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开森在华五十六年

本书特色

[

福开森是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华工作、生活时间超过五十年的外国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代,并以传教士教育家、政府顾问、社会活动家和中国艺术文化研究者的身份,在清末新政、北洋政府外交、近代高等教育创办发展和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书按照福开森来华后,在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地工作、生活的时间顺序来写,分为“南京十年”“上海岁月”和“北京生活”三卷,以参与南京汇文书院暨金陵大学、南洋公学暨交通大学的创办、发展为中心,并对福开森在北京工作、 生活的三十年,以及1943年返回美国以后的情况有所叙述。 全书以中英文原始档案、信件等*手材料为主要依据,资料新颖丰富,考证细致深入。

]

内容简介

[

全书大量使用中英文原始档案、信件等*手材料,资料丰富,考证深入,讨论透彻,很多问题为*次提出讨论,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反映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生、发展研究和福开森研究的新水平。

]

作者简介

[

郭锋: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隋唐史、中国高等教育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马里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马堡大学访问学者。著有《杜佑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等专著多部,参与撰写《服务型政府教育类产品提供和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和影响》《教育社会学(第九版)》等合著译著多部,发表《唐代道制的改革发展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论赠地学院发展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思考》等论文六十余篇。

]

目录

**卷  南京十年
**章 从波士顿到南京:大洋彼岸新青年
一、读书波士顿
二、年轻的美以美会传教士
三、从旧金山到上海
四、镇江学汉语
第二章 参与创办南京汇文书院
一、安家估衣廊
二、办“学院”还是办“大学”
三、建设新校园
四、学科、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六、培养“两个服务”人才
七、“办一所基督教影响下的好学校”
第三章 服务传教事业
一、出任华中分会财务主管
二、当选中国教育会专门委员会委员
三、担任《教务杂志》教育专栏编辑
第四章 初涉清末新政,初识中国艺术文化
一、初涉清末新政:与曾国荃、刘坤一、 张之洞的交往
二、初识中国艺术文化:与缪荃孙的交往

第二卷  上海岁月
第五章 参与创办南洋公学
一、受聘为南洋公学监院
二、选校址,建校舍
三、订定功课,推荐教习
四、落实规章,从严管理,改善学习环境
五、“碍难续聘”有原因
第六章 服务清末新政
一、福开森路:在上海租界扩展中的作用
二、助力促成东南互保
三、出任铁路总公司参赞
第七章 继续关注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投入亚洲文会工作
一、参加中国教育会第四次年会,参与清政府 应对处理“苏报案”
二、参加中国教育会第五次年会,在《亚洲文会会刊》做编辑
三、参加中国教育会第六次年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三卷  北京生活
第八章 心系“南洋”,助力建设“东方的MIT”
一、参加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二十周年校庆以及前后经历
二、为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穿针引线,参与处理交通大学上海学校“董事会风波”
三、帮助捐建工业馆,争取庚款资助创设工业研究所
四、支持筹建经济科学馆和命名“福开森体育场”
五、捐赠字画与参加交通大学四十周年校庆活动
六、设立福开森夫人纪念奖学金与帮助交通大学应对日本占领危机
第九章 情钟“汇文”,为金陵大学发展做贡献
一、关注南京汇文书院发展
二、参加新大学建设
三、促成与波士顿大学合作建立商业专科
四、参加四十周年校庆活动,为进一步明确 办学方向建言献策
五、捐赠文物给金陵大学,助力中国文化艺术研究
六、在金陵大学西迁问题上的态度立场
第十章 奔波的晚年
一、软禁喜鹊胡同3号的日子
二、以日美交换侨民战俘身份返回美国
三、奔走于美、加之间,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而呼吁
第十一章 “我有我的机遇”(代结语)

附录 福开森教育类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三)报刊文献
(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网络文献简称对照
后 记

封面

福开森在华五十六年

书名:福开森在华五十六年

作者:郭锋

页数:未知

定价:¥155.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01

ISBN:9787313210579

PDF电子书大小:12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