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家教

节选

[

一、家教的产生与演变

  汉语“家教”一词的出现时间较晚,《史记.儒林申公列传》记载:“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家教”,在这里只是指在家教授学生的意思。到唐代,有无名氏所编四字韵言的启蒙读物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书名为《太公家教》,“太公”实际上是祖父或曾祖、高祖长辈的意思,这才有了对子孙进行家庭教育的含义。不过家庭教育的开始要比这早得多,家教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家训、家诫、庭训、彝训等说法。家教的产生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也在于他们对后代的养育过程中能否施行教育。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这话是不错的。只养不教,是动物的本能,虽然有些动物在抚育幼仔过程中,对其谋生存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比人类还要严厉,但这也只是一种本能,不是有意识的教育。世界上曾发现的狼孩、豹孩的事例,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说文解字》上对“育”字字义的解释说:“养子使作善也。”人类不但要养育子女,还要教他们“作善”。如何教子作善,便是家教的任务了。

  (一)家庭的出现与家教的产生

  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谋生技能与抵御外界自然灾害的能力,*初是在氏族内部长幼亲属之间进行传授和学习的,家庭教育则是从氏族教育中演化而来。在史籍所载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天下为公的初民社会,传说有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有神农氏,制耒耜工具,教民农耕;有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屋,以避野兽风雨之害;还有嫘祖,发明养蚕,教民纺绩。

  ……

]

本书特色

[

子女的教育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自古从今皆然。中国古代一直有着重视家教的传统,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家教经验。一方面重视子女伦理道德、文化知识的教诲,与谋生技能、处世哲学的传授;一方面强调家长的责任,讲求教子之道及家范、门风的培养,因之所形成的家族意识、孝悌观念,与传统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密切关联。《中国古代的家教》考察了古代家教的内容与方法、家教与社会的关系,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典型的事例,并配以历史的图像,概括地展现古代家教活动丰富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反思古代的家教,了解古人教子的经验与教训,或许能使我们在今天的家教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

作者简介

[

阎爱民,山东东阿人,1956年出生于天津,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以及古代婚姻、家族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著有《中国古代家教》《汉晋家族研究》《中国宗族》(合著)等书。

]

目录

前言
一、家教的产生与演变
(一)家庭的出现与家教的产生
(二)孔子的庭训
(三)家训著作的滥觞与家教的演变
二、古代家教的基本内容
(一)伦理道德的教诲
(二)谋生技能的传授
(三)文化知识的获取
(四)处世哲学的告诫
三、古人的家教之道
(一)发蒙教育与终身受训
(二)知其子而因其教
(三)家长的言教与身教
(四)教子中的严与慈
(五)重男轻女的区别教育
四、家教著作的通俗化倾向
(一)家教著作和蒙幼读物
(二)家教著作的由雅到俗
五、家族教育与社会教育
(一)家塾与宗族的教育
(二)家教与家族门风
(三)家教与官府教化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新版后记

封面

中国古代的家教

书名:中国古代的家教

作者:阎爱民

页数:300

定价:¥28.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00089289

PDF电子书大小:1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