¥23.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12-01

ISBN:9787100038485

PDF电子书大小:14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