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学论稿

节选

[

曲文学论稿》序
    颜长珂同志将他在“文革”后的部分研究成果结集《戏曲文学论稿》
出版,我谨以此文表示祝贺。
    1951年起,我曾与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戏剧文学专业毕业的颜长珂
同在一个单位工作,那时我们都是二十上下的青年。五十多年过去了,
我的工作单位几经变化,专业上也无所建树,而长珂却一以贯之地从事
戏曲研究工作,在戏曲文学、戏曲史、戏曲理论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
就,成为实至名归的戏曲理论专家。
    长珂说,在戏曲学校(沈阳和北京)工作的五年,是他进修戏曲知
识的重要阶段。这也是我同他共事的五年。他聪颖,好学,有才华,文
笔也好,是那时同事中的佼佼者。起初,他并不真正了解戏曲,更谈不
上热爱戏曲,甚至对戏曲还有某些隔阂。戏曲学校集中了一批艺术造诣
很高的京剧名家。他经常同这些老教师交谈,观摩他们的教学和学生的
实习演出,还参加其他一些专业活动,在那弦歌之声不绝的环境中耳濡
目染,逐渐了解和喜欢了戏曲,为他后来从事戏曲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建国初期,青年人的个人理想总是同革命的大
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无所谓属于个人的事业追求。长珂说得好:
“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特点是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需要什么就学什
么。个人的目的、方向不可能很清晰、很明确。草鞋没样,越打越像。”
长珂的戏曲研究工作始于组织上分配的任务,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把一
个时称“新文艺工作者”的青年打造成有突出成就的戏曲理论专家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加强戏曲理论建设的任务主要由中国戏曲研
究院承担。在张庚、郭汉城两位前辈主持下,调动全院戏曲史论研究力
量,编写《中国戏曲通史》。这是一部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介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历史,探索戏曲发展规律的
戏曲史专著。作为基础理论建设科研项目的这部专著,1980年出版以来.
又经过一次修订重印和一次再版,长珂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1980
年的**版,长珂主要撰写有关评介元清两代作家作品的章节;十年后
修订时是集体参加而由长珂执笔;二十年后(2006年)再版时,当年参
加编写的同志都已先后退休,有的还离开人世,在沈达人、龚和德两位
兄长的参与下,由长珂完成了全书的修订工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版的这部《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三卷)被中国出版集团选入荟萃20
世纪文化经典标志性出版工程的《中国文库》第三辑。2007年11月6
日,我出席《中国文库》第三辑出版座谈会翻阅入选书目时,不由得想
起已故的张庚前辈,想起健在的郭汉城主编和其他参与编写的同志,想
起长珂对中国戏曲史论学科建设的贡献。
    长珂的另一重要学术实践,是参加国家大型出版工程《中国大百科
全书》**版《戏曲》卷和第二版戏曲学科的编纂。参加《中国大百科
全书》编纂工作的都是我国各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1983年出版的《戏曲》卷编辑委员会由张庚任主编,长珂作为中青年学
术骨干出任戏曲文学分支副主编(主编郭汉城)。经我粗略考察对比。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与《中国戏曲通史》有着一定的连续
性,不仅主要编写人员有衔接,内容上也是相关联的。长珂在张庚、郭
汉城指导下,负责编审元代、清代戏曲文学条目,撰写高明《琵琶记》
等重点条目。计划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各学科
专家修订编纂后按字顺统编,由长珂接替前辈担任戏曲学科主编。诚然,
《大百科》第二版是在**版基础上修订的,但也体现了对原版不足之处
的改进和知识的更新,戏曲学科一二版主编的变更,不能不说是人才成
长和学科建设的某种历史性跨越。
    长珂的学术实践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十年来戏曲史论“两门
抱”,理论与实际结合,成果丰厚,撰写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1988年中
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戏曲剧作艺术谈》,可以称之为戏曲编剧古今谈,
是探知戏曲文学殿堂的入门书。199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文
化》,则是中国戏曲史简明通俗本,对宋、元、明、清戏曲文学发展衍变
以及主要作家作品均有深入浅出的剖析,为学习中国戏曲史者所必读。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拟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京剧百科全书》,长珂
作为编委会副主任和京剧文学分卷主编,撰写了京剧文学和其他有关条
目.是学习戏曲知识的又一基本读物。由长珂主编的《戏曲研究》丛刊,
理论联系实际,纵论古今,二十年来发表千余篇文章,不少篇章影响广
泛,成为学界公认的高品位学术刊物。
    体现长珂学术研究另一重要成果的,应该是这部在“文革”后写成
的《戏曲文学论稿》了。我看了其中的几篇。各篇都写得深入浅出,大
雅若俗。《难登大雅之堂——戏曲文学的历史回顾》、《悲欣交集——(中
国十大悲喜剧集)前言》、《元杂剧中的吏员形象》,记述了数百年戏曲文
学的发展历程,剧作者与“梨园院体”关系之演变,*有代表性戏曲文
学作品的成因及其影响等。《京剧文学简论》(为《中国京剧百科全书》
所作)和《戏曲文学的艺术特征》(为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所写论
文)是全面、科学论述京剧(戏曲)艺术及其美学特征的权威性与普及
性相结合的论著。
    本书作者是怎样看待他的这部《戏曲文学论稿》的呢?长珂说,在
完成《中国戏曲史》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两项国家任务
过程中,也“读了些相关的书,有些研读心得写成文字,就是这个集子
里《元杂剧中的吏员形象》、《衣锦还乡的变奏》……自己命题自己做。
有解数学题的感觉,心态比较轻松,甚至能享受到一些写作的愉悦,这
是把写作当任务时不大容易得到的”。长珂如此珍视“自己命题自己做”,
并由此获得远非赶任务所能得到的轻松和愉悦,这犹如“由必然王国到
自由王国”那样,不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宝贵的。
    前不久,长珂写给我的信中说:“专题论文,作者往往付出更多心
血,故敝帚自珍。但在图书市场,销路却难看好。”依我看,值得珍视
的,不仅是作者付出的心血,更由于书中的学术含量。至于学术著作市
场销售不畅,则反映着当今社会的文化缺失。像《戏曲文学论稿》这类
学术著作,理应归于小批量、常销售一类。此书的及时出版,应该说是
文化艺术出版社及其主办主管者的远见卓识。
    为写序,我阅读了有关书、文和资料,深感长珂——我青年时代的
朋友,思想和文笔都很老到。可喜,可敬!
    2007年12月初写于北京寓所
“京师尚楚调”析
——京剧史上的一个问题
    人们常说,京剧是在徽、汉两种声腔的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徽班进
京”的故实;是人们经常提及的;谈到汉(楚)调与京剧的关系,常被
引用的史料,则是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录·三小史诗引》中的这两句
话了:
    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以善为新声称干时。
从这个材料,史家往往得出如下结论:一、楚调(汉调)是在道光八年
至十二年(即粟海庵居士在北京居住的这段时间)才由王洪贵、李六等
传至京师,被视为“新声”;二、徽班的二黄腔与楚调中的西皮腔也是从
这时才开始结合,进入了“皮黄剧”(京剧)的新阶段。如王芷章先生
《腔调考原》(1936年出版)中说:
    粟海庵居士留都之日,即楚调抵京之岁,故谓为以新声称于时
    者,即表其前无此调,而今日始至京也。虽未确定某一甲子,但始
    于八而终于十二,折中言之,谓之(道光)十年前后,当无多大出
    入处。
周贻白先生也说:“……而汉剧到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才有
王洪贵、李六两人加入京班演唱,一时目为新声。”(《谈汉剧》,载《中
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又说:“所谓‘楚调’‘新声’,也许竟是‘西皮
调’。”(《中国戏剧史长编》)这种观点在京剧史研究中比较流行,但值
得进一步探讨。
    我以为《燕台鸿爪录》中的这两句话中并没有后人所理解的“楚调”
即是“新声”的意思。“京师尚楚调”只是说北京的观众注重、爱好楚
调。至于王洪贵、李六擅长的“新声”究竟有何特点,我们可以从这篇
“诗引”对他们的徒弟汪一香的描述中看出一些眉目来:“一香学而兼其
(王、李)长,抑扬顿挫,动合自然,口齿清历。”在另一首题为《赠汪
一香》的诗中,粟海庵居士还具体描写了这个演员的演唱特点是“回腔
入破摧藏久,煞调添声顿挫多”。这里强调“抑扬顿挫”、“煞调添声”,
说明汪一香的演唱艺术富于变化、讲求技巧;这是他向老乐工王洪贵、
李六学习所得,也是王、李之所长。因此,如果说他们“以善为新声称
于时”,是指在唱腔、唱法上丰富多变,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也许更为贴
切。这也难怪作为旦角演员的汪一香兄弟,却向这两位演老生的“老乐
工”讨教了。至于楚调的演唱特点,据叶调元《汉皋竹枝词》的描述是:
“音须圆亮气须长”;并有附注说明:“腔调不多,颇难出色,气长音亮,
其庶几乎?”早期徽、汉演员也都具有这样的特色。如《梨园旧话》讲到
程长庚时,说:“乱弹唱乙字调,高亢之中,别具沉雄之致,而又四平八
稳,无所谓行腔,更无所珍惜,忌人学步。”王、李的演唱,则已越出了
这种讲求实大声宏的传统风格,是很有创造性的。看来,把“新声”与
“楚调”等同起来是不见得合适的。
    要说楚调是在1828年以后才由王洪贵、李六传到北京,这也缺少充
足的根据。他们是不是来自湖北的艺人,什么时候开始在北京登台献艺,
并没有其它材料可以说明。如果说,他们的确是在1828—1832年间来自
湖北,只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就使得这种“新声”很快地风行于北京,
<节选内容>=形成“京9币尚楚调”的局面;在素以发展迟滞和保守为特点的封建社会
中,可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奇迹了。试看当初四大徽班浩浩荡荡来到京师,
也没有能使“二黄调”迅速地轻而易举地夺取首都舞台上的主导地位;
二黄调是在与昆曲、秦腔、京腔等声腔的并存中,在长期的艺术交流与
竞争中,才逐渐得到发展的。假如说,楚调一到北京,便立即成了京师
的时尚,得到长足的发展,连北京出生的演员(如汪一香兄弟等)也纷
纷学习这种新的外来的声腔,并在演唱中开始采用北京语音,赢得“鄄
曲声声妙,燕言字字清”的赞誉,看来是不大可能的。
    在“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楚调”二字早已见于记载。乾隆五十
年(1785)吴长元所作《燕兰小谱》中,提到北京有位昆曲演员四喜官
(时瑶卿),兼唱乱弹,即所谓“两头蛮”;作者有诗赞同:“本是梁豁队
里人,爱歌楚调一番新”。可知他所演唱的“乱弹”多为楚调。可惜书中
对于声腔、剧目、表演等记录甚少,只说到他“尝演《打樱桃》”。现在
京剧中还保留了《打樱桃》这出戏,唱吹腔。论者以为这种唱腔可能是
从弋阳腔发展变化而来的①,接近二黄系统,据说源出于安徽石牌。徽班
亦有《打樱桃》剧。如果当年四喜官的演出与此相去不远,却被称为
“楚调”,倒是耐人思索的。

]

作者简介

[

p>  颜长珂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湖南涟源人。1 933年出生予长沙。1951年
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戏剧普通班。长
期从事戏曲工作。著有《戏曲剧作艺术
谈》、《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中国戏曲
文化》等。曾任《戏曲研究》主编,《中国
大百

]

封面

戏曲文学论稿

书名:戏曲文学论稿

作者:颜长珂

页数:376

定价:¥23.8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3934834

PDF电子书大小: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