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册)

相关资料

[

近读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三卷本,有通透澄明之感,与大陆学者的哲学史著作大不相同。
   受意识形态禁锢,小平中兴前的大陆哲学史著作,其目的只为建立党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统摄下的“崭新”哲学类学科,于古代哲人的原意既无理解之兴趣,更无温情之敬意,直以笔墨做刀枪肢解破裂之。此亦可视为建国后的第一次重写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马克思主义化。小平中兴后,大陆学术自由略为恢复,加上流离港台的新儒家之著述逐渐引入内地,大陆学界又有了第二次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冲动和行动。三十年来大陆出了不少中国哲学史,但令人满意的近乎于无。主因有二,一为学养不够,二为未脱意识形态束缚。这些著作大多仍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做框架来分析古人思想,距依古人原貌原意理解其自身甚远,此即意识形态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荼毒难于短期消散。另一问题在对观港台学者著述时至为明显,即大陆著作对哲学史的理解支离破碎,于其整体脉络缺乏认识,于具体哲人、著述、观点之意义与价值无力判断或判断失当,甚至具体行文的文风亦破碎不忍卒读。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既作于无意识形态网罗高压的学术文化环境,算是在与民国一脉而承的文化传统中对中国哲学史做的梳理与反思,更能显出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特质与未来路向。劳著开篇即在序言中指出过往哲学史著作的种种问题(胡适、冯友兰之作难说价值,大陆建国后的著作更是不曾提及),并提出基源研究法,从中国哲学史自身的内在问题和矛盾来梳理、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依此思路作出的中国哲学史,自是呈现出与大陆著作全然不同的气象和识见。
   劳著以先秦为中国哲学思想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此自与多数论者相同,但秦汉以下千年,劳著皆视为中国哲学之蒙尘昏暗时期,则与大多数欲建构一不断“进步”之中国哲学史著作殊为不同。在劳氏看来,先秦哲学最大成就,一为孔孟所创立价值自觉之主体,二为老庄所开出无为静观之“情意我”超越境界。但秦汉之后,此儒道两大根本内核皆蒙尘不显。汉代以阴阳五行为外壳的宇宙中心论解说儒学,并附加谶纬迷信之说,与孔孟原意毫不相干,徒以儒学之名自许。道家则流于应用层面之黄老之术,为政治权谋所用,其提倡之超越境界实在无人注目。魏晋之后直至隋唐,儒学自是低沉,道家也只是供名士放浪形骸和术士养生保身做理论支持,与道家纯粹精神层面的超越境界追求是十足的背离。佛教在此时期逐渐引入并兴起,但作为一异质文化,且持消极避世之核心观念,自难担当中国思想文化之正面力量。

]

本书特色

[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每一章节都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该书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港台出版,即以其对中国哲学的精深研究和新颖的诠释而广受好评,作者因而名重士林,成为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人物。该书被公认为是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该书在港台地区20多年来版行不断,成为学者及大学生研究生**书。

]

作者简介

[

劳思光,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9年返台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2年成为台湾“中研院”院士。他所著《中国哲学史》从1970年代初版至今,是完整探讨中国哲学史的巨著,成为港台文史哲科系学生的必备教材。2012年10月21日,劳思光在台北病逝 享寿85岁。著作包括《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康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辨录》、《思光诗选》等约三十馀种。

]

目录

中国哲学史**卷论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序言壹 已往成绩之探讨贰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叁 哲学史的任务与基源问题研究法肆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问题**章 论中国古文化传统之形成壹 略说古史资料及考证之设准贰 古中国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发展(一)古民族之三集团(二)殷民族略考(三)结语叁 殷周民族之关系及其盛衰(一)略论周民族之起源及发展(二)殷周关系(三)周初之政治形势肆 南北文化传统之形式及影响(一)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二)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三)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第二章 古代中国思想壹 有关原始观念之问题贰 古代中国思想之重要观念(一)《诗经》中之“形上天”观念(二)《易经》中之“宇宙秩序”观念(三)《书经》中之政治思想叁 附论原始信仰(一)人格天观念(二)中国古代之“神鬼”观念(三)“命”观念第三章 孔孟与儒学(上) 孔子与儒学之兴起壹 儒学之源流问题贰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一)孔子之生平(二)孔子之学说(三)孔子学派与孔子遗留之问题(下)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壹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贰 孟子之学说(一)心性论(二)政治思想(三)其他理论第四章 道家学说壹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时代问题贰 老子与《道德经》中之思想(一)老子其人(二)《老子》其书(三)《道德经》思想大要叁 庄子与《南华经》中之庄学(一)庄子其人与其书(二)庄子之思想第五章 墨子与墨辩壹 墨子其人其书之时代贰 墨子之思想(一)兼爱(二)天志与权威精神(三)尚同与国家论(四)非攻、非儒、非乐——墨子之文化观叁 墨辩(一)墨辩之时代(二)《墨经》中所涉及逻辑问题与名家理论(三)《墨经》中之逻辑理论(四)《墨经》中所涉及知识问题第六章 荀子与儒学之歧途第七章 法家与秦之统一第八章 名家与名学后序书目略录中国哲学史第二卷中国哲学史第三卷中国哲学史第四卷

封面

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册)

书名: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册)

作者:劳思光

页数:672

定价:¥159.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108052322

PDF电子书大小:84MB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