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资源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

本书特色

[

本着问题和需求导向,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筹划构建起一套具有全面性、 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从转型效果、转型能力、转型路径等多维 度建立起综合化、立体化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标体系,作为评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评价标 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拐点”、“阈值”等问题。这些研究 不仅能服务于现有政府管理需要和城市转型需求,同时也将指明未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 向、重点,提出科学、可操作的政策和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作为系列研究的开篇,在资源型 城市转型内涵、评价内涵、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探索,首次对全国 115个资源型地级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逐一评价,客观还原、呈现了当前时间节点上我国 地级资源型城市在探索转型中所面临的共性、特性、内外部问题,可以成为下一步转型的 突破口或发力点。
内容提要
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资源型的城市的发展特征也与此相同。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的要求,至2020 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显著增强,从而完成转型任务;基本达成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得到健全和增进。对照这份“任务清单”,资源型城市转型还有不少坡和坎要爬、要过,迫切需要依靠科学理论的引导和支撑。
为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府决策和产业的需求,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拟建立“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指数”,借助于一套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数评估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能力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拐点”、“阈值”等问题,为未来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重点、方向,提出科学、可操作的政策和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2016》作为系列研究的开篇,不仅形成了中国首个“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指数”,并且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内涵、评价内涵、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更为重要的是开创性地对全国115个资源型地级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逐一评价,客观还原、呈现当前时间节点上我国地级资源型城市在探索转型中所面临的共性、特性问题,成为推动各资源型城市下一步转型的突破口或发力点。
在本书中,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指数是由一套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的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及科学计算所得出的复合体,其构建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更“劳动力结构”子指标来分别评估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和年龄分布,反映了城市经济的活力;第三,与西方国家市场主导的城市转型不一样,政府在我国城市转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为此本书注重考量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制度支撑,从政府效率、市场效率两方面评估制度转型效果。
为进一步体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指数”的实践指导价值,本书选取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定义中的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的115 个地级市,对其2014 年的转型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覆盖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新疆、广东等24 个省(自治区),占全国地级城市(293 个)的39.25%,包含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体现了东中西部、南北方的差异,同时也涵盖了享受区域性政策(京津冀一体化)、民族性政策(新疆克拉玛依)等的地区。从评价结果来看,2014 年资源型地级城市的全国转型指数为0.537,其中经济转型指数为0.561,社会转型指数为0.371,环境转型指数为0.729,制度转型指数为0.304,其中:综合转型指数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包头(0.773)、三明(0.696)、铜陵(0.694)、湖州(0.675)、池州(0.667)、乌海(0.667)、龙岩(0.666)、南平(0.648)、韶关(0.642)、广元(0.639);经济转型指数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云浮(0.859)、包头(0.759)、韶关(0.749)、三明(0.749)、龙岩(0.737)、贺州(0.732)、赣州(0.723)、湖州(0.714)、铜陵(0.709)、南平(0.698);社会转型指数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铜陵(0.722)、东营(0.676)、攀枝花(0.648)、榆林(0.638)、大庆(0.636)、延安(0.631)、包头(0.621)、克拉玛依(0.608)、乌海(0.579)、鄂尔多斯(0.572);环境转型指数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克拉玛依(0.884)、龙岩(0.868)、新余(0.858)、池州(0.846)、三明(0.844)、景德镇(0.837)、韶关(0.837)、朔州(0.834)、宜春(0.824)、大庆(0.822);制度转型指数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伊春(0.707)、广安(0.706)、牡丹江(0.705)、池州(0.682)、滁州(0.666)、宣城(0.625)、邵阳(0.584)、亳州(0.581)、三明(0.566)、南平(0.563)。
未来本中心将持续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及评价,并陆续推出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转型能力、转型路径等系列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相对成熟后还将把评价对象扩展至所有城市,形成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成果。敬请关注!

]

作者简介

[

李虹,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多所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部委相关奖项及《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以及被SCI和SSCI收录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的匿审专家等。
李虹教授长期从事城市转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产业经济及政策、资源经济政策和资源金融、城市及区域产业布局和可持续协同发展、城市及区域投资评价和布局、区域能源合作、产业及城市经济转型和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一带一路”投资评价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具有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积累。
李虹教授主持了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数十项国家级纵向课题,及国家发改委、美国能源基金会等数十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被SCI、SSCI收录的国际核心期刊以及国家级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等二十余部,并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供相关政策提案几十份,其中获得总理批示十余份,也多次获得其他各项奖励。

]

目录

目 录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意义…………………………………………………………………………………………………………… 21.3 研究创新…………………………………………………………………………………………………………… 22 相关概念界定…………………………………………………………………………………………………………… 42.1 资源型城市……………………………………………………………………………………………………….. 42.2 资源型产业……………………………………………………………………………………………………….. 42.3 资源型城市界定………………………………………………………………………………………………… 52.4 资源型城市转型………………………………………………………………………………………………… 5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困境和转型目标……………………………………………………………….. 73.1 发展困境…………………………………………………………………………………………………………… 73.2 转型目标…………………………………………………………………………………………………………… 93.3 转型内容…………………………………………………………………………………………………………… 9目 录
1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现实意义…………………………………………………………………………………………………………… 2
1.3 研究创新…………………………………………………………………………………………………………… 2
2 相关概念界定…………………………………………………………………………………………………………… 4
2.1 资源型城市……………………………………………………………………………………………………….. 4
2.2 资源型产业……………………………………………………………………………………………………….. 4
2.3 资源型城市界定………………………………………………………………………………………………… 5
2.4 资源型城市转型………………………………………………………………………………………………… 5
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困境和转型目标……………………………………………………………….. 7
3.1 发展困境…………………………………………………………………………………………………………… 7
3.2 转型目标…………………………………………………………………………………………………………… 9
3.3 转型内容…………………………………………………………………………………………………………… 9
4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数…………………………………………………………………………….. 11
4.1 研究综述…………………………………………………………………………………………………………. 11
4.2 指标选择原则………………………………………………………………………………………………….. 19
4.3 构建综合指标体系…………………………………………………………………………………………… 19
4.4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5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及分析…………………………………………………………………………. 25
5.1 全国指数…………………………………………………………………………………………………………. 26
5.2 各地级市转型指数…………………………………………………………………………………………… 27
5.3 按城市分类的转型指数……………………………………………………………………………………. 44
6 各城市转型评价…………………………………………………………………………………………………….. 46
6.1 河北……………………………………………………………………………………………………………….. 46
6.2 山西……………………………………………………………………………………………………………….. 60
6.3 内蒙古…………………………………………………………………………………………………………….. 89
6.4 辽宁………………………………………………………………………………………………………………. 107
6.5 吉林………………………………………………………………………………………………………………. 127
6.6 黑龙江…………………………………………………………………………………………………………… 144
6.7 江苏………………………………………………………………………………………………………………. 171
6.8 浙江………………………………………………………………………………………………………………. 178
6.9 安徽………………………………………………………………………………………………………………. 181
6.10 福建…………………………………………………………………………………………………………….. 208
6.11 江西…………………………………………………………………………………………………………….. 218
6.12 山东…………………………………………………………………………………………………………….. 234
6.13 河南…………………………………………………………………………………………………………….. 256
6.14 湖北…………………………………………………………………………………………………………….. 279
6.15 湖南…………………………………………………………………………………………………………….. 283
6.16 广东…………………………………………………………………………………………………………….. 295
6.17 广西…………………………………………………………………………………………………………….. 301
6.18 四川…………………………………………………………………………………………………………….. 311
6.19 贵州…………………………………………………………………………………………………………….. 338
6.20 云南…………………………………………………………………………………………………………….. 347
6.21 陕西…………………………………………………………………………………………………………….. 368
6.22 甘肃…………………………………………………………………………………………………………….. 388
6.23 宁夏…………………………………………………………………………………………………………….. 412
6.24 新疆…………………………………………………………………………………………………………….. 416
7 典型案例分析……………………………………………………………………………………………………….. 420
7.1 包头………………………………………………………………………………………………………………. 420
7.2 铜陵………………………………………………………………………………………………………………. 422
7.3 大庆………………………………………………………………………………………………………………. 423
7.4 鄂尔多斯……………………………………………………………………………………………………….. 425
7.5 克拉玛依……………………………………………………………………………………………………….. 426
7.6 邯郸………………………………………………………………………………………………………………. 428
7.7 阜新………………………………………………………………………………………………………………. 429
7.8 鹤岗………………………………………………………………………………………………………………. 430
8 总结………………………………………………………………………………………………………………………. 432
8.1 主要研究结论………………………………………………………………………………………………… 432
8.2 政策建议……………………………………………………………………………………………………….. 433
数据来源……………………………………………………………………………………………………………………. 437
主要参考文献…………………………………………………………………………………………………………….. 438
附表1:样本城市目录……………………………………………………………………………………………….. 439
附表2:资源型城市的各项转型指数排名……………………………………………………………….. 440
附表3:资源型城市的综合转型指数及排名……………………………………………………………. 444
附表4: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指数及排名……………………………………………………………. 445
附表5: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转型指数及排名……………………………………………………………. 446
附表6: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转型指数及排名……………………………………………………………. 447
附表7:资源型城市的制度转型指数及排名……………………………………………………………. 448
附表8:按城市分类的各项转型指标排名……………………………………………………………….. 449
课题组成员名单…………………………………………………………………………………………………………. 453
后 记………………………………………………………………………………………………………………………… 454信息

封面

016-中国资源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

书名:2016-中国资源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

作者:李虹

页数:454

定价:¥86.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00123914

PDF电子书大小:1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