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四川:Sichuan

内容简介

[

  1840-1949年,是中国社会变革激烈的时期,百年间,不仅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天翻地覆,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亦是沧海桑田。然而,这种变革与变迁并非完全同步,作为一个地理上幅员辽阔、内部结构却干差万别的大国,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的变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存在很深的时差。譬如,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发布“剪发令”,但在拍摄于1920年之后的成都等地的街景照片中,仍然可以看到留着长辫子的行人。  试图呈现全国性的社会变迁以及各地区间的差异,正是编撰这套《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的初衷。编撰、出版这套丛书,对编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工程和挑战,在老照片的海洋里披沙沥金,也难免留下很多不足和遗憾。在此,对本丛书内容采集、编撰体例等基本情况说明如下:  1.本丛书的学术和编撰团队,历数年从浩如烟海且分散各处的近代(1840-1949)图像史料中,精选约8000张能反映中国各地文化特征及社会变迁的珍贵影像,逐一考订其拍摄时间、地点及相关背景信息,以现今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为基准进行分卷,各分卷再按“风光·名胜”“城市·乡村”“民俗·宗教”“生活·百业”分章节,各章节内部再按地区、类别、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2.影像所呈现的信息直观而具体,相对来说“被解释”和“被演绎”的空间比较小,但这些被拍摄、被留存、被采集到的影像资料,“样本”的选择天然就是“片面”的。因拍摄者不同,出发点、观察角度各异,内容选择和呈现各有偏好,这些影像资料很难囊括近代中国各地区全部风貌。但其所记录的画面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且不是孤立存在,它们由过去的时空发展而来,并对未来产生影响。  3.在影像采集过程中,编撰团队发现,采集到的影像在数量上存在地区分布不均。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相关影像有上万张,而海南、贵州等省份则只有几十张。部分地区影像拍摄的时段和主题内容也存在偏于集中和单调的问题,其中有历史照片拍摄留存的客观不足,也有编撰者采集能力的局限。故,根据采集到影像的实际情况,各分卷收录的影像数量、时间分布、内容主题也有所不同。少数地区因图片数量过少,与地理邻近或历史渊源较深的地区合并。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一书从时间、空间、专题三个维度进行编排,各卷之间既各成体系,又便于对照,纵向可以体现同一地区不同时代的地理、人文风貌变迁,横向可以对比同一时代中国不同地区间的异同。编者希望通过影像对近代中国各地人文地理、社会面貌进行直观的呈现,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认识近代中国的新窗口。

]

目录

Part 1 风光·名胜Part 2 城市·乡村Part 3 民俗·宗教Part 4 生活·百业

封面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四川:Sichuan

书名: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四川:Sichuan

作者:《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编

页数:253页

定价:¥138.0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01

ISBN:9787203109563

PDF电子书大小:1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