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魅力

节选

[

收获的惊喜
  ——《创新的魅力》序
    这是一本关于新闻策划与创新的集子。一页页地翻
看,清新蓬勃的朝气与思辨求新的精神扑面而来,你会
捕捉到年轻的新闻人缜密思考的脉络。它记录了国家电
网报社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足迹。
    在今天中国2000多家形形色色的报纸中.国家电
网报是一个生长期仅仅两年的后起之秀。单从资历而
言,它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历史。幸运的是它的诞生
紧紧伴随着中国能源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电网的长足发
展这样一个背景。这就注定了它旺盛的活力与巨大的潜
能,以至于创造任何跨越式发展的奇迹,都不使人感觉
意外。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机关报、国家电网公司企
业报,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团队,在短短两年
的时间里,从零开始,一步步壮大,成为电力行业有影响
力的报纸。两年来,他们踏踏实实地学习积累,开办专家
讲座,进行新闻职业培训,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不断探索
新闻规律,努力提高业务素养,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深处今天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与网络媒体三分天下
的激烈竞争之中。面对转型期浮躁的社会情绪,国家电
网报社难得保持了一种认真负责、反思创新的态度。他
们没有满足于完成报道任务,而是着眼长远,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处处求新,在理性的思考中不断提升认识,从
而使感性的实践更为成熟。这样的职业态度,造就了一
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年轻队伍,也培育出认真、求
知、思辨、创新的媒体精神。这或许是国家电网报社两年
来*大的收获。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报纸都要面临着如何处理读者
与主管机关的双重关系。如何提升自身的队伍素质与扩
大新闻传播效果、拓展报纸影响力。我在基层当了12年
记者,又在人民日报当了7年副总编辑,有人问我,编辑
与记者的*大不同区别是什么?我说,在思维、视野、责
任、作风上都有所不同。比如记者的思维重在发现,而编
辑则重在把关;记者的视野偏于局部,而编辑更多注意
全局:记者只对自己的稿件负责,编辑则对整个报纸负
责:记者的作风求尖锐,而编辑贵在沉稳。说到底,记者
追求的是稿件质量的*优化:编辑则追求报纸质量的*
优化。如何追求报纸质量的*优化呢?首先,领导层和编
辑要有策划意识,要“抢占先机,借势用兵,运筹帷幄,出
奇制胜”。策划意识,贵在出奇,以奇制胜。这个“奇”并非
无中生有,而是关注社会焦点,着眼于当前以及较长时
 期内党的基本方针、工作重点以及百姓关注的问题,借
势出奇,抢占先机,如战场排兵布阵.,同时结合报纸的传
播特点,由此生发出一系列的宣传方式与报道方式。策
划意识的创新,贵在主题创新,就是说要找准焦点,找准
报道的切入点,有了主题还要讲求角度的创新,所谓“横
看成岭侧成峰”,新角度才有新观察、新思考。
    不论如何策划求新。都应坚持一条原则,那就
是——“政治把关,文化兜底”。策划意识的实现,*终靠
的是编辑、记者的政治意识与文化素养。编辑、记者的本
色是文化人与政治家。认清国家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以
政治的眼光来选取新闻事实、引导舆论,关系到传播的
基本方向。新闻策划,一定要摆正政治规律与新闻规律
的关系,不能片面、孤立地强调新闻规律而忽视政治规
律;也不能简单地用文件、指示代替新闻信息。所谓政治
把关就是突出一个“严”字.讲求政治标准,不能有任何
疏漏与松懈。编辑、记者的文化功力则决定了报纸的品
位。政治和文化是新闻的双翼,政治是方向,文化是根
底。有了这样一双翅膀,新闻才能传播弥远、深入人心。
如果只有政治高度,而知识积淀不厚,文化修养不深,也
不能准确地策划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
扣。所以,编辑的文化底蕴,是报纸质量*优化的前提。
    通常,对于媒体来说,*基本、*核心的策划是准确
的自身定位.它决定了媒体的成长空间与发展前途。国
 家电网报社的定位优势,以及报、刊、台的综合传播优
势,为它的未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就像其身后的
国家电网公司一样,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以现在的态势
发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愿它在今后的岁月里绽放出
美丽的光芒。
    2007年12月22日
【梁衡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当代新闻学家。1968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
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
员。著有《梁衡文集》九卷、《新闻三部曲》、《传媒新论》、《继承与
超越》、《走近政治》,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
雄》等.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

责任是快乐
    在接触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道前,我一直认为,社会责任是
一个严肃而深奥的话题,因为责任这个词本身就显得那么深沉与
厚重。
    作为同时参与报纸与杂志的社会责任报道的一员,这样严肃
而重大的选题,使我开始时一直心怀惴惴——“在去年杂志已经做
过一期比较全面的社会责任报道之后,今年的社会责任选题该寻
求怎样的突破?报纸和杂志的报道角度必须有所区别,如何发挥不
同媒体的报道优势?在报纸报道之后,杂志报道怎样另辟蹊径,柳
暗花明?”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袭来。但当我拿到国家电网公司
2006年社会责任报告时,以前的问题和疑惑在社会责任报告清晰
的逻辑和丰富的内涵中一一梳理,拨开迷雾见阳光。如果说2005
年社会责任报告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社会责任领域首开先河的开拓
性事业,那么公司2006年社会责任报告就是彻底的创新产物。两
层内涵、三条轨道、六大利益相关方、十二方面社会责任……公司
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理解和履行的过程,就是“学习一创新一发展”
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中,既不高高在上,也不晦涩深奥。
    幸运的是,我从头到尾都紧随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足迹,感受
了责任报告发布现场的氛围,聆听了各类专家对公司社会责任的
理解与点评,还亲历了社会责任报告出炉前的*后一轮讨论与修
 改。紧张焦虑和沉重心情渐渐释怀,一个记录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
创新轨迹、还原社会责任内容的报道思路逐渐清晰。我发现,社会
责任,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深沉。
    在杂志《责任的力量》策划中,我们以六大利益相关方为主线,
解读公司十二方面社会责任的履行路径。我采访的相关方正是再
熟悉不过的员工。员工从企业中得到什么?员工为企业贡献什么?
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有多紧密?可以说,员工是六个利益相关方中*
特殊的一个。员工的发展既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员工本身又是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员工与企业总是共生共荣、唇齿相依。
在案例选择时,我之所以选择一个科技人员的成长历程和一个学
习型班组的学习经历作为《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主角,就是因
为在我们的企业里,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团队,都能在好的
文化土壤中发展特长、实现价值;同样,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员
工也承担并实现了企业科技创新、优质服务、服务三农等所有的社
会责任。在采访中,我听到了员工成长的喜悦、成功的快乐、成才的
满足;也看到了团队工作和谐、相互督促、共同成长的笑脸。我又发
现,社会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自从国家电网公司**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后,中央企业、在
华跨国企业、上市公司等多家企业都加入到社会责任的浪潮中,自
此,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掀起了新的篇章。
用镜头去捕捉“天边那片神奇的沃土”
——国家电网公司援藏工作电视纪录片策划过程
    当摄像机架在西藏措勤县西山头,俯视这座世界上海拔*高
的县城(海拔4700米)的时候,我们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在晨曦
的掩映中,神山、圣湖映衬着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渐渐地在我们眼
前清晰起来。激动的双手顾不得晨风的凛冽,在颤抖中对实摄像机
的焦距,和着刘解放(措勤县团委书记,藏族)那对国家电网公司充
满感激和敬意的歌声,摄下了一组令人难忘的画面。随后,我们坐
在山顶上,望着陡峭的悬崖,喘着粗气,再看看远处那神奇瑰丽的
美景,连日来的奔波、劳累、高原反应,以及车祸、爆胎、陷车、遭遇
高原野狼的郁闷和恐惧一扫而光。“这座大山去年发生过野牦牛伤
人事件,就连当地藏族人也不敢轻易上来,你们拍摄也真够危险
的!”刘解放感慨地说。“没想到,这次我们不仅能够在海拔四五千
米的高原上狂奔,抓拍野生动物,还能爬上这座六七千米高的大
山!”嘴唇青紫的陈康不无自豪地说。“是呀,电视是视觉艺术.不爬
上这座大山哪来的这些经典画面,不追拍高原野狼。怎么去表现援
藏工作的恶劣和艰苦!”望着远处两头白色的野牦牛隐隐地消失在
雪线下,我略有所思地感慨到。
    高原的太阳好似小孩的脸儿,说变就变,在刘解放的催促下,
我们迅速收拾好拍摄器材,赶在中午前回到县城。据说,如果正午
的太阳将山路上的冰雪晒化,泥泞的道路根本无法行走,也许今天
晚上只有陪野牦牛过夜了。

]

目录

系列报道策划记录之“深”滋养思考之“深”——对三峡输变电工程系列报道策划的回顾采访手记: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 且歌且行如何以创新的笔触写“创新”——科技创新系列报道的策划体会亦走亦思说长征 ——“重走长征路传承革命志”大型系列报道的启示采访手记:文字记者也应拿起相机编辑心得:开拓报纸以外的空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户户通电共享光明”大型系列报道策划心得采访手记:心怀敬意地去记录一意孤行编辑心得:综合多种因素取得*佳效果挖掘新闻富矿的进退之道——国家电网公司与各地政府会谈系列报道策划体会采访手记:一篇“信手拈来”的报道遍访高官谈电力–“省长访谈录”的台前幕后采访手记:与高官面对面专题报道策划策划的点、线、面 –电视片《为了绿水青山》策划体会借大事件作大策划–“沿着青藏线的方向”千里采风活动的策划与实践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道回顾采访手记:与”责任”一起成长责任是快乐用镜头去捕捉“天边那片神奇的沃土”–国家电网公司援藏工作电视纪录片策划过程采访手记:难以忘却特高压宣传: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与创新编辑心得:典藏版的”特高压”突破才能创新–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与实践在确定的目标中追寻*全面的表达编辑心得:创新则强从”李庆长”看劳模品牌的价值创造步步深入高潮迭起–川渝抗击特大旱灾报道策划重要会议策划特高压国际会议”作战计划”采访手记:国际性采访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大会议锻炼新记者编辑心得:用镜头说话会议报道策划:战略战术同样重要采访手记:用关联点抓住新闻“标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编辑心得:政治敏感:体现在每时每刻如何从会议抓新闻采访手记:打造会议新闻的”黄金时间”大型活动策划“社会看电网”–开放办报的有益尝试采访手记: 采访路上收获多 新记者的新体验编辑心得: 统一中求变化民主治企开放办报 –从《国家电网报》报头征集活动说起加强编读互动打造品牌活动 –“2006感动读者十个人物”活动策划过程凝聚智慧创新发展 –组建报社特约专家队伍的实践与思考特高压知识竞赛引发学习风暴专栏策划“特别策划”的影响力–《国家电网》杂志”特别策划”栏目创新之路让思想的旗帜高高飘扬–“电网时评”栏目的成长历程一个展示管理者风采的舞台–“对话”栏目创新面面观采访手记:学会对话

封面

创新的魅力

书名:创新的魅力

作者:王海啸

页数:226 页

定价:¥40.0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08365336

PDF电子书大小:1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