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节选

[

br />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  《周易》
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
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
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
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
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
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
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
(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
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
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
*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
 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
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
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富色彩的一个组成
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活跃,涉及*广
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
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
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
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
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
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
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
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
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
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
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
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
 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
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
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
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
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
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
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
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
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
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
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
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
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
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
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

序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
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
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
情感。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都强烈地
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思
亲情感的普遍概括。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
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什么把阴历九月九日叫做重阳呢?古人“以
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
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九月九”、  “九
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
菊花酒、簪插菊花、吃重阳糕、佩带茱萸、放风筝等。但有一点
是相同的,那就是它还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各地还把重阳节衍
化为“登山节”、  “菊花节”、  “茱萸节”、  “野餐节”、  “女儿
节”等等。这些叫法,均由节日的活动内容或主题而得名。
    岁时节日,大都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影响,在
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后形成具有某种特定活动内容的
 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它不仅记载
着古代人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不同历史阶
段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百日之劳,一日之乐”,
节日打破了日常生产劳动的平庸单调,点缀着沉重冗长的世俗生
活,有效地调和了人们内心的紧张状态,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平衡
与稳定。
    重阳节究竟起源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重阳节
的个别节俗在先秦时期已经初露端倪,至东汉时期正式产生。它
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首先,从天候上看,古代先民确
定了天文点上的冬至和夏至之后,就要选择两个节气之间的中间
点,于是,上巳节和下巳节就出现了,*后定格在三月三和九月
九。另外,我国古代先民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
大火星退隐了,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识的
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使将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
莫名的恐惧,以为邪祟将与之俱来,因而产生辟邪的要求,并将
它在重阳节俗中体现了出
来。其次,从物候上看,农
历九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农
事已毕,农民需要庆丰收。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
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
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
仓,祗敬必饬。”“是月也,
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
子。”尽管史料阙如,但我
 们仍然可以断定:先秦时流传已久的各种九月丰年庆祝活动,到
东汉时有了一个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实现了节日化。再
次,从气候上看,九月天清气朗,气候干燥。由于东汉时道教产
生,各种神秘观念、仪式、传说和古老风俗的羼人,对九月九日
的气候便有了新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们以为这一天清气上
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得越多,登临高处自然就可
以乘清气而升天,由此产生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从主观上讲,
登高原是为了求仙和升天,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求
仙、升天便转为祈寿。这成了传统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主题活动。
另一种解释是,人们认为九月天气由暖转寒,容易发生时疫。由
于当时科学水平较低,误以为是冥冥中存在的鬼魅邪祟势力所
致,因而产生了以桓景学道的传说为代表的避邪趋吉的要求,从
而登高和佩插茱萸就成为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
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
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
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
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
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
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
阳节日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
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
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
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
 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
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到
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
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
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
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内涵也产
生着质的飞跃与升华,派生出历
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
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他们
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句名作,至
今仍被人们争相传诵。
    可是,近代以来,重阳节却
步入了衰落期,尤其是经过上世
纪70年代以前“左”倾思潮的冲
击,许多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被当作“四旧”,遭到了无
理的扫荡,使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仅成为辞典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但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又焕发
了青春,进入了复兴期,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生,呈现出方兴
未艾之势。
    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深厚,发掘、整理、弘扬其优秀的传
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
们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笔者不揣浅陋,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
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以飨读者,并请大家有所指正。
 第五章
重甲日的丈学
    岁时节俗.是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和文
明程度颇高的民族.祖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有趣的节日。
这些节日往往都伴随着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流传下来。使节日蕴
涵着动人的浪漫色彩。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反映
了每个时代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而这正是文学
艺术创作的源泉。可以肯定地说.民俗和文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的.任何样式的文学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土壤,而民俗文化又借
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而世代传承.并获得新的发展。所以,民俗和
文学的关系。就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俗的形成
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代
人们生活的细枝末节。它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
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并进入到文学领域
之中,丰富了诗歌、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的创作,
形成了具有明丽特色的重阳文学.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拟对重阳诗、词、曲、典等文学样式作
一扼要介绍,力图更加深入地探究重阳文学的本质内涵和深层
意蕴。
    重阳诗
    1.六朝重阳诗。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了以节俗人诗
的风气。随着节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学也不断
成长壮大,逐渐成为节日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逯钦立先生
辑校的《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共有九日重阳诗25首。其中
写作时间*早的是东晋陶渊明的两首诗.其余都是南北朝时期的
作品。
    陶渊明的一首诗题为《九日闲居》,在《序》中他说“余闲
居,爱重九之名”,诗中又说“举俗爱其名”,可见晋时文人和普
通民众以重阳节为佳节。这是因为“重九”名称寄予了人们热爱
生命、祈求长寿的美好愿望。诗云: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
凄喧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
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
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
岂无成。
    诗中表达了诗人因重九佳节的到来而引发的种种思考。诗以
议论领起,开篇就解释了人们都希望长命百岁.因此也都喜爱这
个以九命名的节日。接着解释酒能驱除人生的种种忧虑.服食菊
花也能使人长寿.而为何我这样隐居的贫士却只能让我的酒杯落
满灰尘,菊花空白开放,让这大好时光白自流逝呢?诗人敛襟而
起,独自吟诗,不禁感慨万千,而思绪辽远,想自己游息于山林
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难道就为了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
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于是诗
境也得到升华.使这首诗成为六朝重阳诗中艺术价值*高的作品
之一。这首诗中透露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后世重阳诗的创作
有很大的启发。

]

本书特色

[

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深厚,发掘、整理、弘扬其优秀的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本书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重阳的由来、重阳的历史、重阳的寄托、重阳的习俗、重阳的文学及重阳话敬老等。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

内容简介

[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

]

作者简介

[

杜尚侠,男,1938年生,辽宁省兴城市人,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高级教师。历任教师、编剧、中学校长等职。辽宁省历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奉系军阀研究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如《试论郭松龄反奉的性质》、《论渤海与日本的通聘》、《满族文学艺术浅谈》等。出版著作:《辽宁地方史》(辽宁教育出版社)、《张作霖常沉浮录》(延边大学出版社)、《辽海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中华书局)等。

]

目录

序言**章 重阳的由来 重阳的含义 重阳的溯源 重阳的传说第二章 重阳的历史 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鼎盛期——唐宋时期 延续期——元明清时期 衰落期——近代时期第三章 重阳的寄托 求寿 辟邪 寻根 尝新 辞青第四章 重阳的习俗 登高野宴 把酒赏菊 佩插茱萸 重阳食糕 纸鸢飞天 重阳杂俗第五章 重阳的文学 重阳诗 重阳词 重阳曲 重阳典故 重阳趣联 重阳歌谣 小说戏剧中的重阳第六章 重阳话敬老 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龄化社会问题 重阳“敬老日”

封面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书名: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作者:杜尚侠

页数:225

定价:¥25.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8718064

PDF电子书大小:8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