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5-新中国电影艺术史

节选

[

孟犁野同志编撰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是写共和国电影历史著作中很有特色的一部。
这本书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个人学术专著,是由犁野同志独自一人完成的。它不同于有学者定位的“官修史”,如程季华主编、邢祖文及我参加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陈荒煤主编、多位学者执笔的《当代中国电影》;也不同于在教学基础上成书的许多中国电影史教材著作;也有别于那些有各种学术基金支持的立项项目。这本书的完成,完全依赖犁野同志的浓厚兴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作者的“后记”中,我们得知,本书起写于1992年,至2009年*终完稿,历时近二十年;中间虽有间隔,那么,真正写作的时间也差不多用去四五个春秋。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能坚持下来,可算难得、不易了。

]

本书特色

[

孟犁野同志编撰的《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是写共和国电影历史著作中很有特色的一部。
这本书的可贵,在于它是一部个人学术专著,是由犁野同志独自一人完成的。它不同于有学者定位的“官修史”,如程季华主编、邢祖文及我参加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陈荒煤主编、多位学者执笔的《当代中国电影》;也不同于在教学基础上成书的许多中国电影史教材著作;也有别于那些有各种学术基金支持的立项项目。这本书的完成,完全依赖犁野同志的浓厚兴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作者的“后记”中,我们得知,本书起写于1992年,至2009年*终完稿,历时近二十年;中间虽有间隔,那么,真正写作的时间也差不多用去四五个春秋。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能坚持下来,可算难得、不易了。

]

内容简介

[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十七年电影”给中国电影史做出的主要历史贡献及其思想艺术特色是:它把以工农兵为主的劳动者推到银幕中心,使历史的主人公与艺术的主角同一:它通过银幕形象,体现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了雄浑激越与平实质朴的美学风格,培养了广大观众健康向上而又未免单一的审美趣味;确立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并发展了戏剧式的叙事结构……总之,它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

作者简介

[

孟犁野,原名孟呈尧,曾用名文犁野,笔名孟拉等,1931年11月出生于山西文水。1950年1月在北京“河北高中”读书,同时就读于北京市业余艺术学校文学系,并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195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校(院)艺术系编剧班,1954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大众电影》、《电影艺术》任编辑。1958年8月到青海,先在省出版社任编辑,1962年调到省民族歌舞剧团(后转入省话剧团)任编剧。在二十年的编剧岗位上,与人合作或独立创作了大小型剧本20部,大部分公演或出版。有一定影响的有《昆仑战风雪》、《高山尖兵》、《瀚海虹》等。1979年任青海省话剧团副团长、省剧协副主席。1981年回京任国际政治学院《后与公安大学合并》新闻系主任。1985年到中国影协任电影史研究部主任:1987年被评聘为研究员:1990年任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1998年退休。20世纪80年代初,涉足文艺史论领域,先后出版《独幕剧编剧概论》、《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中国电影史论》(韩国出版)等,发表电影史论文章一百多篇。主编《再现革命历史的艺术》。

]

目录

序导言独特的历史语境**章 新中国电影的启动与人民艺术的光彩(1949-1952)**节 新的电影制导系统的确立一、新的时代与新的体制二、新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政策三、新的组织机构与干部队伍四、顺利与挫折紧相连的创作态势第二节 历史大变革中的工农与知识分子形象一、银幕上的产业工人与市民形象1.《桥》2.《六号门》3.《荣誉属于谁》4.《龙须沟》5.反映工人生活的其他影片二、两部展示农村新生活的影片1.《农家乐》2.《葡萄熟了的时候》三、走向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1.《民主青年进行曲》2.《思想问题》3.《走向新中国》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一、革命历史故事片1.《白毛女》2.《新儿女英雄传》3.《翠岗红旗》4.《钢铁战士》5.《中华女儿》6.《上饶集中营》7.《团结起来到明天》二、人物传记片1.《刘胡兰》2.《赵一曼》三、准史诗片《南征北战》第四节 《无形的战线》与反特片的兴起第五节 首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内蒙春光》及其修改第六节 私营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变革及其出品一、私营电影制片厂的沿革及其社会主义改造1.私营电影制片厂的沿革2.私营电影制片厂的社会主义改造3.私营电影制片厂影片的历史地位二、努力开辟新的题材领域–表现工农兵生活1.《关连长》2.《我们夫妇之间》3.《两家春》三、从新的政治立场与艺术视角体现知识分子与市民生活1.《腐蚀》2.《我这一辈子》3.《梨园英烈》4.《姊姊妹妹站起来》5.《武训传》及对该片的批判第七节 重视宣教功能与实用价值的电影评论一、电影评论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二、发轫阶段电影评论的三个特点第二章 艺术规律的强调与电影创作的转折(1953-1955)**节 电影界两个会议的召开与政务院关于电影工作的决定第二节 工业题材影片的新进展及其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呼唤工业题材影片二、三部雷同的工业题材故事片《英雄司机》、《无穷的潜力》、《伟大的起点》三、反映“五反”运动的《三年》第三节 《一场风波》及为合作化政策服务的农村故事片第四节 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新风貌一、革命战争片的新突破1.《董存瑞》2.《南岛风云》二、反映土地改革斗争的《土地》第五节 异军突起的惊险片一、一个新的影片样式的诞生二、军事惊险片1.《智取华山》2.《渡江侦察记》3.《平原游击队》……第三章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银幕风格的多样化(1956—1957)第四章 狂热中的冷静与创作高峰的崛起(1958—1959)第五章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艺术生机的焕发(1960—1963)第六章 山雨欲来的政治气候与电影人对艺术家园的退守(1964—1965)结束语 “十七年”电影创作成败得失初探后记主要参考资料

封面

949-1965-新中国电影艺术史"

书名:1949-1965-新中国电影艺术史

作者:孟犁野

页数:509

定价:¥60.0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06033781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