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况

相关资料

[

美国作家玛丽•麦卡锡把《人的境况》比作携带了一个大量概念和洞见之地图的“土地测量员”。

《纽约客》
巨大的理智力量和常识的结合,让阿伦特女士对历史和政治的洞见显得既令人赞叹又明白易懂。

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
《新共和》
《人的境况》是阿伦特重要的哲学作品。

亚当•基尔施 (Adam Kirsch)
《纽约客》
很难想出另一位20世纪思想家,更适合作为向导,让我们跟着她探索21世纪的困境。

玛格丽特•加诺芬:1958年,她的《人的境况》一书的出版,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出乎意料的东西,四十年后,这本书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它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成功的模仿者,它的风格和手法始终是高度个人化的。

]

本书特色

[

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终是劳动动物(animal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

内容简介

[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提出了很多对当代政治哲学深具启发性的概念和主题,以致她的好友、美国作家玛丽•麦卡锡把《人的境况》比作携带了一个大量概念和洞见之地图的“土地测量员”。的确,这本书在古希腊和现代(1600-1900)两个时期穿梭,勾画出一幅理解“何为政治”以及西方政治思想的充满洞见的地图,为她的众多概念标出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同时也标出了这幅思想地图的界限以及未知的前景。

]

作者简介

[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裔美籍犹太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海外,于1951年获美国国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论革命》及《人的境况》等著作,为当代政治哲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20世纪较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

目录

导言 玛格丽特•加诺芬 / 1前言 / 1**章 人的条件 / 11. 积极生活与人的条件 / 12. 积极生活的术语 / 53. 永恒对不朽 / 9第二章 公共和私人领域 / 144. 人:一种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 / 145. 城邦与家庭 / 186. 社会的兴起 / 247. 公共领域:共同 / 328. 私人领域:财产 / 399. 社会的和私人的 / 4410. 人类活动的定位 / 48第三章 劳动 / 6011. “我们身体的劳动和我们双手的工作” / 6012. 世界的物性 / 6813. 劳动和生命 / 7014. 劳动与繁殖 / 7315. 财产的私人性和财富 / 7916. 工作器具与劳动分工 / 8417. 一个消费者社会 / 91第四章 工作 / 10518. 世界的持存 / 10519. 物化 / 10720. 工具性和劳动动物 / 11121. 工具性和技艺人 / 11722. 交换市场 / 12123. 世界的恒久性及艺术品 / 127第五章 行动 / 13724. 行动者在言行中的彰显 / 13825. 关系网和被实现的故事 / 14226. 人类事务的脆弱性 / 14727. 希腊的解救之道 / 15128. 权力与显现空间 / 15629. 技艺人与显现空间 / 16330. 劳工运动 / 16631. 制造对行动的传统替代 / 17132. 行动的过程性质 / 17933. 不可逆性和宽恕的力量 / 18334. 不可预见性和承诺的权力 / 189第六章 积极生活与现代 / 19835. 世界异化 / 19836. 阿基米德点的发现 / 20537. 普遍科学对自然科学 / 21338. 笛卡尔式怀疑的兴起 / 21739. 内省和共同感的丧失 / 22140. 思想和现代世界观 / 22541. 沉思与行动的倒转 / 22842. 积极生活内的倒转和技艺人的胜利 / 23243. 技艺人的失败和幸福原则 / 24044. 生命作为至善 / 24645. 劳动动物的胜利 / 251致谢 / 263索引 / 265重订后记 / 303

封面

人的境况

书名:人的境况

作者:汉娜.阿伦特

页数:305

定价:¥68.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208143180

PDF电子书大小:6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