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

节选

[

第三十七回明传世 十有二 一十七帝诗曰:慷慨樽前发浩歌,休教世事苦相磨。东风要与花为主,无奈青春老去何?却说明太宗文皇帝,号永乐。既篡位,诏以北平为北京,复代王桂、岷王梗封爵。上议文嗣,武臣咸请立高煦,谓其有扈从功也。惟文臣金忠、解缙、黄淮曰:“嫡长承统,万世正法。”解缙复曰:“好圣孙。”上乃立高炽为太子,封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以姚广孝为太子少师,赈济苏湖。广孝往见其姊,姊拒之曰:“贵人何用至贫家!”不纳。广孝乃易僧服往,姊坚不肯出,家人劝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广孝即连下拜,姊曰:“我安用尔许多拜耶?曾见做和尚不了底,是个好人么?”遂还户内,不复见。李景隆僧逾不法,造图谶,谓十八子当有天下,遂伏诛。安南国王陈日焜,为其臣黎季离所弑。季离窜易姓名,上表诈称陈氏绝嗣,求权署国事,上从之。逾年,故安南国王孙陈天平,走至京师诉冤,上遣人责之。季离卑辞,表请天平还国,上遂命广西都督黄中,以兵送天平还。季离伏兵杀天平,中等引兵还。事闻,上大怒曰:“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乃命朱能、张辅等,帅兵分道进讨。朱能有疾,留龙州,寻卒。张辅等入安南。张辅等至安南,黎季离守备甚严,辅袭破其西城,又以画狮蒙马,用神机铳,破其象阵,遂克东都。黎季离遁入海,辅军追败之,生擒季离,及其子澄,余众悉降。安南平,得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有八,户三百十二万。山东蒲台县妖妇唐赛儿反,能剪纸为人马,相战斗,且言能知未来事。初以新寡祭夫坟,得书剑,因削发为尼,后复蓄发,美色妖淫,据益都等地,杀伤官军甚众,势甚猎獗。上遣安远侯柳升剿之,不获而遁。上捕之急,累及妇女。赛儿忽自首,裸而缚之,怡然不惧,临刑,刀枪箭铳俱不能伤,俄复遁去。开浚会通河。上命皇太子监守京师,巡幸北京。又命皇长孙留守北京,上率众北征,至清水源,其地水碱苦不可饮,人马皆渴,忽于营西北,有清泉涌出,赐名神应泉。上至长清塞,夜间南望北斗,车驾至干难河,即元太祖始兴处。本雅失里率众拒战,上一鼓败之。本雅失里远遁,上乃班师。次年,瓦剌顺宁王马哈木朝贡不至,且欲寇边,上复亲征之,击破其军。马哈木北遁,上遂班师,因定都于北京,以京师为南京。上封高煦于云南,以远不肯行,改封青州,又不肯去,阴造兵器,养死士,上大怒,欲诛之,太子力救,上徙封之于乐安州。曰:“如其祸作,可朝发而夕擒之。”阿鲁台寇边,杀兴利守将王焕,上亲征之,驾至鸡鸣山,阿鲁台闻之,夜遁。阿鲁台弑其主本雅失里,自称可汗,复寇边,上复亲征,至上庄堡,鞑靼王子也先士干率众来降,上遂班师。次年,阿鲁台复寇大同,上命皇太子监国,复率众亲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从,师次清水源,阿鲁台远遁,上梦神人告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上遂班师。师次苍崖,上不豫,七月庚寅,师次榆柳川,上大渐,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次日上崩,杨荣等秘不发丧,密奉大行皇帝讣至京师,皇太子遣皇太孙赴开平,迎梓宫,军中乃发丧。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郡县灾伤,捐租赈谷,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独于建文忠臣,男诛戮,女为娼,不能无遗恨焉。在位二十二年,寿六十五岁。梓宫至京师,皇太子高炽即位,是为仁宗昭皇帝,改明年为弘熙元年,立妃张氏为后,任用蹇义、杨士奇、杨荣、夏原吉、金幼孜、黄淮、杨溥等,天下称治。赦建文时奸党,族属并放还家,发教坊者,并宥从良,给还田产。时有自南京来者,上问所过地方何如,对曰:“淮、徐、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征税方急。”上不令部议,召杨士奇草诏,悉免之,然后令户工二部知。上明于星象,忽夜见星变,召蹇义、士奇等语曰:“天命尽矣!”乃叹息曰:“监国二十年,为谗慝所构心之忧危,吾三人共知,赖皇考仁明,得蒙保全,吾去世后,谁复知吾三人心者。”言已,泫然。蹇义、士奇亦流涕。五月,上不豫,召蹇义、杨士奇、黄淮、杨荣至思善门,命书敕,驰召皇太子于南京,翌日上崩。上天禀纯明,至性孝友,从善改过,恭俭爱民,足称令主,在位一年,寿四十八岁。时皇太子未至,群臣请郑、襄二王监国。乙巳六月,太子瞻基至自南京,遂即位,是为宣宗章皇帝,改明年为宣德元年,立妃胡氏为后。汉王高煦在乐安,未尝一日忘反,及上帝位,谋益决,招集亡命,复遣人密约英国公张辅等,俾为内应。辅即缚其人,白于上。高煦上书,指夏原吉等为奸佞,当诛之。上曰:“高煦果反。”夜召辅臣入议,杨荣首劝上亲征,上有难色。夏原吉曰:“兵贵神速。”杨荣言是,上意遂决。明日,谕百官亲征,即治兵,遂与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发京师,命郑、襄二王留守。车驾至乐安,汉主大惧。上以书谕汉王,令执献首谋,归命朝廷,犹可保全。又以敕系矢射城中,令执献高煦,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上驻跸乐安城北,发神机铳,声震如雷,城中股栗。高煦狼狈失据,遂潜出,顿首谢罪,上遂班师,系汉王父子以归。群臣遂欲并取赵王,独杨士奇以为不可。杨溥与士奇意合,上乃封群臣奏章,遣使付赵王,使自处。赵王大喜曰:“吾生矣。”即献护卫,上表谢恩,言者始息。上至京,废汉王高煦为庶人,锁絷于大内逍遥城,上往观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急救起,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乃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熔,庶人死,诸子皆死。安南黎利反,屡败官军。利请于朝,请复立陈氏后。上以疲毙中国,远征无益,遂许之,册封陈暠为安南国王,罢征南兵。后黎利篡陈暠而自立,遣使入贡,谢罪,求封,群臣请讨之,上亦不许,封黎利为安南国王。安南,即交趾国,自后朝贡不绝。上欲立贵妃孙氏为后,乃以意导胡后,使以疾辞后位,因废胡后而立孙氏为后。胡后居别宫,上亦不废恩御。进膳如常仪,每燕会必命居孙后之右。上以秋高马肥,恐胡骑寇边,遂整士马,驻喜峰口以待之。守将奏报兀良哈率万骑寇边,上选铁骑三千,驰赴之,敌望见,以为戍边之兵,即悉众来战。上命分铁骑为两翼,夹击之。上亲射其前锋三人,殪之,两翼飞矢如雨,敌不能进。继而神机铳叠发,敌人马死者大半,余悉溃走。上以数百骑直前,敌望见黄龙旗,始知上亲征,悉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而归。乙卯正月,上不豫,百官朝皇太子于文华殿,翌日上崩,在位十年,寿三十七岁。上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赃吏。或言臣下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则重惩言者。张辅、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杨溥、金幼孜、吕震、胡荣等,同心辅政,号称治平之世。及崩,太子年方九岁,内议颇有欲立长君之说。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等入临,哭罢,请见星太子,即叩头呼万岁,浮议乃息。太子祁镇即皇帝位,是为英宗睿皇帝,改明年为正统元年。太监王振,山西大同人,初侍上于东宫,及即位,遂命掌司礼监,宠信之,呼为先生而不名,振遂专权,大作威福。张太皇太后御便殿,召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荣等入内。上东立,太后顾谓上曰:“此五人,先朝所简以贻皇帝,凡有行,必与之计。”命宣王振至,太后颜色顿异,欲诛之。上跪为之请,乃得解。二年六月,京师旱,时御巷小儿,为土龙祷雨,拜而歌曰:“雨帝雨帝,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还我土地。”成群呼噪,不知所起。未几,有监国即位之事,继有复辟之举,说者谓雨帝者,与弟也,城隍者,郕王也,再来还土地,谓复辟也,后悉如谣。太皇太后张氏崩,王振益无忌惮。侍讲刘球劾王振专权,下狱。振使小校入狱,断球头而去。王振忌大理少卿薛瑄,下之狱,将杀之,赖诸大臣救免,放归田里。适三杨俱卒,王振益横。福建民邓茂七反,僭称闽王,乌合至数十万,一时震动。其媳廖氏,尤妖淫善战。御史张楷讨斩茂七,宁阳侯陈懋,削平其余党。十四年,北敌也先,遣使二千余人马进,报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北使回报,遂失和好,发兵寇边。荧惑入南斗,久不退舍。侍讲徐珵,苏州人,颇知天文,曰:“祸不远矣!”丞命妻孥南归。妻孥重迁,有难色。珵怒曰:“汝欲作鞑子妇耶?”北敌也先,大举入寇,大同兵失利,边塞城堡多陷没,声息甚急。王振不与大臣议,挟天子,帅师亲征,百官伏阙上章恳留,不从。七月十七日,驾行,命太监金英,辅郕王居守,文武大臣皆匆匆随行。官军及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连日非风则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边将井原等败报踵至,随驾文武,连上章留之。振怒,皆令掠阵,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至大同,振欲进兵,北行益急,迫成国公朱勇膝行听命。户部尚书王佐,竟日跪伏草间。惟钦天监正彭德清斥振曰:“象纬示警,不可复前,若有疏虞,谁任其咎!”振怒曰:“倘有此,亦天命也!”前军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没,振始有回意,明日班师。大同副总御郭登,谓驾宜从紫荆关入,庶保无虞。振不听,师过鸡鸣山,敌追至。遣朱勇率兵五万御之,敌于山下,张两翼夹攻,杀之殆尽。兵部尚书邝野,请车驾疾驱入关,而严兵为殿。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次日,驾至土木,日尚未晡,去怀来城二十里,欲入保怀来。振辎重千余辆,在后未至,留待之,遂驻土木。敌见我营不行,伪退,遣使持书来通和。上召曹鼐草敕与和,遣二通事,与敌使偕往。振急传令,移营南行。既行,未三四里,敌四面追之,士争先奔走,行列大乱,敌骑跳阵而入,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杀,乃弃甲,相蹈藉而死,蔽野塞川。

]

本书特色

[

1.全是干货!绣像本《中国全史》十分通俗好读,可为国人的中国历史入门书。本书从盘古开天辟地、春秋争霸,到盛唐大明气象、晚清维新变革,历数上古至今的历史演进,全面勾勒中华民族整体命运兴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2.《中国全史》一书,系有“一代史家,千秋神笔”之誉的历史作家蔡东藩的作品。蔡东藩的作品出版之初,即风靡全国,时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张海澄,认为其作品“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所以作为学生课外补充读物。历史学家顾颉刚也认为,蔡东藩的作品“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3.《中国全史》一书,在创作手上法上,虚实结合、真野并存。蔡东藩的写作,有对大历史、大背景的描写,能看到历史进程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又有对人物命运细节的刻画,人物刻画并不脸谱化,而是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行文简洁,语多诙谐,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4.蔡东藩是人以文传的作家,普通读者,无分老幼,皆可听他娓娓道来,如身临其境,在叙事之中见识他的识见和感情、好恶判然。

]

内容简介

[

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真实再现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本书起自盘古开天辟地,讫于清末,道尽中国几千年的兴衰治乱,具备作为简明历史读本的功能。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的轮廓,了解历朝大政及其盛衰得失,读懂中华文明无数次浴火重生的神秘力量。作者兼历史家小说家之长,忠于历史真实,筛选梳理浩如烟海的史传,融合野史,将史事和人物故事化、情节化和通俗化,敷演成这部既有趣味性,又有历史厚度的中华通史。

]

作者简介

[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浙江萧山临浦镇人。清末以优贡生朝考入选,调遣江西省以知县候补,因厌恶官场称病归里。一度宦游福建,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历十年之功,为会文堂撰写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十一部及《西太后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吕安世(1671—1742),名抚,字安世,号逸亭,浙江新昌人。十五岁入县学,嗜书如命,与兄析产,“弃广厦腴田,独捡集遗书以去”。精天文、地理、兵法、性理、皇极之选。屡试不第,以著述为事,后海宁查嗣庭狱起,私下毁版过半,仅存《三才图》《四大图》《纲鉴通俗演义》(即《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纲鉴通俗演义》“越十寒暑而成”,于雍正元年(1723)付梓,蔡东藩于1918年增订,1919年易名“历朝史演义”,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发行。

]

目录

第 一 回 谈天地 稽人物 盘古首出………………………………………………….001第 二 回 历三皇 经多氏 乃及羲娲………………………………………………….006第 三 回 五帝起 亶聪明 大兴制度………………………………………………..011第 四 回 尧禅舜 舜禅禹 天下为公………………………………………………….016第 五 回 夏后氏 四百年 一十七世………………………………………………….022第 六 回 商汤氏 三十世 六百余春………………………………………………….026第 七 回 周室兴 至平王 迁都洛邑………………………………………………….031第 八 回 齐桓公 晋重耳 五霸称尊………………………………………………….036第 九 回 简王后 至灵王 时生孔圣………………………………………………….045第 十 回 李老子 释迦氏 说法谈经………………………………………………….054第十一回 周社稷 八百年 三十七世………………………………………………….062第十二回 九州中 诸列国 并入强秦………………………………………………….065第十三回 秦无道 四十年 止传二世………………………………………………….078第十四回 刘项起 分楚汉 逐鹿争衡………………………………………………….086第十五回 汉高祖 定江山 一十二帝………………………………………………….094第十六回 西汉衰 遭王莽 篡国鸩君………………………………………………….105第十七回 汉光武 复中兴 世称东汉………………………………………………….112第十八回 传汉献 曹操起 汉室三分………………………………………………….120第十九回 三国志 乱纷纷 五十余载………………………………………………….130第二十回 汉归曹 吴入晋 依次销沉………………………………………………….140第二十一回 司马氏 五十年 五胡大乱………………………………………………….150第二十二回 走江东 承旧统 百岁云奔………………………………………………….161第二十三回 宋齐梁 传陈主 俱都江左………………………………………………….172第二十四回 索头魏 分齐周 北地称尊………………………………………………….184第二十五回 周并齐 隋篡周 平陈一统………………………………………………….198第二十六回 隋炀帝 恣淫乱 授首江都………………………………………………….207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 立根基 二十一帝………………………………………………….216第二十八回 宠妇寺 及藩镇 祸乱相寻………………………………………………….225第二十九回 朱温起 号梁朝 归于李氏………………………………………………….248第三十回 晋灭唐 汉继晋 郭氏周承………………………………………………….264第三十一回 宋太祖 统中原 未能混一………………………………………………….281第三十二回 西北方 辽金夏 不住相争………………………………………………….303第三十三回 康王构 仗名将 偏安半壁………………………………………………….315第三十四回 蒙古兴 灭金夏 覆宋江山………………………………………………….341第三十五回 有元朝 九十春 群雄并起………………………………………………….347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 明太祖 应运龙兴………………………………………………….355第三十七回 明传世 十有二 一十七帝………………………………………………….370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 寇京邑 明社为墟………………………………………………….394第三十九回 清室兴 平世乱 戡定中原………………………………………………….411第四十回 康熙帝 靖内外 创制显庸………………………………………………….421第四十一回 雍乾朝 拓版图 清室全盛………………………………………………….431第四十二回 嘉道继 兵祸兴 国祚中衰………………………………………………….441第四十三回 洪杨起 英法来 世变日亟………………………………………………….451第四十四回 东西后 秉朝政 内难敉平………………………………………………….460第四十五回 外患迫 增国耻 百日变法………………………………………………….469第四十六回 母子争 酿拳乱 悔祸嫌迟………………………………………………….476第四十七回 仆专制 创共和 清帝退位………………………………………………….485第四十八回 稽历数 及年号 演义告成………………………………………………….492

封面

中国全史

书名:中国全史

作者:蔡东藩

页数:未知

定价:¥59.8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514370423

PDF电子书大小:10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