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

节选

[

**部分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
  **章 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形而上学做出了全新的诠证,通过这个诠证,康德表明,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如果可能,那么它的关切已经从存在本身(物自身)转向经验现象条件的批判。所谓近代哲学的转向只有到康德的批判哲学才真正完成,因为它彻底放弃了古希腊传统形而上学的关切,将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整合为一体,使形而上学受到人类认识的约束。在这个基础上,康德诠证,道德法则也需要一种形而上学来提供先天的原则,而这样一种形而上学就是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仍然是批判的,它不仅是通过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而达到的,并且也受这个批判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纯粹理性批判的限制。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肯定性的作用在康德哲学内仅限于其哲学的两大领域,即自然和自由,或者换言之,批判的形而上学只有在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有其根据并得到证明。这一思想前后一致地贯彻在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判断力批判》的整个康德哲学之中。向来的康德研究虽然重视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基本上局限于理论哲学的范围,对道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也独立于理论哲学,而从宏观的角度将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且肯定其积极的现代意义,则尚付之阙如。
正像康德哲学中的其他基本概念一样,批判的形而上学也有多层意义,遑论科学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原本就生效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而这里之所以说“多层”,乃是旨在表明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这些不同意义属于同一个基本学说的不同层面,因而是内在一致的。于是,本文的任务首先是分析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学说的几个层面,其次检视和梳理它们在康德哲学里面与科学和道德,以及与批判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的关系,*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诠证批判的形而上学内在一致的基本意义,并进而探讨这种形而上学所开启的现代意义。
  康德将自己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称为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而与之相对照的,亦即康德所要取代的形而上学乃是一种独断的,因而是非批判的形而上学。①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理性,如果理性的运用仅仅限于经验,那么理性就有其适当的效用。但是,理性的倾向和性质是要追求更高的条件,也就是要求更高的统一性,而这种事业在理性本身又始终是难以完成的。独断的形而上学及其所有问题的渊源皆在于此。理性“因此就陷入含糊和矛盾之中,就此它固然能够推测,它必定在某处是在一些藏而不显的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它不能发现它们,因为它据以进行的原则已经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不再承认任何经验的检验。这些无尽冲突的战场就是形而上学”②。诚然,在《纯粹理性批判》**版序言中的这句话点出了独断的形而上学的致命问题,却具有描述的特点,因为所谓独断的形而上学在批判哲学中是必须通过规定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经验可能性条件而得到明确的规定的。就先天感性原理和知性原理两者而论,对规定理性的超验的运用因而确定某种形而上学乃属独断的这一点而言,前者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验感性论不仅奠定了经验知识的基础,也确定了经验知识的范围,而且划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界限。所以,当康德在《先验辩证法论》中分析各种先验的幻相时,要时时回征《先验感性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康德并不用“独断的形而上学”一词来统称以任的一般哲学,而基本上是指合理的(理性的)心理学、合理的(理性的)宇宙论和合理的(理性的)神学,一方面固然在于沿循传统的规定和沃尔夫既有的体系,而另一方面乃在于强调形而上学的本意,这就是寻求某种*终的根据和*终的原则。在康德看来,独断的形而上学无论为思想、为现象还是为一切可以思想的对象提供的那种绝对统一性,都是连自身的根据都成问题的幻相。与此相对,如果一种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它不但应当胜任诠证这种*终的确定性和*终原则的*终统一性的工作,而且自身也必须是有根据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因为在现代哲学的观点之下,康德的形而上学其实像旧形而上学一样,也同时负起既要为一般经验现象证明其*终原则又要为自己的基础做出证明这样一种必定导致诡局的任务。康德为此必须另辟蹊径。
康德的方法就是众所周知的哥白尼革命。这样一个转向我们可以称之为元方法,它实际上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原则。在它之下,别无其他方法为其支撑,而康德批判哲学的其他一切方法都是在这个原则之上才是有效的。康德在讨论了数学、物理学之成为可靠的科学的方法之后说,“因此,让我们尝试一下,通过一个假定我们是否会在形而上学问题上有所深入,这个假定就是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而这会较好地切合所要求的关于对象的先天认识的可能性,而先天认识就在对象被给予之前就对象建立起某种东西。这正是与哥白尼的原初思想相似的”①。在康德看来,“这个实验一如我们所愿地成功了,它允诺形而上学在其**部分得到科学的可靠进途,在那里它关涉先天的概念,而与它们相符合的相应的对象能够在经验中被给予他们”②。由此可见,科学的形而上学是以哥白尼革命为前提的,而形而上学本身也由此而发生了一场革命;但是这个方法对手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即关于心灵、世界和上帝认识的部分同时就是一个否定,因为这种对象无法在经验中被给予,而先天的概念仅仅与现象相关,这后一部分内容就涉及康德哲学的批判层面,所以科学的形而上学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批判的形而上学。④
由此,我们得到了批判而科学的形而上学在康德哲学中的**层意思,它关涉经验知识或科学知识中一切先天的东西的基本原理。对这一点康德在第二版序言里面做了非常清楚的表述:“这个批判是一部方法论,而不是科学本身的一个体系;但是它同时也规划了这门科学的整个纲要,既顾及这门科学的界限,亦顾及其整个的内在构造。因为纯粹思辨理性具有自身的特殊之处,即它根据它选择自己的思想对象的种种不同方式来衡量其自身的能力,并且又一一点清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多种方式,从而能够和应当规划出形而上学体系的整个蓝图;因为,**点所关涉的乃是,在先天的知识之中,除了思维的主体取自自身的东西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赋予客体,而第二点所涉及的乃是,就认识的诸多原理而论,纯粹思辨理性是一个完全分立自存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里面,犹如在一个有机体里面,每一个部分都为着所有其他部分而其他所有部分也都为着这一部分而存在,并且没有哪一条原理能够在一种关系中得到确定的措置,除非它同时在与整个纯粹理性的运用的彻底关系之中得到检视。但是对此形而上学却具有其他不得不应付客体的理性科学无法分有的少见的运气(因为逻辑学只从事处理一般思维的形式),即当形而上学通过这个批判被带入科学的可靠道路时,它就能够完全包罗属于它的知识的整个领域,并且完成它的工作,而对后代来说,作为一个无须任何增益的主机(Hauptstuhl),置之于应用,因为它只需应付诸多原理和它们应用的限制,而后者是由那些原理自身规定了的。因此,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也是注定要达到这种完全性的,而对此必定能够说:若事尚余可为者,不可视之为成就者。”②
在《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在提出四个著名的问题时,也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康德在这本由他人整理而成的讲义中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终目的的一切知识和理性使用的科学;如下四个问题是在哲学领域中提出来的:
(1)我知道什么?
(2)我应当做什么?
(3)我可以期待什么?
(4)人是什么?
康德解释说:“形而上学回答**个问题,伦理学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①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当康德将“我知道什么?”归结为形而上学问题,那么这里所涉及的就是广义的认识论,恰恰就是其理论哲学所包含的内容。至于这里所谓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将在后文讨论。
在康德的理论哲学中,作为批判而科学的形而上学主要是通过回答康德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且论证其可能的先天条件而实现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分别是,“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而“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其实与前两个不在一个层次上,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才是对这个问题的诠证。下面让我们来检视康德答案的核心思想。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时间和空间分别得到形而上学的诠释和先验的诠释;而在《先验分析论》中,范畴分别得到形而上学的演绎和先验的演绎。形而上学在这里是用来分别规定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诠释和范畴演绎的性质的。就空间和时间而论,形而上学的诠释是要说明空间和时间的先天性质,通过这种诠释,作为先天感性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就被证明是感性论的普遍而必然的原理。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撰写的康德研究论文的汇集。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研究康德的理论哲学,主要探讨康德的形而上学的特征,研究康德哲学的方法论、意识理论及其与笛卡尔哲学、胡塞尔意识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康德的实践哲学,重点在于探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概念、康德的法哲学体系及其基本概念,分析康德的国际正义理论,讨论康德实践哲学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康德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

]

作者简介

[

韩水法,浙江余杭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政治哲学。著有《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康德传》、《韦伯》,译有《实践理性批判》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

目录

序**部分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 **章 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 第二章 主体问题分析——笛卡儿与康德之比较 第三章 康德、胡塞尔意识研究的比较分析 一 基本问题 二 意识和诠证意识的方法 三 意识结构 第四章 哲学的而非文化的主体际性问题 第五章 反思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位置第二部分 实践理性与自由 第六章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一《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二 实践理性与自由的实在性 三 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四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 五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第七章 康德的法哲学 一 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 康德的实践哲学 三 康德法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四 康德法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康德法哲学中的公民概念 第九章 权利的公共性与世界正义——康德世界公民主义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 理性的启蒙或批判的心态:康德与福柯 第十一章 启蒙:理性与理性主义 第十二章 康德与当代自由主义 第十三章 理性、权利与历史第三部分 余论 第十四章 《判断力批判》与现代美学十二问 第十五章 《实践理性批判》译后记 第十六章 一段译文的分析后记

封面

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

书名: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

作者:韩水法著

页数:292

定价:¥32.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301151839

PDF电子书大小:15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