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供康复治疗专业用)

节选

[

    《神经康复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是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规划教材《神经康复学》
的配套教材,主要用于本科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神经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技术,掌握基本的康复评定和治疗。该教材包括四大部分:学习要求、内容精要、
习题集和参考答案;其中习题集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和简答题。通篇以基础知识、专科知
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同时尽可能兼顾广度和深度,难易程度较为
适中。
    本教材主要适应康复治疗学教学,重点是促进康复治疗师对神经系统各疾病康复治疗
的掌握,尽可能加深对临床实用操作的理解。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等有争议的问题尽可能回
避;对神经康复的进展(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植入式神经电刺激、Robotic机器人等
治疗及PET、FMRI等现代的检查评定)没有过多涉及。
    由于本书是首次编写,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所限,在文字上、内容选择上、组合顺序
上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为了今后教材的改进,欢迎同道、学者、读者批评指正。

,

 学习要求
    掌握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方法;运动疗法中的Bob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
法等;作业疗法和语言治疗的相关知识。
    熟悉脑瘫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评定的相关知识;各种类型脑瘫典型的l临床表现和
康复评估。
    了解脑瘫的原因、病理特点,脑性瘫痪的康复结局及预防等相关知识。
    内容精要
    一、概述
    1.脑性瘫痪(cer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
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2.病因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
    3.病理特点  由先天畸形、先天感染、颅脑损伤、核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造成。基
本病变为脑发育不良、脑水肿、脑组织坏死、颅内出血等。可表现在锥体系、锥体外系或
小脑。
    二、临床特点
    1.分类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
  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根据肢体障碍部位分为四肢瘫、双瘫、截瘫、偏瘫、重复
  偏瘫、三肢瘫、单瘫等。
    2.临床表现根据分型,临床表现有各自特点。脑瘫的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四肢和
  躯干的非对称;②某种固定的运动模式;③抗重力运动困难;④分离运动困难;⑤发育不
  均衡;⑥肌张力不平衡;⑦原始反射残存;⑧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⑨联合反应和代偿
  运动。   
    3.脑瘫的伴随障碍  脑性瘫痪以中枢性运动障碍为主,脑损伤所致的其他障碍称之
  为伴随障碍:生长发育障碍;智能、情绪问题;癫痫;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行为
  障碍。    
    4.诊断小儿脑瘫的诊断可以根据高危因素、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
反射异常进行诊断。但对发育期的婴幼儿,由于症状不典型,出现时间不同,则应以神经发
育学、神经生理学为基础进行早期诊断。头部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脑瘫的
诊断。
    三、康复评定
    1.评定目的是为了明确患儿的发育水平、障碍的程度、异常姿势与反射的状态、异常
肌紧张的范围与分布、正常的自律反应出现与否、有否变形与挛缩等,为设计合理的康复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2.评定原则强调整体评定的重要性,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性和
异常性,注意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以正常儿童整体发育对照,进行身心全面的评定。
    3.评定内容
    (1)运动发育的评定:应遵循正常小儿运动发育的特点和顺序进行评价。运动发育的主
要表现为发育落后和发育的分离。VOjta认为,运动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则为异常,必须早
期干预和康复治疗。
    (2)姿势的评价: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原始反射残存和肌张力异常有关。
    (3)反射发育评定:是脑瘫诊断与评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神经成熟度,可分为原始反
射、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原始反射是正常发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反射,小儿可通过对这些
反射的反应维持生命,并为今后的运动发育做准备。原始反射由脊髓和脑干支配,随神经系
统的成熟而逐渐消退。随之出现中脑控制的矫正反应,使小儿的竖颈、翻身等运动发育得以
实现。继而出现更高层次的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应,保证小儿的站立、步行,以及各种姿势中
的运动得以协调地完成。
    (4)肌张力的评价: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静止性
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只有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
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肌张力的变化可反映神经系统的成熟与损伤程度,脑瘫患儿
均存在肌张力的异常。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四、康复治疗
    1.康复治疗原则脑瘫康复治疗原则应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任何单一的治
疗是有限的,应以综合性康复治疗为主,尽可能*大限度地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
自理能力。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强、可塑性强,是康复的*佳时期。在这一
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姿势,学
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为保证患儿得到持之以恒的正确治疗,多采用家庭共同参与
的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2.运动疗法根据运动学、神经发育学的理论,借助器具或徒手的方法,对脑瘫患儿实
施运动疗法治疗。
    (1)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①由头向尾、由近位端向远位端等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②在
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
 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固定运动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个运动
向多个运动的协调运动;⑥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2)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①促进运动功能发育;②抑制异常姿势;③改善和缓解肌紧
张;④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⑤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
    (3)Bobath法:是神经发育学疗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reflex
  inhibiting posture,RiP)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4)Bobath法的基本手法:较为复杂,多种多样,几乎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
  手法都要贯穿抑制和促通的原则,根据脑瘫患儿的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手法。
  Bobath法的基本手法有3种,即抑制性手法(控制关键点)、促通手法、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
  表感受器手法。
    (5)Bobath法的f临床应用:头部控制的训练;翻身训练;爬行训练;坐位训练;站立位训
练;步行训练。
    (6)VOjta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创建的,是小儿脑瘫运动疗法之一。此方法是通
  过对身体一定部位(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
  和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因此又称为诱导疗法。VOjta疗法所诱导的运动为反射性翻身
  (R-U)和反射性腹爬(R-K)两种,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律地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
  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模式,达到治疗目的。
    (7)上田法:又称其为相反性神经兴奋抑制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Myklebus相反性神
  经兴奋网络学说的理论。这一学说认为,正常人的腱反射活动的完成有赖于正常而完整的
  相反神经网络的基础。当神经兴奋使主动肌收缩的同时,相对的拮抗肌受到抑制而弛缓。
  脑由于各种原因而损伤时,脊髓的这一网络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表现为在主动肌收缩
  的同时,拮抗肌也出现收缩,这是因为γ一反射环路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的肌张力增高,肌
  肉痉挛。上田法就是通过促进脊髓水平的代偿能力,活化其神经通路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上田法主要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尤其是肌张力明显增高、肌肉痉挛明显的重症痉挛型脑
  性瘫痪疗效更为明显。上田法有上肢法和下肢法。
    3.作业疗法基本的作业方法有保持正常姿势、促进上肢功能发育、日常生活活动训
  练等。
    4.语言障碍的矫治语言障碍矫治的原则、主要内容、训练方法。
    5.其他物理因子疗法、药物治疗、传统医学康复疗法、手术治疗、辅助器具及矫形器。
    五、康复结局
    1.小儿脑瘫的康复结局,关键在于康复治疗时间的早晚及大脑损害程度的轻重,是否
  有并发症等。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改善会越明显。
    2.因婴儿大脑发育还没成熟,容易控制、塑造及诱发应有的生理反射,促使残存的组织
  发挥代偿作用,争取运动功能正常化,能够生活自理、能够学习和走向社会从事劳动。
    六、健康教育

]

封面

神经康复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供康复治疗专业用)

书名:神经康复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供康复治疗专业用)

作者:史长青

页数:150

定价:¥19.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117098113

PDF电子书大小:7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