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

本书特色

[

  本书分为七章,**章为序言,第二章为术语的使用,第三章为刑事实体法,第四章为刑事程序法,第五章为管辖权协调机制,第六章为国际合作,第七章为补充协定,主要是从术语概念、实体法、程序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公约》进行修正。

  首先,术语概念方面主要考虑到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数据、网络等概念进行了修正或补充。其次,实体法方面主要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刑法关于网络犯罪方面理论的发展,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案例,而对《公约》所规定的网络犯罪罪行及类型进行修订或补充,比如计算机伪造、计算机诈骗、儿童色情犯罪、数据和系统干扰等罪行的重新定义,垃圾信息犯罪、信息传播犯罪、网络平台犯罪等罪行的补充。再次,程序法方面主要考虑到网络犯罪发展的新特性及侦查技术的进步,同时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刑事诉讼法》做出了重大修改并且出台了诸多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程序法规定,而对《公约》程序法部分进行修订。*后,国际合作方面主要是考虑到《公约》国际化适用的需要,以及从中国与他国签订的引渡条约或司法协助条约中借鉴合理的规定,对《公约》进行适时修订。

]

内容简介

[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网络犯罪率也逐年攀升。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发声”,并且具有实质性影响。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基于十几年来网络犯罪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能够加入《公约》,所以本书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在引用课题报告、学者灼见、师友指导以及翻译《公约》本身的解释性报告的基础上,兼顾学术思考、侧重立法建议。本书亦可视为“中国网络法律规则完善思路丛书”的国际法卷部分。

]

作者简介

[

  郭旨龙

  男,1989年生,江西于都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年7月—),国家公派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研究生(2014年9月—),研究方向为网络犯罪、非犯罪化、学术评价。在《法律科学》《法学论坛》《法律和社会科学》等刊发文20余篇,并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摘编、转载多篇;出版《网络刑法的逻辑与经验》《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等著作5部;法律翻译数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法制日报》等报发文多篇;在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网络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会发文多篇,并为《检察日报》等报道观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

  丁 琪

  男,1989年生,安徽安庆人,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干部(2014年7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纪检监察。发表论文多篇,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参加北京市科委、社科院、检察院等多项课题。

  高 严

  男,1991年生,江西上饶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刑事诉讼法学硕士,2015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网络犯罪。曾获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新人”论文大赛优秀论文奖。

]

目录

  目录   **章公约序言与中国的选择   一、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介绍   二、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评价   三、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修正   四、公约的中国选择:加入后推动修正   第二章公约术语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公约术语定义的修正辨析:“人、机、数”的搭配   二、公约术语定义的补充探析:“网络”概念的明确与独立   三、公约术语定义的关系定位:“五位一体”   第三章刑事实体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罪行类别的关系明确:三个阶段与三种类型   二、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一:网络作为犯罪对象的考察   三、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二: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考察   四、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三: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考察   五、共犯行为与预备行为的直接提前打击   六、犯罪总则的修改完善   第四章 刑事程序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证据调查的程序规范   二、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法制度   第五章 管辖权协调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   第六章 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   第七章 公约补充协定的中国思路   ……

封面

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

书名: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

作者:郭旨龙

页数:240

定价:¥58.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9368466

PDF电子书大小: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