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评注插图本)

节选

[

两种互相矛盾的记载

译注:关于溥仪要逃出紫禁城一事,《我的前半生》也有提到,但奇怪得很,溥仪说他这个计划还是庄士敦替他想的,而庄士敦在书中则说事前他完全不知道,还是某公使夫人通知他,说某公使有病,因有紧要事要和他商量,庄士敦才在某公使口中知道。这和溥仪所说的大相矛盾。现在摘录溥仪所记的于此,以供读者参考:

我们的第二步计划,是秘密逃出紫禁城。只要我自己出了城,进到外国公使馆,就算木已成舟,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民国当局,就全没有办法了,这是几年来民国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的庄士敦师傅给我想出了更具体的办法,他叫我先和公使团的首席公使荷兰的欧登科联络好,好使他事先有所准备。庄师傅给我出这个主意已是民国十二年的二月了。九个月前,他曾反对我出洋,认为时机不好。(译注:庄士敦从未反对溥仪出洋,他所反对的是以英国公使馆来庇护溥仪,弄他出洋而已。)现在他何以认为时机已经到来,以及他和东交民巷的公使们如何商量的,我一点都不知道。我从他的指点上获得了很大的信心。这就很够我满足的了。我先请他代往公使那里通个消息,然后我亲自给欧登科公使直接通了电话,为了把事情办得稳妥,我又派溥杰亲自到荷兰公使馆去了一趟。结果一切都是满意的。欧登科在电话里答应了我,并亲自和溥杰约定好,虽然他不能把汽车一直开进宫里,但将在神武门外等我,只要我能溜出这个大门,他全可以负责。当下我们把出宫后的具体日期钟点都规定好了。到了2月25日这天,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神武门了。紫禁城里的情形是这样,我身边有一群随身太监,各宫门有各宫门的太监,宫廷外围是护军的各岗哨,神武门外,还有由民国步兵统领指挥的“内城守卫队”巡逻守卫,我认为,□重要的是身边和宫门太监,只要这几关打通,问题就不大了。我想的实在太简单了,我打通太监的办法,也不过是花点钱而已。拿到钱的太监欢天喜地谢了恩,我就认为万事俱备,谁知在预定时间前一小时,不知是哪个收了钱的太监报知了内务府。我还没走出养心殿,就听说王爷传下令来,叫各宫门一律断绝出入,紫禁城全部进入戒严状态。我和溥杰一听这消息,坐在养心殿里全傻了眼。过了不大工夫,我父亲气急败坏地来了:“听听听听说皇上,要要要走……”看他这副狼狈的样子,做错事的倒好像是他,我忍不住笑起来了。“没有那么回事。”我止住了笑说。“这可不好,这可怎么好……”“没那回事!”我父亲疑心地瞅瞅溥杰,溥杰吓低下了头。“没有那事儿!”我还这样说。父亲嘟嘟囔囔说了几句,然后领走了我的“同谋犯”。他们走了,我把御前太监叫来追问,是谁说出去的。我非要把泄底的打个半死不可。可是我没办法问出这件事,又不能叫敬事房去查,只好一个人生闷气。……第二天见了庄士敦,我向他发了一顿牢骚。他安慰了我几句,说不如暂时不去想这些,还是现实一些,先把紫禁城整顿整顿。……我那时万想不到,后来他在那本书里写到这次逃亡时,竟然把自己说成了毫无干系,而且还是个反对者。

溥仪所说如此,庄士敦所说的又如彼,难道庄士敦在这事件发生后十年写此书时记忆发生了问题,抑或溥仪在三十五年后写《我的前半生》时的记忆坏了。我们如果要找证据,□好是庄士敦仍然藏有欧登科写给他的那封信,或欧登科也著有“回忆录”或自传那一类的书。又,溥仪口述潘际垌笔记的那部《末代皇帝秘闻》说:

溥仪毫无保留地向我承认,在1924年冯玉祥将军逼宫前两三年光景,他已经做过两次逃出紫禁城且到外国乘机观变的尝试,失败了的尝试。□□次留学英国的计划虽然遇到了打击,但是溥仪并没有死心。他曾经和他的同母弟弟溥杰(后来有“杰二爷”之称的人物)商议,打算两个人秘密逃出紫禁城。然后依靠当时驻北京的外国使馆帮助,再到英国留学。溥仪说,英文老师庄士敦同意了之后,我(译注:应作“他”才是)就托他想办法。庄士敦说去托北京外国首席公使——荷兰公使欧登科。于是溥杰亲自打电话给这位公使提出请求,答复是派汽车来接。杰二爷登门提出请求,也答应了。毛病出在汽车身上。公使馆派来的汽车只能停在紫禁城外。城里有“护军”,也就是宫里的警察,在各处布岗。这些护军归内务府大臣管辖,而溥杰的父亲却有支配内务府大臣以下的大权。所以溥仪要想收拾细软堂而皇之地走出皇宫,当然会遭遇到极大的困难,为了自私和眼前的利益,早已表示反对他出洋留学的了。溥仪在失败之后,又和溥杰商议从皇宫西北角的一个小门里私奔出来,这小门后来给我找到了,是在故宫北部延晖阁的西侧。但是,这次私奔又因为泄密而流产。在他准备行李、分钱给近身的太监的时候,不料走漏了风声。结果是载沣下令,严闭宫中各门,一时竟然断绝了出入。

]

相关资料

[

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仪

就全书“戏肉”,夹叙夹议,精彩非凡;查证引据,颇具功夫,令人佩服。——□□

译注简直可以独立当成一篇篇短小的随笔来读。我相信这是任何一种紫禁城的黄昏的中译本所无可比拟的——藏书家姜德明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庄士敦关于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的回忆录,记录了清朝很后日子的历史和传闻。1919年-1924年,庄士敦是出入紫城的溥仪的英文老师。本书描述了在那段特殊岁月里,处于人生很好时期的庄士敦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在紫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译者高伯雨对书中的历史人物生平和提到的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娓娓道来,并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

]

作者简介

[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

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898年被派往中国。1919年被聘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后,不再担任该职。著有《儒学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高伯雨(1906—1992)

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抗战期间回港,为多家报社写专栏,并创办《大华》杂志。集结出版的作品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译注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紫禁城的黄昏》。

]

目录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
1919—1924 年的紫禁城
毓庆宫的几位师傅
黄昏中的清廷
清王朝的吸血鬼——内务府
乳臭未干的龙
复辟派的希望与梦想
紫禁城内的几件轰动性事件
心惊胆战的一群小朝廷人物
溥仪不屑做空头皇帝的经过
紫禁城里究竟有多少无价之宝?
龙凤之喜
溥仪计划逃出紫禁城
溥仪出逃密谋的幕后导演
从建福宫失火到遣散太监
□□个汉人“内务府大臣”
溥仪捐巨款赈灾的原因
两朝末路王孙碰头的悲喜剧
我荣任管理颐和园办事大臣
囚禁光绪的玉澜堂面貌
冯玉祥逼宫前夕的紫禁城
冯玉祥逼宫的一幕
“关门皇帝”变为“溥仪先生”
逼宫的人们骂我是“坏蛋”
张作霖冯玉祥为清宫宝物失和
溥仪由北府逃往日领馆经过
洋文老师的一片“孤忠”
历尽艰辛逊帝归故乡

封面

紫禁城的黄昏(评注插图本)

书名:紫禁城的黄昏(评注插图本)

作者:英 庄士敦Reginald F. Joh

页数:317

定价:¥69.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208158122

PDF电子书大小:8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