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1858-1880年间的外交

本书特色

[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内容简介

[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有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靠前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靠前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很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靠前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靠前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靠前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靠前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作者简介

[

徐中约(Immanuel C. Y. 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59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至1991年退休,曾任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著有《伊犁危机》(The Ili Crisis: A Study of Sino-Russian Diplomacy, 1871–1881,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牛津大学出版社,1970)等,参与撰写费正清主持的《剑桥中国史·晚清卷》,英译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59)。其著作《中国近代史》是欧美学界最重要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荣获多种好评。1971年,获选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报告学者”(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学术评议会评定的最高学术荣誉。  
徐中约(Immanuel C. Y. 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59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至1991年退休,曾任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著有《伊犁危机》(The Ili Crisis: A Study of Sino-Russian Diplomacy, 1871–1881,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牛津大学出版社,1970)等,参与撰写费正清主持的《剑桥中国史·晚清卷》,英译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59)。其著作《中国近代史》是欧美学界最重要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荣获多种好评。1971年,获选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报告学者”(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学术评议会评定的最高学术荣誉。  
译者简介:屈文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法律翻译、翻译史、法律史及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在《历史研究》《法学》《中国翻译》《复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等论文60余篇,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专(译)著10部。兼任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会长。曾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励、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曙光学者、首届上海市外语界十大杰出人物等奖励及荣誉称号。

]

目录

目录
原书序···························································· 1
致谢······························································· 6
**章 序曲:东西方国际大家庭的相遇··············· 8
一、东亚国际大家庭····································· 9
二、天朝上国及其与蛮夷部落的关系···············13
三、中国的“对外”交往制度························23
四、派遣外交使节驻外问题···························29
**部分
外国驻华使馆的建立(1858—1861 年)
第二章 常驻公使问题:外交序曲·······················36
一、1858 年西方国家的在华目标····················42
二、天津谈判前的困局·································54
第三章 天津谈判············································75
一、额李对桂花··········································81
二、朝廷政治·············································89
第四章 上海税则会议···································· 112
一、秘密计划··········································· 113
二、桂良重启谈判····································· 119
三、上海新任钦差大臣······························· 125
第五章 个性与外交:领导力研究····················· 130
第六章 大沽口之战后的公使驻京问题··············· 143
一、英国的反应········································ 146
二、额尔金第二次使华······························· 153
三、公使馆与总理衙门······························· 165
第七章 意识形态问题:公使驻京与大清体制······ 170
第二部分
国际法的引入
第八章 国际法的汉译···································· 186
一、林则徐尝试译出瓦特尔作品··················· 189
二、丁韪良翻译惠顿作品···························· 194
三、丁译《万国公法》的文本批评················ 199
第九章 中国对国际法的有限适用:成功与失败······ 204
一、丁译《万国公法》的反响······················ 204
二、未能发挥国际法的积极作用··················· 213
第三部分
中国常驻外国公使馆的设立
第十章 解决问题的早期路径··························· 226
一、中国人对待出使的传统观念··················· 228
二、早期英方的建议(1858—1866 年)········· 232
三、朝廷的回应········································ 239
第十一章 举国关注的公使问题(1867—1876年)······ 246
一、1867—1868 年的中英修约····················· 246
二、向西方派遣的**批使团(1868—1870 年)···· 253
三、1871 年的中日条约与1874 年的台湾事件···· 259
四、马嘉理事件(1875—1876 年)··············· 265
第十二章 驻外使馆成为常设外交机构······················ 272
一、道歉使团与**个驻外公使馆················ 274
二、1875—1880 年间的其他驻外公使馆········· 279
三、郭嵩焘的困境····································· 282
四、使馆之组织及经费······························· 287
第十三章 尾声:现代世界中的帝制中国传统······ 300
一、对于设立外国公使馆思想上的抵触·········· 301
二、变革中的传统:中国之于世界················ 311
附录···························································· 318
附一 19 世纪时期外国驻华公使名录············ 318
附二 19 世纪时期中国驻主要西方国家外交公使名录·································· 322
附三 出使各国历年收入总数表··················· 324
附四 出使各国历年支出总数表··················· 327
注释···························································· 330
注释内缩写表··········································· 330
原文注释······················································ 332
参考文献······················································ 377
索引···························································· 407
术语对照表··················································· 423
译后记························································· 447

封面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1858-1880年间的外交

书名: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1858-1880年间的外交

作者:[美]徐中约 著

页数:452

定价:¥6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00158909

PDF电子书大小:6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