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之道

节选

[

岁月的痕迹(节选)

午后的阳光,正穿过窗帘的缝隙。

那些温润的、暖暖的光,洒在书桌上,让人忍不住想用手指去试探桌面上那片阳光留下的温度。书桌上的木纹所呈现的纹理,夹杂着磕碰的痕迹,也在阳光下变得丰富起来了。

眼前这个书桌是我自己六年前的设计。当时的想法是想试试中国的鲁班锁结构是否能自由组合成各式家具。妻很喜欢,拉着我在798的一个咖啡馆,琢磨了一个下午,给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随隙”。因为“隙”无形,一如我们成长的每个精神和情感的瞬间,当时虽有惊扰,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已经无声无息地滴落并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而后化成一缕白发,或者,几道皱纹;“隙”有形,像旧物的某些或大或小的开裂,它就在我们衣食住行的各种器物之间。

如水随隙,如风随隙,如光随隙,如影随隙。我们跟着四季逐渐长成如今的样子,在光影开合的各种间隙中越来越从容、自信,而淡然;不虚妄、不骄纵、不盲从。

书桌已经用了好几年,它始终无声无息地靠在窗边,刚才若非几道光影的吸引,我都忘了它一直都在这里。也许不只是在这里,也许它一直都在默默地记录着我的一些情绪和思绪,无关风雨,任凭岁月。

饭碗

西方人习惯于“盘食”,吃饭时,无须端起放在桌上的餐具。相对于此,中国人则是“碗食”,习惯把碗端在手里,一只手端着饭碗,一只手去夹菜,这是中国人吃饭的习惯。即使碗里是滚烫的饭菜,我们也会用手指端住碗的边缘和底部,这样就不感觉烫了。……中国人的饭碗是由中国人手的大小和饮食习惯所决定的。天下饭碗无二样,上口大,下口小的浑圆造型,*适合托于掌中。而这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由于中国饭碗的绝妙尺寸。

中国人使用的饭碗直径没有超过十二厘米的。那是因为将我们的两手合围,直径约为十二厘米。也就是说,将碗的直径做成十二厘米以内,是*适合我们一只手端取的。而我们饭碗的高度,一般是碗的直径的一半,*多也不会超过七厘米,这正是大拇指的高度,这样,我们才正好用拇指扣住碗沿。

……所谓盛世美器,从贞观之治开始的大唐盛世,碗打破了唐代以前以直口、平底为主,釉色不施到底,基本没有什么纹饰的状态,开始以各种形式呈现着它的繁荣。这个时期的碗的器形也丰富了起来,有了直口、撇口、葵口等,施釉也逐渐接近了底部,有钱人家的碗已经开始施满釉,也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出现了。

当南方酷暑的湿热随着傍晚的落日渐渐褪去的时候,长沙铜官窑的窑工却奋力地往窑口里添着柴火,希望这旺旺的炉火,把他们独创的釉下彩陶瓷烧遍世界。……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还存有几件铜官窑的器物,每每与之相对,眼前依然是那片热腾的窑火,和海面上跃跃欲试的帆。

好的饭碗应该是沉静质朴的。样子和重量一定要适合托在手上,因为每天使用,让手能感知到温润,让心情能平静下来,才是*好的。

曾经买过日本的美浓烧的饭碗,开始用有几分喜欢,但时间久了,发现并不好用。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多以生食、面为主,也保持着在榻榻米上吃食的习惯,他们的饭碗和面碗是区分开的,这和中国人是有区别的。对于中国人而言,饭碗不仅仅是用来盛米饭,也会用来盛汤、盛菜甚至水果。

自从用了设计师刘柏煦做的饭碗,就再提不起对美浓烧的兴趣了。柏煦的碗,通体白色的釉,碗边的两条蓝线,让我瞬间想起小时候家里*常用的蓝边粗瓷碗。

每次回到妈妈家,都能看到那两只白底蓝碎花碗,没什么特点,也不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它们被生活打磨得没有了*初的光泽。它们沾过胖胖的白米粒,盛过红黄相间的西红柿蛋汤,装过亮油油的红烧肉。无论是一碗薄粥,还是美味佳肴,总是碗先替我们尝到各种滋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碗里面储藏了各种生活的味道。

每次回父母家,那碗总在,那阵米香总在,那温暖也总在。

……可爱的蓝边小碗,无论从重量,到尺度,到质感,都是那么称手。而且,碗沿的厚度在上下唇之间刚刚好,接触的一瞬间,那种安全感和温暖感迅速被手和嘴感受到,吃饭的愿望也更强烈了。因为那碗里盛着的,不仅有故乡的阳光,也有记忆里磨不掉的流水声、虫鸣声、树叶在微风下的沙沙声,这就是故乡。故乡不在远方,它就满满地盛在我们喜欢的饭碗里。

用久的器物,就会变成家人,就像这饭碗一样。

]

本书特色

[

本书是国内首部本通过对中国人的日用器物来思考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的书。

看似普通的日用器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图式,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样式和秩序,也**着我们,发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我们的历史和基因。蜚声海外的zhuming设计师、策展人高一强,着眼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凡朴素的日用器物,从至真至简的衣食住行中,把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经验娓娓道来。中国人的器物传递出的哲学与思维方式——这就是他所谈及的“日用之道”。

器物之中藏着有关生命的故事;好的器物,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

暖炉、竹伞、包袱、宋瓷,是传统的,钢笔、饭盒、毛衣、自行车,是现代的,但它们都是日用的,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日用之道》以图文形式记录下作者与物品之间或温暖、或有趣的故事,承载着儿时的回忆、青春的恣意、成熟后的从容淡然;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探究,从工艺材料到设计美学,探讨设计理念与方向,探讨器物与文化的关系。

知名设计师眼中的生活美学。找寻中国人的日用之道。

作者多年从事和造物相关的设计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价值观和方法论。不仅知道怎样设计,还知道用户为什么会喜欢这种设计,以及这种设计与时代、哲学、文化的关联。讲器物能论及历史,谈家具能联系到宗教,讲设计能考虑到心理学,进而提出“日用之道”的设计理念,探讨如何设计出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日常物品,找到适合当下生活的设计方向。读之会有意外的惊喜。

一本真正的“美丽之书”。

文美。这是一本设计师美文随笔。从生活到历史,随时感知文字的美好动人;

图美。内文图片,均由艺术家高一强亲自拍摄和挑选,艺术感强,色调沉稳大气,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情感与心绪。

设计美。本书由“zui美图书”获得者、知名书装设计师周伟伟全情设计,整体把控,图文相映,令人愉悦。

印制美。全书彩色印刷,反复调色试印,力求实现图片精美质感。内文和封面用纸,采用进口特种纸,图案采用压凹工艺,字体烫珠光白,尽显低调、雅致、质朴之美。全书可180度展开,裸脊锁线精装,整体装帧精致典雅。

海报: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为“以物抵心”“日用之器”“日用之道”“文化转徙”“看见设计”“日用之美”六个方面,具体而微,记录和探寻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与学问,细致品味器物使用时的情景,唤醒旧日的回忆与情感,还原器物里真实的生活方式以及隐含的智慧。日用之道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以东方思想的精髓、以优雅纯粹的东方式感性,模糊设计的界限,探索针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日用之道,推演出未来生活的方向。在如今渐渐开启的“生活工艺时代”,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

作者简介

[

设计师,策展人,“日用之道”创始人及品牌合伙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中国陈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委员会会员。

通过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以设计考古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中国人的行为和日用器物的关系与学问,发现中国人的行为和文化的基本结构,探究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及生活方式。其创立的生活品牌“日用之道”,以中国历代人的生活为范本,以“实用、适用”为前提,从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隐藏在后面的规则和体系,并将之与现代设计、商业结合,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探索针对日常生活的日用之道。

]

目录

序To装NotTo装 序小道理和大道理 自序深话浅说长路慢行 **章以物抵心 岁月的痕迹 惺惺相惜暖手炉 织毛衣 手写的眷恋 自行车承载过我们的青春 校徽的记忆 搪瓷缸 漆花瓶和座钟 第二章日用之器 白粥 毛巾进化史 熨斗 雨伞 下装与坐具 第三章日用之道 饭碗 筷子 请茶 圆桌 家庙 百姓日用即为道 东方智慧 日用即生活 格物致知 器以载道 从前的风景 明清器物与书房 家具的流变 第四章文化转徙 桦树皮文化带 桦树皮与鲜卑 宗教与器物 震颤教与“性冷淡”产品 笤帚与震颤教 家具的迁徙 第五章看见设计 知觉来自感觉 满釉 器官的认同感 好设计有灵魂 寻找回声 材质的对话 触景生情 看见自己 被承认的满足 原型 抽屉是灰尘遍布的教堂 蛋椅源于安全感 触动人心的才是好设计 寻求*简单的解决方案 客观写生 打破旧有的认知 第六章日用之美 心有所栖,物有所向 器物的温度 器完不饰 虚室生白 宁方勿圆 后记

封面

日用之道

书名:日用之道

作者:高一强

页数:256

定价:¥59.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01

ISBN:9787513331432

PDF电子书大小:13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