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赢家的秘诀-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

节选

[

第1章 求职面试宝典
01◎人在职场,不“竞”则退
  看到众多学弟学妹们在职场跋涉奔波,我仿佛看到了16年前的自己:一样的艰辛,一样的不容易。毕业前夕,人人都在忙于跑招聘会或四处托亲人、找关系等,大家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当今社会,不“竞”则退!在职场尤其如此啊!
  说到竞争,我的经历应该对大家有所启示。我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回顾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一段充满竞争、奋斗的历程。
  1992年,大学毕业不久,我就辞去公职,投身市场,主动选择了竞争。当我只身到广东自谋职业时,人地两生,我没有过硬的文凭做金字招牌,没有举荐信,没有任何熟门熟路的关系,我在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不断拼争。在经历了不懈的忍耐、努力和坚持之后,凭借逐渐增强的能力、实力,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么多年来,我由于以下原因有过多次的求职经历:
  不愿意被别人“计划”,故在大学时期就积极进行求职实践,为日后进入市场作准备。
  不甘平庸,不愿在当时封闭、僵化的环境下生存,故辞去公务员职务,南下广东求职,自谋生路。
  为了找到一个更理想、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故适时适地地进行了职业调整。
  在面临企业被兼并、人事出现动荡、遇到工作不顺心等职业危机时,被迫为寻找新目标而求职。
  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居安思危,为了拓展就业之路而进行跨行业求职。
  总之,我一直处于动态的竞争环境中。我好比穿上了“红舞鞋”,在不停地跳,很难歇下来。我明白一个道理,自行车只有在行驶中才会“平”和“稳”;如果停下来,不是“歪”就是“倒”。因此,就业竞争越激烈,我越想通过竞争去接受市场的考验和打磨。
  从1994年起,我把自己定位为“营销人”。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销售工作充满了竞争,非常具有挑战性,也*能锻炼人,而我长期所在的行业又是竞争*激烈、*严酷的家电业。处于家电大战的风口浪尖,更是不“竞”则退啊!没有办法,只有拼!企业拼产品、拼技术、拼价格,个人拼智慧、拼知识、拼综合素质、拼吃苦耐劳、拼团队精神……内功外功都在拼!面对时时涌来的压力,除了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学更多的东西、勤奋敬业之外,没什么能帮我。
  人们常说,人在销售部,年年有进步。这话其实是说,竞争逼迫你不得不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否则就只有被淘汰。
  通过多年来主动地竞争,如今在职场,早已是工作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工作了。我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是多年竞争生涯所造就的。
  说到当前的大学生求职难,我觉得是难者难,易者易,关键看你有没有竞争力。竞争力往往只能在竞争中才能真正培养和形成,所以大家要积极参与竞争。
  小提示
  对于初进职场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竞争,这时换个思路和角度,少一点好高骛远,多一点脚踏实地,求职之路会宽广许多。从学校进入社会,*重要的是要完成从“能学会考”到“能干会做”的转变,必须贴近市场的要求去修炼自己的“内外功”。
  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胆量,在激烈的竞争中,环境越艰难越要拼!要有冒险精神,敢于闯荡。只有大胆去尝试、去行动,才会赢得机会。
  职场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刚踏入社会肯定会遇到失败、会有阵痛,这是绕不过去的。面对残酷的市场,必须知难而上。一个人只有学会了竞争、习惯了竞争,*终才会赢得竞争。这虽有“套话”之嫌,但的确是我多年求职生涯的切身感受。
02学会随行就市
  1992年的6月,当我**次来到深圳时,顾不上看一眼深圳的名胜景点,稍作停顿,便迫不及待地奔人才市场而去。位于深圳华强路上的人才交流中心,如同春运的火车站一般,人山人海,人满为患。室内空气很差,人又多,热气逼人,人人汗流浃背。在每一个招聘展台前,都围满了许多的求职者。
  面对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招聘启事,我贪婪地一个不漏地看得眼睛发直。来之前,我有一个笼统的想法,“要尽量专业对口,要能发挥专长”。我认为自己从事新闻、行政、文秘等工作是很对口、很适合的,可走遍大厅不见有媒体招聘,于是我选择了两家招聘总经理助理和秘书的公司,很快填好求职申请表交给**家。
  正手忙脚乱的招聘小姐一边接过我的简历,一边习惯性地问道:“哪个学校毕业的?”“西南民院。”“什么西南民院?”“就是西南民族学院。”“在哪里?”“在成都。”“你学什么专业的?”问到这里时,招聘小姐总算开始拿起我的表格看了一眼。“你应聘总经理秘书?!”在我还没有回答所学专业是什么时,对方大声的反问打断了我。“对不起,我们只招女生。”不容我再开口,对方已一把将表格塞到我手里转而接待其他人了。
  我一时无措,只好退出来。**炮没打响,心里多少有些不快。想到对方连我的具体情况还尚未了解,仅凭性别就作取舍,我并不觉得自己失败,反而认为错过我是他们的损失和遗憾。此时的我仍是一脸的自信。
  我赶紧又填了一张表,迅速赶往第二家“对口”的招聘单位那里,只见两三个人正在收拾东西。咦!好像要走人,我赶紧冲上去把求职申请表递过去。“对不起,我们的招聘已经结束了,名额全满了。”“我条件不错的,麻烦您看一下吧!”对方的手里拿着东西,他们没有接我的申请表,只是礼貌地说:“以后有机会再联系好吗?”
  天下真有那么巧的事吗?早不结束晚不结束,刚轮到我就结束。是命运在捉弄我吗?看来应聘时机很重要。我心里很不服气:难道已找到工作的人就一定比没找到工作的人强吗?
  可人家已被圈定了,就算我比别人更适合那个岗位,但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求职应聘其实有一定偶然性,时机是很重要的。工作没找到,体会已有一些。求职**天我空手空腹回到旅店。
  晚上我开始总结分析:其实我有一份不错的履历呀!为什么**天不顺利?再看看履历表,我仍然在自信中入睡。
  第二天一早,我又精神抖擞地来到华强路。为了不重蹈覆辙,我特别留意是否有招男秘书、男助理的单位,好不容易发现一家招聘公关人员和文秘并注明“男女不限”的公司,这对我来说是个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看着一个个对手拿着的“红本本”,听到他们与招聘官的一问一答,真是来者不“善”。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不少的“名门望族”。有几个人还是研究生,当然也有一部分如我者,学历平平。经过观察,我感到招聘单位十分看重“英雄”之出处。的确,在那个年代,文凭的含金量和分量远比现在要重要得多。回想头一天,那位招聘小姐竟然不知“西南民院”是什么学校时,我突然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还好我有一些媒体通讯员证之类的证书,轮到我时,我将“打包”好的资料交过去,招聘主管默默翻看,我紧张地望着他,他对我说:“你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去联系新闻单位,学中文的嘛,又当过记者通讯员,去写文章、搞采访更适合……”语气很温和,但令我很心寒。这不就是回绝了吗?
  我不甘心,继续缠着他。一个劲地说明自己能干好公关及文秘工作,于是他又说,要做总经理的助理或秘书要求还很多。**,要重点大学毕业;第二,要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第三,要在深圳居住一年以上;第四,以招女性为主……原先招聘启事上没有要求的条件这时不断地被说出来。现在回头看,我好像遇到了许多“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经验”歧视、“性别”歧视等。
  对于企业的招聘要求,有些我可以理解,有些我不理解。我不明白学中文专业的却做不成文秘;而业内公认“新闻与公关是双胞胎的关系”,我在读大学时曾有过多年新闻工作经历,这难道不是经验?还有,我苦读10多年,难道就因为我是男的就与秘书、助理和公关无缘吗?在深圳,想不通的事也得想通。如果你想的与用人单位想的不一样,那你得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去想,主动权在人家手上,这就是市场。
  天天泡在人才市场,一周很快过去了,我仍一无所获。这时我想起一年多前,在大四时曾录取过我的广州广达公司。于是我转头赶往广州,可人家说已没有空缺职位。之后我又前往顺德,去找大学时曾求过职的康宝、鹰牌等企业,结果人家也是暂不需要人。无奈之下,我又重返深圳。
  经过仔细对自己进行了再分析后,我觉得应该主动上门联系一下新闻单位,于是我赶往《深圳特区报》和《深圳青年》杂志社,结果哪有我的机会……
  南下之初,我品尝到了艰辛和苦涩……我突然觉得自己要改变了。怎么变?那就是放弃固有计划,随行就市!
  小提示
  对于初进职场的大学生等求职者来说,真正接触市场以后,大家才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优势”和条件不一定适合市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也会差距很大。自己看自己和用人单位看自己永远是两种结果。怎么办?这就要学会随行就市,只能让自己去适应市场和适应用人单位。人员招聘是极其个性化的选择,一万家企业可能有一万个标准。你到底适合哪一家?这里的所谓适合,就是指要从用人单位的标准、需求和大学生自己的条件与求职“定位”上去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能相融就是适合。
  大学生在刚进职场时,有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求职还需要时间和耐心。求职,谁没尝过苦涩?人人都是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的,在这个过程中,碰壁反而让你更看清自己。明白“此路不通,得改走一条”,从而让自己进入调整期,通过与市场的几度磨合,你才会发现适合你的单位一直都存在,只是之前你没有找到它。
03 对号才能入座
  一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工作没找到,费用却一天天在增加。六月的广东,酷暑逼人,一天光买矿泉水就要花去10多元,开支不少。身上所剩的钱也不多了,已进入决战时刻。
  为了尽快找到工作,我开始降格以求。不能再死盯着知名企业、大企业的总经理助理、秘书之类的职位了,高不成得先低就。对文员、仓库保管员、甚至营业员这些我原先根本不考虑的职位也关注起来,我必须得尽快先敲定一家单位。如果空手而归,这次南下算白跑了。耗时、耗力、耗钱,一切都白费了,而且即使下次再重新来过,谁能保证就会成功呢?所以目标和自我定位一定得调整!
  也许是上苍有眼,也许是我的执著有效,一天下午,当我在人才市场接受一家公司问询时,对方又提到文凭的重点非重点问题,情急之下我对招聘人员大声说出:“我没有北大的文凭,但我可能有北大的水平!”
  这句话被邻近另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听到了,他们把我叫了过去,他们的主管问我何以说出这样的话。见有人主动关注自己,我一时激动,就将这期间受到的学历和性别等“歧视”一吐为快。对方耐心地听着。我隐隐约约感到这家公司不是唯学历至上的公司,同时我也得知他们要招人事部专员。但一想到自己的学历的确没什么分量,专业不“专”。我突然想凭胆量加深他们对我的印象:
  “贵公司可以先试用一个月,干不好,我分文不收,自动走人。”不知是不是全靠这句话,该公司同意让我第二天去厂部复试。这时我仔细地看了看他们公司的名称:深圳华雅钟表有限公司。
  复试共三个环节,人事部黄小姐——行政厂长李先生——总经理叶先生。黄小姐这一关比较轻松,因为前一天与他们招聘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相谈甚好,已有铺垫。行政厂长李先生面试时,他对我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颇感兴趣,追问不断。我敏锐地挖掘出一些亮点并结合应聘职位抛出一颗“炸弹”:
  我说在一个公司内部,行政人事部就相当于“立法”机构,同时又是“执法”部门。这跟我过去办案执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呀……李厂长对此点头不止。此外,我还说,人事部和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打交道,而我的沟通能力较强,搞过采访工作,很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就这样,本来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的我,却从过去的经历中淘到了人家*需要的东西。
  李厂长特别问我,为何要放弃检察院的铁饭碗而不远千里来广东打工。我说“不是我不愿意在检察院工作,而是我不喜欢那种环境,我看不到未来的前景。假如我是在深圳检察院工作,那我可能会珍惜,会好好干……”你看,我这话说得多真诚和实在!事实也是这样。总之,言为心声,真诚自然能打动人!
  “那你到广东来,觉得个人的前景有多大?”李厂长又这样问道。我说:“我现在还不知道,因为不知道,说明前景可大可小,这需要看我自己的奋斗和机会,不像在家乡,我现在就知道60岁时是什么样子。”李厂长又问我有何职业规划,我说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晋升等。他没有过多地为难我,第二关也顺利过了。
  *后轮到叶总面试,叶总名叫叶志明,是华雅的董事总经理,也是二老板。他身材结实强壮,满脸络腮胡,是一个一眼就让人记住相貌特征的人,他也是我南下**个接触的香港人。
  落座之后,只见叶总找出一大张白纸并拿出一支笔来。我原以为他要当场出考题,其实不是。我见他很费劲地开了口,原来他说普通话费劲,后来我才得知他的英语好过粤语,粤语好过普通话。叶总有许多词汇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这时他就只好用笔在纸上写给我看,有时我听不明白,他就一边重复一边做手势。
  面谈中,叶总问我:“你是布依族?”“是的。”“布依族有什么特点?”“能歌善舞,会做蜡染等工艺品。”“他们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在贵州的西南部。”“贵州属于四川的什么地方?”“贵州不属于四川,是两个省。”“西南民族学院是一所什么学校?”“它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其他大学一样,只是它招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所以叫民族学院……”
……

]

内容简介

[

本书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惑和问题,用自己的体会和大量案例现身说法。介绍了怎样做职业规划和设计,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和竟争,如何运用简历和求职信,面试时要注意的事项,要按照什么求职思路才能确保自己有销路,如何运用求职的”战略”与”战术”,实用高效的求职法有哪些,如何做好职业定位,大学四年如何做好职业准备,如何在职场做人做事,如何表现自己、把握机会,怎样提升职业素质和竟争力,如何与人相处,怎样作出成绩等内容。本书全面展现了作者在求职面试和职场生存发展方面的经验、智慧和技巧,在当前工作难找、就业艰难、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教材,能够让即将走上职场的大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

作者简介

[

卢文辉,中国职场“十大酷人物”之一,著名的实战求职就业专家。对求职应聘、面试、就业规划、生涯设计等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略。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现任某文化公司总经理。从16岁取得人生第一次求职的成功,至今已有20多年的职场实战经验。

他起点不高——没有“过硬”的文凭作金字招牌,没有推荐信,没有职称,没有任何关系;他外语不行,专业不“专”,普通话也不流利。

他就业率高——先后被TCL、美的、奥柏、雅倩、科龙、红桃K、达西浦、松下、欧安亚、美日洁宝等数十家中外知名大企业争相聘用,曾创下被六家公司同时录用的纪录。他曾被聘为高级人事助理、行政部门总监、分公司老总、营销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特别助理等重要职务。他是中国普通学历高就业的一个典范。

]

目录

推荐语 本书作者卢文辉的求职“成绩单” 前言中国职场的“怪异”现象 第1章 求职面试宝典  01◎人在职场,不“竞”则退  02◎学会随行就市  03◎对号才能入座  04◎求职大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05◎早下手为强!做别人没做的准备  06◎大学时期多参加求职实战  07◎尽早树立职业化观念  08◎牢记:人才的价值只能在市场上体现  09◎机会只青睐有心人  10◎灵活规划好“正宗”的求职  11◎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12◎首先做好眼前的事  13◎与时俱进,见机行事  14◎勇于自我挑战和突破 第2章 实战高效的求职面试经验与技能  01◎思路决定销路  02◎求职的战略与战术  03◎就业技能不等于求职技能  04◎卓有成效的实战求职法  05◎简历很重要!但不要把宝只押在简历上  06◎求职的“杀手锏”:求职信大有文章 可做  07◎诚信决定成败  08◎求职*好本色包装  09◎牢牢抓住市场的“适应性原理”  10◎有不足,不要怕——关键要做好差异化  11◎成也反差,败也反差  12◎求职要创新:我不按牌理出牌的一次案例  13◎求职之初莫求高薪高职  14◎如何与招聘方谈条件  15◎面试莫猜题——何况你想猜也猜不到  16◎面试忌讳说口号  17◎面试的“杀手锏”:带一封面试信去面试  18◎求职面试真相:小节不小,但“大节”为重  19◎怎样培养面试能力  20◎*特别的一次面试带来的启示  21◎独特的经历:求职的敲门砖和定音锤  22◎选择单位如何全面考量  23◎责任心——求职的关键竞争力  24◎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和谐地发展自己  25◎回顾高考志愿的填报,总结定位的经验教训  26◎职业规划要趁早  27◎职业规划不要固化  28◎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  29◎要求“实”利益,先做“真”人才  30◎如何避免陷入求职就业*大的误区  31◎求职自信从哪里来  32◎另辟途径打造求职力  33◎找个合适的榜样来学习  34◎职场成功的八大法则  35◎将自我营销进行到底 第3章 要适合市场,得先了解市场  01◎市场不欢迎“半成品”——市场需要“即插即用”  02◎证书在考官眼里常常证实不了什么  03◎求职的“地利”因素不再利好了  04◎到底什么才是职场竞争力  05◎名校毕业生在职场的独特烦恼  06◎大学生从一进校就有缺陷——要客观认识自己  07◎象牙塔的“计划性”与职场的“市场性”脱节  08◎外语构不成职场竞争力  09◎用人单位*反感造假 第4章 积累经历就是积累就业的实力  01◎经历比经验更重要  02◎要善于讲故事——故事就来自于经历  03◎在上家的经历是在下家求职成功的关键  04◎不同的经历,打造同样的实力  05◎积累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等能力  06◎要正确地做事  07◎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工作作风和责任感  08◎不断创造绩效和展现才干人品  09◎增强学习力,用他人的经验充自己的电  10◎打造个人吸引力,引个“贵人”来相助 第5章 有效应对职场变化  01◎求职是*好的生存磨炼  02◎遭遇职场变局要以变应变  03◎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04◎不指望一口锅吃一辈子  05◎好景不长就不是“好景”  06◎*适合的肯定是*好的  07◎积极拓宽职场之路  08◎放弃一棵树,拥有整片森林  09◎享受变化,在变化中成长壮大 后记

封面

求职赢家的秘诀-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

书名:求职赢家的秘诀-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

作者:卢文辉 著

页数:220

定价:¥29.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111246749

PDF电子书大小:9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