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2008/5)

节选

[

nbsp;   序
    由于研究难度及进入成本的高昂,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
科自它孕育产生约一个世纪以来,始终没有成为经济学的显
学。虽经几代学人筚路蓝缕,艰辛开拓,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至今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发展。其
中,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薄弱,基本上处于研
究的空白地带。我们认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
展与创新,既要有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新突破,也要有研
究领域的平衡发展,大力开展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是新世
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同仁所肩负的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重
任。
    民国经济思想史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系统的深入研究?我
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分期没有给
“民国经济思想史”以明确、独立的定位。因为中国经济思想
史学术界长期以研究古代为重点,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
究大都只到1919年,对1919~1949年经济思想史的内容不太
涉及,1949年以后的内容又属于新中国经济思想史,所以使
得民国经济思想史被人为的割裂开来,没有获得独立的位置。
第二,因为长期以来“极左”思想对学术的干扰,学者们将
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视为学术禁区,不敢轻易涉足。第三,
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本身的难度也是造成其研究不足的重要原
因。因为当时西方的各种经济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出版业相当
繁荣,大量经济学论著问世,令人眼花缭乱,需要花费大量时
间和精力进行搜集、甄别、整理和提炼,这对一般研究者来说
颇有难度。
    当然,在近一个世纪中,学术界也有部分论著涉及民国经
济思想史的研究,但总体看来,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始终没
有获得独立的位置,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是片断的、零散的,亟
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民国经济思想史只是极
其短暂的篇章;而且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思想的内容主要是转述
国外流行的经济理论,少有中国人自己的创见。那么,民国经
济思想史是否不值得研究和整理?民国经济思想史在中国经济
思想史中的地位是否无足轻重呢?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民国经济思想史开辟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新时代。
中国经济思想在17世纪以前取得了辉煌成就,自17世纪开始
西方各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了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人类经济思
想划时代的革命。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体制,也没有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思想。大体肇始于
清末,初步完善于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理论,虽然不
是内生的,而是由外部注入,主要是靠引进西方流行的经济理
论而形成的,但这些经济思想却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划时代的
革命,标志着中国经济思想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其次,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家们在引入西方市场经济理
论的过程中,不少人非常注意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并非
仅仅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如马寅初先生在《财政学与中国
财政——理论与现实)一书中对于当时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
济理论即做了辨析,从9个方面阐述了凯恩斯学说不适用于中
国的道理。李权时等学者也明确主张要写“国货教科书”。这
些经济学者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做了初步探索,
对于中国当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还有一批远涉重洋留学欧美的留学生艰难求索,
取得了跻身世界经济学学术之林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如张培刚
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了
哈佛该年度的威尔士*佳论文奖并被列入哈佛经济丛书出版。
该书于1951年被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曾被美国和拉
丁美洲的一些大学列为教材,被国际上视为发展经济学的首创
著作。蒋硕杰194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
目为《景气循环和边际利润的波动),他在20世纪40年代在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特别是
他的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论述被西方经济学名家所征引。费孝
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中国
农民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迄20世纪80年代该书英文
版已重印三次,被许多大学列为必读参考书,被英国学者称为
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在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
*高奖——赫胥黎奖章。杨汝梅192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
得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是《无形资产论》,该论文对当时西方
学术界尚无定论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受到西方
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民国经济思想虽然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思想相比,
从整体上显得落后,但当时的学者们并非亦步亦趋地学习西方
经济理论,而是试图有所创新。而且有些创新至今看来也并不
过时,甚至我们今天对有些问题的研究也未必超出了20世纪
30年代学者们的水平。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当代许多研究市
场经济理论的学者对于中国经济思想的源流并不十分情楚,他
们的论著不断“重新发现”着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界早已充
分讨论的问题。
    再次,民国经济思想史与民国市场经济史关系紧密,不深
入研究民国经济思想史就不能很好地研究民国市场经济史。
民国时期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是一种典型的移植性变
迁。它是在学习、借鉴西方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将西方先进
制度移植、引进到中国来的。在移植过程中,由于中西经济
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移植主体对移植客体常常
发生“排异”反映,西方先进制度往往不能有效发挥其效
能。民国时期为了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理论界在
充分借鉴西方近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当时的
实际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比较系统的研究。从一
定意义上说,民国经济思想史是解剖民国经济史的重要工
具。民国经济思想史学界探讨民国经济问题的成败得失对当
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
的借鉴意义。
    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一项浩繁的学术工程。以一己之
力,兼通中外古今,又对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概念、学说、渊
源、流派等作出系统深入研究,的确难乎其难。本丛书汇集了
近几年在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博
士学位的青年才俊和长期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教学和研究
的学者。他们对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功力各有高下,领悟各
有长短,但作为学术开端,又各有其特色与意义。本丛书与其
说是为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填补学术空白,毋宁说是探索途
径,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展现一片广阔的学术领域,以期引
起学界同仁的重视,共同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不断向新的
学术广度和高度拓展与推进。
严清华邹进文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的财政
ti.b\想
**节财税制度特点与财政思想概观
  一、财税制度特点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
府。1928年东北“易帜”,北洋军阀政权宣告结束,全国各省
在名义上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之下。从1927年至1937年7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0年间,中国财政进入了一个新的嬗变
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
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其政权所必需的经济
支柱。在财政税收方面,采取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
按照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税收理论,改革旧制,着手新的
财税制度的建设,推进财税体制的近代化。1928年和1934
年,南京国民政府分别召开了**次和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
讨论并制定财政改革方案。在两次财政会议以后,先后采取了
划分国地收支、建立预算制度、收回关盐两税主权、修订海关
税则、逐步改革盐制与盐税、裁废厘金、创立新税、废除苛
杂、建立地方税体系、进行币制改革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措施。
至1936年,在税制方面,已初步建立起以关税、盐税、统税
为主体的国家税系统和以田赋、营业税、契税为主体的地方税
系统。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在改善财政状况上确实是比较成功的。
北洋政府1925年曾在预算草案中列岁需3.1亿元,而历年实
收不过数百万元。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成立,经一年
努力,岁人即达3.3亿元,以后逐年增加,1936~1937年度
达8.7亿元。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绝大部分是由增加
税收所致,并主要由关税、盐税、统税组成。如在关税方面,
我国自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后,协定关税税率值百抽五,
实则不过3%~4%,成为世界上*低的进口税率。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与美、英、法等11国订立关税新约,
制定了一个由5%至27.5%的七级税则,于1929年2月实行。
以后这个税则又多次修改,不断提高税率。关税自主带来了关
税收入的猛增,1924~1928年平均每年关税收入是1.1亿元,
到1931年增为3.88亿元。再如在盐税方面,南京国民政府通’
过改革传统的引岸制度,实行自由贸易、严禁私贩及提高税率
等措施,使盐税收人大大增加,1929年盐税收入为3000万
元,1930年增为1.22亿元,以后逐年增长,1937年为1.97
亿元。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时
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财政专家也给予很高评价,如美国顾问杨格
(Arthur N.Young)于1971年发表的《中国建设之努力
(1927-1937)》一书认为,国民党“在现代化和发展方面的作
为自然只能是星星点点的”,但他们“作出非凡的财政变革,
要想找到比这更动人的例子是困难的”。①
    这期间国民政府在财税制度方面主要在以下领域作出了调
整。
    **,国地收支的重新划分。
    如前所述,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权改革肇始于清末。民国
建立以后,北洋政府对于划分国地收支,非常关注,惟以政局
纷扰,军阀混战,地方财政未能纳入正轨。国民政府成立后,
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特别注重国地收支系统的重构。1927~
1937年间国民政府曾三次制定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
结构。

]

作者简介

[

p>作者简介
邹进文,1965年1月出生于湖南益阳,经济学博士、博士
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在《中国经济史
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学动态》以及日
本的《中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要
学术著作

]

封面

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2008/5)

书名: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2008/5)

作者:邹进文

页数:371

定价:¥25.0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30

ISBN:9787307061538

PDF电子书大小:9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