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节选

[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

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

二、为离高慢心者。若有人曾闻佛说众生有佛性故,因此发心。既发心已,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破此执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三、为离虚妄执者。若人有此慢心,则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显故,起虚妄。虚妄者,是众生过失。过失有二一、本无二、是客。一本无者,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如此三种,无实根本,所执是无故,知能执皆成虚妄故。由于此执所起无明、诸业、果报,并是虚妄故,无受者、作者,而于中执有是虚妄故,言本无。二是客者,有为诸法,皆念念灭,无停住义,则能骂、所骂二无所有。但初刹那为旧,次刹那为客,能骂、所骂起而即谢。是则初刹那是怨,次则非怨,以于客中作于旧执,此执不实故,名虚妄。若起此执,正智不生,为除此执故,说佛性。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由真如故,无能骂、所骂,通达此理,离虚妄执。

四、为除诽谤真实法者。一切众生过失之事,并是二空。由解此空故,所起清净智慧功德,是名真实。言诽谤者,若不说佛性,则不了空,便执实有,违谤真如,净智功德皆不成就。

五、离我执者。若不见虚妄过失,真实功德,于众生中,不起大悲。由闻佛说佛性故,知虚妄过失,真实功德,则于众生中起大悲心,无有彼此,故除我执。

为此五义因缘,佛说佛性生五种功德。五功德者一、起正勤心。二、生恭敬事。三、生般若。四、生阇那。五、生大悲。由五功德能翻五失。由正勤故,翻下劣心由恭敬故,翻轻慢意由般若故,翻妄想执由生阇那俗智能显实智及诸功德故,翻谤真法由大悲心慈念平等故,翻我执。翻我执者,由佛性故,观一切众生二无所有,息自爱念。观诸众生二空所摄,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于他而生爱念。由般若故,灭自爱念由大悲故,生他爱念。由般若故,舍凡夫执由大悲故,舍二乘执。由般若故,不舍涅槃由大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众生。由二方便,住无住处,无有退转,速证菩提,灭五过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内容简介

[

《佛性论》以“佛性”为主体而广泛论议,几乎同时囊括了印度所传大乘佛教各宗精义,并加以附有新义的组织与阐释,自成系统。虽为不少学者视为如来藏系之论典,但也结合了般若中观与唯识学的义理来组织学说,因而此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

作者简介

[

龚隽,一九□□年生, 南昌人。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等。

]

目录

题 解 001
经 典 015
1 卷一 017
造论缘起 017
遣破执着 028
2 卷二 139
彰现佛性之体 139
辨佛性之相(一) 180
3 卷三 252
辨佛性之相(二) 252
4 卷四 339
辨佛性之相(三) 339
源 流 431
解 说 457
参考书目 477

封面

佛性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书名:佛性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作者:龚隽

页数:504

定价:¥92.0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ISBN:9787506085847

PDF电子书大小:1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