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相关资料

[

近几十年来,民族国家的建构已经成为中国的学术热点。丛小平的《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以坚实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独到地论述了师范学校在20世纪初中国教育与社会的转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作者所言,从女性地位的改变到乡村建设,从民族救亡到共产主义革命,都与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影响相关。本书以创造性的视角,拓宽了我们对20世纪中国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理解。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评委致辞

  在过去十年间涌现了很多对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丛小平的著作在其中尤为出色,它着重研究了二战前教师培育制度的社会作用。

  ——饶海蒂(heidiross),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

本书特色

[

师范学校不仅在教育现代化中发生作用,见证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改良与革命,更在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清晰的在场之证。

  本书着眼于1897年**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四十年间中国师范学校的历史,跨越教育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的界限,将师范学校的变迁作为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讨论师范学校变迁、教育改革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复杂互动,为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化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书所论,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具有相当的解释能力,与当下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1897—1937四十年间中国师范学校发展的翔实史料为基础,以时间线索进行编排,将师范学校看作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功能的机构,跨越教育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局限,讨论师范学校的产生和运作如何体现了二十世纪头四十年重要的社会历史趋势,以及师范学校在政治与社会变革转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化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书涉及女性教育和职业化进程、民族国家建设、乡村教育和建设实践等重要课题,对我们认识近代历史及中国社会转型何以发生,极富启发意义。

]

目录

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绪论 **章 历史的回顾:明清时代的学校、教师及19世纪后半叶的教育改革1. 明清时期的学校体系与教师2.19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和教师问题3. 明清时期的女学与现代女子教育的转型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转型:师范院校的兴起, 1897-19111. 师范学堂与社会转型2. 从母亲到女教师:女子师范学堂与国家建设,1907-19113. 从旧式文人士大夫到现代教育家:以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为例,1904-1910第三章 在政治动乱中建设民族国家:民初的师范学校,1912 – 19211. 以教育统一为国家统一之基石2. 以教育独立与教师职业化促成国家建设3.职业女教师群的出现:1910年代的女子师范第四章 寻求“现代性”和“普世性”:壬戌学制下的师范学校,1922–19301. 1922年教育改革中的师范学校2. 1920年代教育和教师的问题3. 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女子中等师范的衰落第五章 现代性与中国农村:乡村师范的兴起, 1922-1930 1. 艰难的现代乡村教育2.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3. 改造乡村社会的实验: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1927-1930    附录:程本海:乡村小学教师应有的本领第六章 国家权力渗入地方社会:乡村建设中的师范学校, 1930-1937 1. 重建国家控制的统一师范学校体系2.  国家权力的延伸:规范师范学校与教师3.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乡村师范:三个案例4. 内陆地区教育发展的亮点:30年代的女子师范第七章  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师范学校与30年代的社会政治变革, 1930-19371. 对现代教育与共产党乡村革命的重新思考2. 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社会流动3. 社会革命的温床:山东、河北的地方师范学校4. 江西苏区时期的师范学校:1929-1934 结语 文献、书目缩写凡例参考资料

封面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书名: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作者:丛小平著

页数:336

定价:¥49.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100103541

PDF电子书大小:4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