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

节选

[

《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  当然,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志”,很可能是处在游动之中,转瞬即逝,或者不断改变,甚至会出现文学作品中人物故事违背作者的意图而发展的现象。然而,作家艺术家之“志”的存在,仍是理解作品艺术品的基础。  “以意逆志”还强调一种接受者的主动性。读者和观众总是主动地走在这条回归之路上。接受者要有依照常识,设想作家艺术家意图的存在,从而以这种意图为支撑来理解作品。从作品背后看到人,看到人的行动,人的创造,以及人的喜怒哀乐。否则,作品就是不可理解的。  不同时代和社会氛围中的人,不同教育和知识背景的人,不同个性、性别、年龄的人,对哈姆雷特这一历史上的文学人物的理解也不同。这是许多人爱说的意义的社会性,即作品随着时代发展获得新的意义。但是,除了这一点,还有读者和批评家的意向性,即是否尽其所能地去实现对哈姆雷特的真实理解。如果是,我们就可以将他们归成一类。读者和观众,即作品的接受者,都具有一种意向性。这种意向性,不仅仅是由接受者所具有的条件,即他们的个性、性别、年龄,甚至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所生活的时代所决定。更重要的是,这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持什么样的态度所决定的。是同情地理解,还是有意曲解,这由态度所决定。  这种同情的理解,还要更进一步,要把作者对时代和环境的了解考虑进来。文学艺术品的接受,从根本上讲,还是人与人之间透过作品而实现的相互了解。孟子在说完了“以意逆志”的道理后,又接着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他的这段话,说出了一个对话关系,即作品的接受,是与作者的对话,并且,这是一种朋友的对话。这就是他著名的“知人论世”的观点。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要持同情地理解的态度,而要实现这种同情的理解,就要“知人论世”。  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如果我们抽象地谈论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可能结果是这样,有人说是可能的,有人说不可能。他人即朋友,还是他人即地狱?这本身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所有的回答都是通过阐释附加上去的。但是,如果我们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就会说,有人是朋友,有人不是。为什么我们与有的人能相互理解,而与有的人则不能理解?原因不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与不同,也在于理解的意愿。这种意愿,由接受的态度所决定,而隐藏在态度背后的,是立场、利益、欲望和个性。其实,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是如此。  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来谈论另一种情况,即没有理解意愿的对作品的阐释。批评家并不试图去理解作者,也不愿意预设作者的存在,并以此作为阐释的支点。他们所要做的事,是借助文学文本,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文学文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种文学使用的情况。  前面谈到中国春秋战国时在贵族间的社交和诸侯国之间外交中的《诗经》使用。这些使用,特别是《左传》中所记载的对《诗经》的使用,是这种阐释类型的很好的范例。当时的人引用《诗经》的句子,目的在于将他们的表达显得更加雅致,也更含蓄得体。他们的表达,常常不以阐释《诗经》为目的,甚至有时与《诗经》本身的内容无关。  在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文学批评专业化的现象,也造成了类似的两种结果:一种是对有关作品的人与世,做出比非专业读者更为深入的研究;另一种是通过文学表达其他的意思,从而达到其他的目的。  学者们对《红楼梦》的研究,既有严肃的人物和情节分析,也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和社会的分析。但是,也有人会借用文中的一两句话,说一点别的意思。刘姥姥进大观园借钱,王熙凤对她说:“大有大的难处。”此言就被人们当作哲理名言到处运用。富人有富人的难处,大官有大官的难处,大国也有大国的难处。哭穷婉拒求助,可说这句话;面对强敌给自己助威壮胆,也可用这句话。再如,评《水浒》,可以用来赞扬“逼上梁山”的正义性,也曾被用来批投降派。当代生活中,到处有运用对文学经典解读来表达意义,借助名著的权威在民众中赢得亲和感的现象。  在理论家和批评家成为一种职业时,人们会倾向于扩张这一职业权力,任意赋予文学作品以意义。由此,故意曲解也成为一种文学批评现象。  ……

]

本书特色

[

《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展现了作者高建平关于美学的思考和多年的研究心得。作者对中国美学的源流、发展、转向、处境与趋向,既有纵向的深入探索,又有横向的国际视野比较。作者既站在理论的高度思考当代中国美学的处境与发展方向、理论的传承与中华美学精神的发展、“美学的复兴”与当代做美学的新方式、中国文论的发展、文艺批评的价值等问题;又深入实践进行接地的研究,探讨诸如日常生活审美化、大众文化、乡村与城市之美等问题。既对中国美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了详细溯源,又以全球化的视野和背景进行中西对比,进而反思中国美学的发展。本书理论扎实而深厚,语言通俗且生动,展现了作者做学术的“深度”与“宽度”。

]

内容简介

[

本书作者对中国美学的源流、发展、转向、处境与趋向, 既有纵向的深入探索, 又有横向的国际视野比较。作者既站在理论的高度思考当代中国美学的处境与发展方向、理论的传承与中华美学精神的发展、“美学的复兴”与当代做美学的新方式、中国文论的发展、文艺批评的价值等问题 ; 又深入实践进行接地的研究, 探讨诸如日常生活审美化、大众文化、乡村与城市之美、网络文学等问题。

]

作者简介

[

  高建平,江苏扬州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协会原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

目录

当代中国美学的处境与发展方向论理论话语的传承性与实践性理论的理论品格与接地性在交流对话中发展中国文论大众文化挑战下艺术性的重建论学院批评的价值和存在问题“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从“他”到“你”:他者性的消解“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什么是艺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全球化与中华文明发展的选择全球化与中国文学的身份与姿态你选哪一个哈姆雷特:回到“以意逆志”上来美学的围城:乡村与城市论城市美之源西方当代美学的发展日常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论艺术与技术间的距离与“间距生态、城市与救赎漫谈艺术与市场的关系重新寻找美学的当代意义美学的文化学转向消费主义时代的生产主义是否可能?科学与人文关系辨析附录探索美学的新的宽度与深度——著名美学家高建平教授访谈录

封面

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

书名: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

作者:高建平著

页数:337页

定价:¥59.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05-01

ISBN:9787100183260

PDF电子书大小:4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