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媒体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基于央视报道样本的比较分析

本书特色

[

  《中国电视媒体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基于“央视”报道样本的比较分析》以我国电视新闻中的灾害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托话语理论和新闻话语分析框架,从深入描述我国电视灾害报道的发展历程着手,立足于具体的新闻语料,对三组分处不同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灾害事件报道样本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了我国电视灾害报道话语转型的趋势与嬗变轨迹,并探析了这种新闻话语生产转型的动力机制。
  该书实证性强,体现了理论逻辑与报道实践的有机统一。作者将电视灾害报道的历时性和中外新闻话语理论的共时性资源结合,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点、线、面的辨析与互证,案例选择与分析切中论题要旨,举证的丰富性能够有效说明问题,不仅让读者看到了我国电视灾害报道的嬗变轨迹,也让人们看到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方式与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创新。

]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原因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从话语理论到新闻话语分析 **节话语与话语分析   一话语及话语理论   二  话语分析及其进路   三  批评性话语分析 第二节新闻话语分析   一  新闻作为话语   二  电视新闻话语的特殊性   三  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四  多维视野下的话语分析   第三节  电视灾害报道话语概述   一灾害与灾害报道   二  电视灾害报道的话语优势   三  电视灾害报道的功能与价值第三章  中国电视灾害报道的发展历程   **节  改革开放前的电视灾害报道 第二节  突破禁区——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电视灾害   报道   一  国际新闻影响下的自省与“信息”观念引进   二  禁地突破:由讳莫如深到逐渐打开   三  两个阶段——政策控制下的灾害报道 第三节  曲折中渐进——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的电视   灾害报道   一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电视新闻改革   二  电视灾害报道的多元呈现   三  制度化灾害表达与有限度披露 第四节  回归本位——2003年“sars”事件以后的电视灾害   报道   一  惯性下的前期失语和“报喜不报忧”     二  分水岭:信息公开下的危机处理   三  回归新闻本位,还原事实真相第四章  电视灾害报道话语样本比较分析(上)   **节分析的目的、方法及模型设计   一  分析目的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分析样本的选取与分布说明   三  分析模型设计   第二节  宏观文本分析:宏观结构和新闻图式的对比   一报道规模、篇幅与宏观命题   二  宏观叙事主题分布     三  总体的图式结构   四  场景与细节的运用     五  背景的利用   六评论的使用   第三节微观结构分析:主题的实现方法   一  局部语义结构分析:主述位结构 ……第五章电视灾害报道话语样本比较分析(下)第六章我国电视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趋势第七章电视灾害报道话语转型的动力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报道附录二1998年长江流域抗进救灾报道附录三2008年汶川大地震报道后记

封面

中国电视媒体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基于央视报道样本的比较分析

书名:中国电视媒体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基于央视报道样本的比较分析

作者:程前

页数:345

定价:¥7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6153482

PDF电子书大小:6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