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

节选

[

  《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  如果冯内古特对德累斯顿轰炸的着迷表明了一个生还者某种程度的内疚心情(十三万五千人丧命,他却活了下来),《茫茫黑夜》则明确无疑地反对在一个嗜杀成性的时代苟且偷生和随波逐流。“如果我当初出生在德国,我想我也会成为一名纳粹党徒,到处狠揍犹太人、吉卜赛人和波兰人。”冯内古特这样说。他并不感到自己比消极、柔顺的普通人高出一头。许多批评家责骂他的天真的小说人物假充纯朴,我则认为这个人物完全忠于他的世界观。冯内古特对青少年吸引力极大,或许是由于某种青春期的悲观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某种现代的厌世感,这种情绪大有将复杂的人类问题压缩成简单的二分法和简易公式之势。这尤其表现在他在散文、序言或接受采访中代表自己发表言论的时候,在这种场合,他的精明天真汉的假面具很快就使人大倒胃口。  但是在小说中情况有所不同,在这里,言辞的质朴开始起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作用。文风变得平铺直叙,章节异常精练简短,更像情节提要而不像全面的小说描写,描绘和心理刻画的段落被压缩成简单的注释,情节被简化成纯粹的故事梗概,而故事梗概则一再繁衍,达到空前复杂的程度,迂回曲折,互相重叠,令人惊叹。一如大部分着迷于科幻小说的作家,冯内古特的思维十分精确严谨,他喜欢把故事情节分成二十多股单独的线索(其中有一些完全是想入非非),然后在结尾处将它们干净利落地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冯内古特就像品钦在《V》中那样,更像体裁作家或构思完美情节的老派匠人,而不像醉心于难以捉摸和结局多变的形式的现代派。但是冯内古特将一个三层的故事硬塞入一本只有中篇小说规模的书中,结果,情节和事件,以及亚里士多德式的命运变幻被强调到压倒一切的地步,事实上,这种强调已不单单是一种艺术手段,而变成了意义本身之所在。(这尤其反映在《茫茫黑夜》和《猫的摇篮》中,这两《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都是六十年代初写成的,是他的*佳作品。)  结果是,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被微妙地改变了,至少在我们阅读这《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时如此。尽管事实和狂想被随意混杂,但冯内古特平铺直叙的文风和朴实单纯的人物却使他的叙述者在读者的心目中赢得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些叙述者把故事中的一切内容都置于同一水平之上:*不可思议的事件显得合情合理,而不折不扣的现实则带上了疯狂的色彩(若非我们对现实如此熟视无睹,现实自然是有这种色彩的)。冯内古特着迷于纳粹或“民兵”导弹之类的题材,并非因为他是德国血统或因为他本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因为它们和其他吸引他的光怪陆离和蔚为奇观的题材一样,更符合他的现实感。五十年代的个人小说家视直接经验为自己的领地,他们的*高愿望就是使一切都可信。冯内古特则与他们不同,他发觉生活只有在得到较为极端和疯狂的表现时才更为真实。如此认识现代世界可能使一名小说家陷于失败;这种认识可能使他变成一场怪物展览的领班,或者像对于某些语言黑色幽默作家那样,使他成为一个浅薄琐屑而并无恶意的幻想家。(阿尔弗雷德·卡津不无道理地抱怨他们的“千篇一律的极端主义”和那种“搜集一切可能的事件、怪物和蠢行,并在自己的心目中将它们无限夸大的热情”。)但是冯内古特、海勒和品钦的心理状态并不是收藏家,而是较为真实的小说家的心理状态。他们抓住一个真实的题材,抓住世界的一小部分现实,然后寻找想象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单独的世界,成为一篇令人信服的、清晰连贯的作品。  五十年代的犹太小说家被极端的感情状态所吸引:他们在自我的复杂内心中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荣耀。一个像冯内古特这样的作家则被现实的极端环境所吸引,这种环境使我们的头脑陷入迷茫,或削弱了我们做出任何感情反应的能力。或许由于受到死亡集中营或核弹的影响,但也响应了现代生活的总趋势,冯内古特和海勒迷恋使武断、恐怖和非理性的行径成为常规的环境。人们竟然想方设法去适应疯狂的环境,改善他们的私人生活并埋头各自的事务,这使他们感到无比可笑。霍华德·坎贝尔既是美国间谍又是一个纳粹吹鼓手,这种游戏他玩得如此高明,以致常常做得过分;即使不比教皇更笃信天主教,他也无疑比元首本人更加纳粹化。“否则我如何得以劫后余生?”他问他的美国上司。上司对他说:“那是你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像你那样把它解决得如此彻底。”(这种技艺上炉火纯青和道德上无所顾忌的结合引起了冯内古特的兴趣;坎贝尔变逆来顺受和见风使舵为一种精湛的艺术。)坎贝尔的岳父柏林警察头目沃纳·诺思是另一种见风使舵者。虽然他被人当作一名纳粹分子而草率地绞死在一棵苹果树上,但人们后来发现“恐怖和拷问属于另外一些德国警察部门的职权范围”,而诺思的职责只是维护普通法律秩序和保证交通畅通。我们被告知:“诺思的主要罪行在于他将行为不轨者和犯罪嫌疑人交给了一个法庭和惩治机关的疯狂体系去处置。诺思使用*现代化的警察手段尽全力区分罪犯和无辜,但是接受他移交囚犯的那些人却认为这种区分无关紧要。无论是否受审,只要坐牢就是犯罪。”  ……

]

内容简介

[

  《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是了解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文化思想的必读书之一。对那个激情年代及其乌托邦思潮,《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在同顾中做了兼具同情心与理性的反思,揭示了隐蔽在喧嚣,愤怒与柔情之下的社会政治现实与个人心理潜流,对“垮掉一代”文化偶像及摇滚明星的剖析尤其精到。迪克斯坦曾被著名作家诺曼·梅勒称为“美国文学优秀、杰出的批评家之一”。

]

目录

新版前言:世纪末的回望初版前言爆发:旧根萌生新芽**章 序幕:艾伦·金斯堡和六十年代第二章 冷战的悲歌:五十年代的政治和文化第三章 一种新感性的兴起,或五十年代是怎样瓦解的突破:六十年代秘史第四章 黑色幽默与历史:六十年代初期第五章 行动中的新闻界,文学文化,以及新新闻写作第六章 黑人写作和黑人民族主义:四代人第七章 重访摇滚乐时代崩溃,或一切如何真相大白第八章 十字路口的小说:实验作家的困境第九章 尾声:回顾六十年代,安度七十年代参考文献索引

封面

(精)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

书名:(精)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

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

页数:381

定价:¥98.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3331319

PDF电子书大小:11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