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

相关资料

[

中共固然不如苏共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就领袖魅力而言,赫鲁晓夫则完全不能同*相比。至少在中共眼中,斯大林倒下了,站起来的应该是*!从历史过程来看,导致中苏同盟*终破裂的种子大概埋藏在这里。
  ——中共对苏共二十大的反应
  
  对于发动反右运动的策略,*不承认是阴谋,而说是阳谋。他这样做,不仅是要在知识分子面前掩盖他言而无信的政治权术,更主要的是为了在国内外的共产党面前掩盖他对中国社会和局势的判断“失误”。正因为如此,他在5月中旬后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反右运动中,其热情和关注程度,比发动整风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亲自策划“引蛇出洞”
  
  在*看来,民主从来就不是一种制度,无论“大民主”还是“小民主”,都不过是阶级斗争和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而所谓“大民主”是对付阶级敌人的,斗蒋介石、斗地主阶级、土地改革都是“大民主”,私营工商业改造也是“大民主”。不过,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也可以“借用”这种讲法,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大民主”,目的是“用来对付官僚主义者”。在这个意义上,*说赞成“大民主”,甚至指出,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还要加上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游行。
  ——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不同声音
  
  1957年5月中旬发现民主党派的言论有“危险企图”和“错误倾向”后,*本来可以采取一种怀柔的应付办法,但这不符合*那自信自傲的秉性——他从来不会在压力面前低头示弱。所以*决心继续鼓励鸣放,甚至“引蛇出洞”。他就是要看一看,经过近八年的宣传、教育和改造,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面对小小的风浪,究竟是继续跟着共产党走,还是会被这几个社会名流引入歧途;就是要向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怀疑论者证明,他所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英明正确。然而,“引蛇出洞”后二十多天的风云变幻令他十分失望,由失望转而愤怒,*决心结束党内整风,而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右运动。
  ——中共中央决心全面开展反右运动
  
  从*在苏共二十大后的一系列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苏共批判个人崇拜的心情是双重的:他所反对的是对斯大林的崇拜,而不是对中共领袖的崇拜,欢迎的是苏联党批判个人崇拜,而不是中国党也批判个人崇拜。说到底,*认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还是需要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的。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的基础上,中共八大关于发扬党内民主和加强集体领导的制度规定便大大打了折扣。
  ——中共对反“个人崇拜”的态度
  
  
  苏共二十大所面临的局面是,长期以来的残酷镇压手段和疯狂造神运动已经使斯大林成为真理和理想的化身,如果不解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任何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都会遇到重重阻力,更不用说要改变斯大林体制和模式了。但正因为个人崇拜的病毒已经渗透到苏联社会的骨髓和细胞,所以任何细小的手术都必须谨慎从事,否则就会引起整个功能紊乱。这种混乱的局面,加上舆论压力和党内本来就存在的意见分歧,苏共在召开二十大后不久便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方针,放慢甚至停止了解冻的步伐。
  ——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

]

本书特色

[

  为什么1956年的希望和期待会转变成1957年的失望和消沉;
  为什么中共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到1957年却反其道而行之;
  为什么*已经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到头来还要重蹈斯大林的覆辙,为什么中共一代精英百般思索却做出了如此选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波兰、匈牙利危机中,中国充当了什么角色?
  本书试图利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献史料,描述这一历史过程。

]

内容简介

[

  1956年,中共八大刚刚过去一个月,暴风雨就来了——东欧爆发了令人震惊的“波匈事件”,紧接着的1957年,中国迎来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反右派”运动……中共八大为什么不提“*思想”
  苏共二十大的路线以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实质是什么
  **初对批判斯大林抱有什么样的心态
  冒进与反冒进,*和周恩来的*后一次正面冲突

]

作者简介

[

  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前半生,档案砸掉了沈志华的饭碗;后半生,档案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人生中的大悲与大喜都与档案密不可分。
  主要著作有: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1994年)
  《朝鲜战争揭秘》(1995年)
  《*、斯大林与韩战》(1998年)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1999年)
  《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2000年)
  《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2002年)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前半生,档案砸掉了沈志华的饭碗;后半生,档案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人生中的大悲与大喜都与档案密不可分。
  主要著作有: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1994年)
  《朝鲜战争揭秘》(1995年)
  《*、斯大林与韩战》(1998年)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1999年)
  《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2000年)
  《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2002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2003年)
  《*、斯大林与朝鲜战争》(2007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2009年) 

]

目录

序言:转折还是选择——如何估计1956-1957年的中国
**章 知识分子会议:中共的认识和政策调整中共对知识分子地位的再认识动员全党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政策调整知识分子的双重反应和精神诉求第二章 非斯大林化:苏共二十大及中共的反应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非斯大林化现象的由来中共对苏共二十大的反应第三章 反冒进:中共关于经济建设方针争论毛泽东主张反“右倾保守”周恩来提出反“急躁冒进”中央决定改变经济建设方针来自莫斯科的意见支持周恩来反冒进在中共全会的集中表现
第四章 中共八大:为什么不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本人提出和赞同的建议来自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的压力中共对反“个人崇拜”的态度
第五章 “波匈事件”:中国的反应及态度转变苏联要求中共协助处理东欧问题中共对波兰危机的看法和立场毛泽东在匈牙利事件中的作用第六章 周恩来穿梭外交:中国开始介入东欧事务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动乱的余波周恩来三国之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第七章 人民内部矛盾:中共对东欧危机的思考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不同声音“波匈事件”和斯大林问题再讨论中国社会的反应和“少数人闹事”中共采取的各种让步和安抚措施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注意思想动向第八章 “开门整风”:毛泽东决心整顿共产党毛泽东着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整风动员引起两种根本对立的反应刘少奇与毛泽东的不同关注毛泽东决定提前进行“开门整风”第九章 莫斯科会议:走到顶点的中苏同盟关系毛泽东主张开会解决问题中共为开好会议所做的努力毛泽东在莫斯科“指点江山”
后记附录一 征引和参考文献附录二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封面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

书名: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

作者:沈志华

页数:434

定价:¥78.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218084817

PDF电子书大小:7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