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建筑山趟过岩土河

节选

[

一、上山下河之前的日子
  身后那一声“排长”
  **篇写点啥好呢?还真有点像初恋那阵,心跳得厉害,还好,脸没有红起来,现在脸皮厚了呵。
  提笔前,想了好多,毕竟这么些年了,没有些想法是不可以的。有10年了,没再写过一本书,除了几次访谈,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没有。不是没想法,主要是忒懒,再就是有点反感自己以前写的书,那些自以为不错的书,已经出版的书。当年的我,30岁上下,为了名利,为了在中国抢占一个自己的位置,真有点把自己卖了也无所谓的劲头。唉,先不说这些了。但究竟从哪儿开始好呢?真难呀。哎,有了,就先说说昵称吧。
  昵称就是亲近的称呼呢,近也——《尔雅》。孙注:“亲之近也”。“阿!飞”是我的笔名,*近两年才用的。我的理解,阿飞有时等于流氓,赞叹流氓的人,该是流氓Double。怪不得,无论是在聊天室,还是在论坛,都会出现一个声音,改名!其实,这不就一个符号吗?谈不上好与坏,只要自己喜欢就得。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以前的称呼。
  我一直是我,本质没怎么变,但称呼就多了去了。大名、小名、乳名、学名、官名……每人都有一大箩筐。关于我,能记起的就有:飞儿、Phil、阿黄、阿飞、博士、黄博、打黄扫飞、黄教授(有点那个,要好的朋友爱吼)、黄总、黄董……还有老婆爱叫的,儿子不时喊的。
  ……

]

内容简介

[

石头造山,土流入河。在我眼里,岩石堆砌的是建筑山,土体汇入的是岩士河。我,曾经趟过岩土河,正在徒步建筑山。关于“趟过”,我得明确,只是下过岩土河崦已,并没有趟过去,哪怕一条岩土小河沟,我也没能趟过去。正因为这种遗憾,才使我有勇气,把以前的乱七八糟码放这里。
本书没有太过专业的理论,也不全面地记述我所经历的大小事情,更多地注重于实际经历与生活中突发的思想火花,甚至回味时的一点感动。把我的真实历程奉献给读者,希望对年轻朋友们有所启迪。

]

作者简介

[

黄运飞,笔名阿飞。1963年生于四川邻水。198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曾任中国兵器工业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重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北京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委员等。

创办了《岩土工程界》月刊和《科学时报》工程建设周期。出版专业著作5部,300多万字,主编(译)文集3部。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兵器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申请专利4件。

1999年转行下海经商,主业房地产、绿色建筑与文化艺术,经营“土博士”和“小丫”品牌,主要开发了土博士城等项目。现任土博士小丫企业机构董事局主席,北京重庆企业商会副会长,全国首批注册岩土工程师等。

]

目录

也许——代序一、上山下河之前的日子 1 身后那一声“排长” 2 斑竹林 3 老家的堂屋 4 风雨中,有间阁楼 5 梦中池塘 6 大年初二的鸡汤 7 外公 8 秋夜问 9 大洪河 10 一双布鞋 11 老姐,有把刀插在我心上 12 我的小学 13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4 要饭的小男孩 15 少年蓝球训练营 16 两次高考 17 赤脚走在田埂上 18 上大学 19 对望 20 阑尾炎 21 麻辣小面 22 同乡会 23 20年再回重大  (1)20年再聚首;(2)聚会时分;(3)重大A区,想再爱您不容易二、趟过岩土河 24 学士、硕士论文的核心思想 25 硕士自画像  (1)过去;(2)此时 26 我的老师——刘鹏 27 我的导师 (1)杨维怀;(2)孙广忠;(3)王思敬 28 在煤矿井下 29 三峡国际地质考察团 30 **本书,创立一门分支学科 31 出版博士论文 32 客串科普作者 33 《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及其他 (1)后遗症;(2)对话读者 34 《岩土工程界》周年记事 35 策划院士专刊 36 办报纸 37 署名也要打假 38 协调性是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 39 复合桩基能挑战复合地基吗 40 绿色岩土 ——21世纪岩土工程**着色剂……三、徒步建筑山四、山语水吟

封面

徒步建筑山趟过岩土河

书名:徒步建筑山趟过岩土河

作者:黄运飞 著

页数:266

定价:¥36.0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7419139

PDF电子书大小:1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