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

节选

[

  祝嘉之言,虽然不免有为自家著述建树合法性的成分,但也基本上接近于事实。他点出了“中国书法自古无史”的焦虑,并且不仅如此,仅有的一些零星的记载所记录之时代尚早,并且本身尚处于“评”而非“史”的形态,更遑论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研究者叙述洋洋几千年的书法史“发凡起例”——就连张怀瑾的系列著作也概莫能外。毫无疑问,这些著述当然具有书法史研究中的史料意义,例如,它们可以为书法史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现象批评基础,并且通过文献的形式保存了许多史料从而可以弥补书法史叙述中的若干“缺环”,但是,肯定了“史料”的价值,并不直接通向对其自身“独立”、“自觉”的书法史形态的认同。换言之,这些著作虽然为后来的书法史研究积累了史料和必要的文献基础,但是无论从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是著述体例的区别来看,都使得它们迥异于现代意义上的“书法史”。  也许需要稍加说明的是张彦远。无论对于美术史学史还是书法史学史研究者而言,张彦远都是一位重要的作者。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历代名画记》(847年成书)被美术史研究者看做**本“中国美术通史”,比被誉为西方**部美术史的瓦萨里的《名人传》(1550年成书)早七百多年,同时也是因为张氏的《法书要录》被书法史学者看做**部书论集。张彦远也这样自称:“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1但是从表现形态来看,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可以视作为一部书法史(主要是史学史)的资料长编,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理论研究资料汇编,亦即一种从事书法史学史研究之前的文献准备,而不是书法史写作本身。  在《广艺舟双楫》的开篇,康有为引西方的文字学、语言学理论来比附于中国书法的解说,这具有拉动书学研究朝着现代学术的方向进展之“范式转型”的意义。而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一部叙述完整的“书法史”,亦在这种论述中具备了雏形,体现出作者当时深受西方影响的一种“进化论”的史观,只是其中不乏利用书法(文字的演变)这一证据来为自家所倡导的今文经学的合法性进行论辩的意味。  1919年,张宗祥发表《书学源流论》,2从“源”和“流”的角度,人手讨论历代书法的流变。从中国传统学术的“目录学”方法开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语)便成了历代学术史研究追慕的目标。但其实,承认了学术有“源”与“流”之分,就等于假设了不同的学派起源于一个或几个共同的源头。《庄子》杂篇中的《天下》,常被论者视为中国学术史上的**篇文献。在《庄子》看来,“道术”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一”,只是因为“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而使得“百家往而不反”;“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1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源头”并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它需要研究者的问题意识进行回溯性的梳理与建构。这里的“一”,可以理解为一种学术传统的逻辑起点。我们没有理由像《庄子》那样要求所有的“流”都回归“源”才能达到学术上的正统,但是明确书法史上的“源”与“流”,有利于完成一种现代目录学式“正本清源”的梳理,而这正是张著所高悬的一个学术目标。  与以往的“书评”或者“法书苑”不同的是,张氏的《书学源流论》不像过去的著述那样以“朝代”或者“人名”为经——那样的著作还仅仅是一种不自觉的“书评”而不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史”。书法史的研究,势必要求在“书评”之外,加入很多理论的分析与解释,体现研究者对于现象发生背后问题之思考的“史识”。《书学源流论》的特点,正在于从字体、物异、时异诸方面人手来结构全篇.从中能够见出作者对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的理论解释和把握。加之该书是一部独立的谈论“书学源流”的文字,而没有加入过多的技法阐述或者感悟式的点评,使得它在书法史学史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地位。  然而,如张宗祥在《书学源流论》后附的“赏鉴篇”中所说:“赏鉴书学当先辨其流派,流派既明,然后就而究其用笔之法”,可以看出其立意仍在为书法鉴赏和书法创作服务,而非现代学术格局中“历史学”框架下确立书法史之独立的“专门史”研究归属。毕竟,“书法史”(“书学史”)这个新式概念之取代传统学术史中的“源流论”,还必须经由西方史学观念的传人和书法研究者的主动接受,而其中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是“书法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当中的设立。这就注定不是接受传统学术训练这一学术背景的张宗祥所能够完成的历史使命了。  ……

]

内容简介

[

祝帅所著的《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透过学术史的视角,生动地再现了从晚清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书学从传统文化生态中的史传、评点等形式,转换为现代书法研究的运动过程。百余年来,在整个中国学术界“西学东渐”的时代风潮影响下,书法研究逐渐形成了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民族国家的现代意识、进化论的叙述色彩为特征的现代“学科”形态。这种现代性的书法研究在今天几乎是一些不言自明的常识,但对其根基和生成进行检视和反思,有利于我们重新思考“书法”与现代学术之间的碰撞与转型。
本书叙述通过“专题研究”而非“通史”的方式展开,所讨论的主要议题有现代书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书法学科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书法史研究的历史生成、书法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书法批评在中国的诞生、文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篆刻研究的三种进路以及海外中国书法研究的类型与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把视角延伸至本世纪初,探讨了当前书法研究中有待展开的前沿议题。作者认为,只有回望历史,才能准确把握未来学术研究的格局与走向。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在海内外各大图书馆和收藏机构搜集的若干晚清、民国文献史料,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其中很多资料系**次与当代读者见面。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本书可以作为一部百年书法研究学术史的导论与入门渎本,而对于专业书法史的研究者,本书则能够在学科定位、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反思。书后附有民国部分报刊书法文献存目及索引,供读者检索参考。

]

作者简介

[

祝帅,*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文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3―200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出版专著《*国广告学术史论》、《*国文化与*国设计十讲》、《设计观点》,译著《智慧文学》、《流派·艺术卷》等7部。曾获第四届*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第八届*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多种奖项。

]

目录

序言引言**章 康有为:现代书法学术史的逻辑起点――《广艺舟双楫》与中国书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一、引西学入中国书论二、以“进化论”建构的书法史叙述三、“借书法以文饰其政论”及康有为、章太炎之异同小结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中的“书法”与“北大”――以蔡元培、钱玄同、沈尹默的书法活动与书法思想为中心一、蔡元培:作为新教育的“北大书法研究会”二、钱玄同:汉字革命中的书法情结三、沈尹默:书法理论的“启蒙”与“普及”小结第三章 从“知识生成”到“学科建构”――“中国书法史”研究的学术谱系一、中国古代是否有“书法史”二、王岑伯:“书法史”研究的历史出场三、孙以悌:由“史学”而“书学”四、王治心:线性发展的书史观五、胡小石:未完成的“通史”六、作为集时代大成者的祝嘉七、作为书法史学者的沙孟海小结第四章 书法史写作的“西学东渐”与“范式转型”――“二王”叙述、“兰亭论辨”及其当代回响一、“整理国故”运动与学术风气的转换二、“二王”叙述与书法史体例三、“兰亭论辨”及其对“中国书法史”学术谱系的挑战四、新时期的“二王”研究及书法史学术范式的转换小结第五章 在“科学”与“书学”之问――早期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学术反思一、“西学东渐”与“书法艺术”观念的生成二、由“科学”而“书学”的理论想象三、著作体例的新变与书法学科之生成四、书法美学学者的西学训练与本士睛怀小结第六章 “艺术启蒙”与“社会普及”之张力――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书法批评的诞生一、书学启蒙与书法批评的滥觞二、书法媒体创设与批评空间的形成三、“理论先行”下的学科构想四、“艺术”之争与批评实践的展开五、社会普及与批评外延的拓展小结第七章 攻石之术何以成“学”――二十世纪中国篆刻研究的三种进路一、“证经补史”与“考订错讹”二、独立的“篆刻史”研究的登场三、从“治印术”到“篆刻学”小结第八章 书法篆刻家的古文字学视野――容庚、商承祚与中国文字学的现代转型一、容庚:从篆刻创作到文字研究二、商承祚:“学术”与“艺术”之张力三、从“章黄之学”到“罗王之学”小结第九章 他山之石筑兰亭――海外汉学视角中的中国书法史研究一、海外中国书法研究的基本格局与分布二、北美中国学中的《兰亭》研究三、欧洲汉学中的《兰亭》研究四、当代日本的王羲之与《兰亭》研究小结第十章 当代书法研究:有待展开的前沿议题一、书法何以成为社会议题――新时期书法社会学研究反思二、作为学科的“中国当代书法史”――基于“史学史”的反思三、从“新材料”到“新问题”――日常书写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小结结语:书法生态转换对书学研究的挑战附录一 十年来中国书法研究之进展一、史学:从“通史研究”到“问题发现”二、理论: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研究三、批评:形式逻辑与学术规范的缺席附录二 1918―1949年部分报刊书法文献存目主要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封面

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

书名:从西学东渐到书学转型

作者:祝师

页数:311

定价:¥48.0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13406529

PDF电子书大小:11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