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研究

节选

[

  《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研究》:  (一)高校科研合作理念的特点  协同的基础是合作,大学科研合作理念不可能脱离现有社会规则、规范体系而存在,因为大学科研合作中的价值判断与大学组织使命和学者群体的价值观念不可分离,它受大学理念、大学使命、科学精神、探究精神等观念的引领,从而形成对科研合作意义与价值的普遍认知。哈耶克论证的现代社会是“人类合作秩序不断扩展”的时代,大学科研合作早已超越人类初级形态合作的纯功利性合作时期。作为高级形态的合作,大学科研合作并非纯粹迎合功利目的和工具理性,虽然合作中包含某些工具理性的内容,但合作的*终目的和结果是合作主体之间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的价值理性活动,是一种超越了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合作。这种合作理念具有:  (1)信念认同。科研合作是基于学者对学术自由、科学精神等价值观深刻理解与认同的行为选择,合作研究已超越独立研究而成为现代科研活动的自觉、自然、共同的行动准则。主体之间因长期、共同的信念而使合作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连续性,这尤其体现在学者之间平等、自愿、默契的合作方式以及相互交流、对话甚至妥协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在对一位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不同信念的人在一起很难开展合作,他说:  “曾经有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他来了没多久,整个团队的人都打遍了,今天与这个吵架明天与那个翻脸,后来别人见到他就躲。*后我说我不能聘你,让他走了。”(19号受访者,男,教授)  这种情况说明,一个团队必须有一种长期形成的融洽氛围,这主要来自成员的信念认同。如果新来的人不能与之相融合,自己待着也难受,总想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是不可能与团队的人合作的。信念认同具体反映在能否与别人合作共事,如果不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哪怕他是天才也不行。  (2)手段与目的统一。科研合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既要分享合作创新带来的合作剩余和成果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物质利益也可能是荣誉赋予或学术地位的提升,还要注重在探索知识和发现真理过程中实现学者的自主意识和精神追求,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科学的发展必须依靠高于个体和单一学派研究能力的集体智力碰撞形成的“集体大脑”,科学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愈广,频次愈多,科学家的集体研究能力就愈高,他们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价值实现就更能得到满足。一位有着近30年科研合作经历的团队负责人说:  “80年代中期,国内光纤通信刚刚起步,我很感兴趣,这个方向很有吸引力,就有人跟着我一起做,如何凝聚他们呢?物质利益是一个方面,我还必须把心思很大部分放在他们每个人的发展方向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包括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等,否则让他们自己去想,很可能就把精力分散在内耗和争斗上。”(1号受访者,男,教授)  可见,合作团队的领头人要时常通过协调各方的不同利益来实现科研合作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3)合作关系的本质是道德伦理关系。科研合作不是单纯的利益合作,无论学者之间、师生之间还是大学与外部机构的科研合作,成功的科研合作靠的是主体彼此信任、信赖的合作关系。尽管这种合作关系有时也成为一种法律关系,但能从本质上维持合作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各主体之间长期的信任、信赖关系。尤其对于大学与外界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合作各方不仅需要超越个体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互利和双赢,同时需要超越合作中的契约关系和法律关系,建构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共存的合作道德伦理关系。有的教师认为:  “团队在一起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强调个人的德行,缺乏道德观念的人,能力再高都不行。合作不能总是计算谁吃亏谁占便宜,其实每个人都从合作中得到提高,相互启发。决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牺牲别人的利益。维系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合作伙伴的品行,合作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19号受访者,男,教授)  (4)师生合作的价值特性。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合作研究对于大学具有特殊意义,那就是科研合作中的师生合作能够促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大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大学科研活动直接产生持续性科学人才的源泉。这种潜在能力的开发起始于科学技术进入高等教育体制的19世纪,此后便出现了科学人才大批涌现。能将有限的个体研究能力构成连续不断的社会科学能力的中间环节正是大学师生科研合作的人才“再生产”能力,个体科学家的独立研究往往很难明显推动科学研究人才辈出的增长态势。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理论建构和案例研究入手,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逻辑,探索制度化过程中人的行为如何受政策规制、规范约束、文化认知诸因素的影响,以此建构高校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制度框架。从协同机制、合作动机、习俗惯例、文化认知等微观制度层面挖掘合作困境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性和秩序化提供行动者的逻辑和制度演进的法则。本书选择新制度主义理论作为贯穿全书的支撑性理论,并将其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规制”“规范”“文化-认知”渗透于高校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制度分析中。本书通过对H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案例,对协合创新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多种研究。

]

作者简介

[

  王燕华,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就职于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科教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开设高等教育管理、知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地方政府学等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若干项。

]

目录

**章 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制度逻辑**节 合作理论研究一 合作理论的多学科研究二 高校科研合作创新的实践研究三 合作行为与合作制度研究四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第二节 “合作创新”与“协同创新”一 合作创新及其制度效应二 协同创新及其制度效应三 协同学与协同创新研究四 从“合作研究”到“协同创新”五 新制度主义理论基础六 协同创新的制度分析框架第三节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制度创新一 协同创新的制度化镜像二 协同创新制度研究的必要性三 协同创新的制度分析视角第二章 环境协同: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构架**节 内部环境协同一 “教学秩序”与“科研秩序”相生相伴二 自生秩序中的矩阵式科研组织三 课题制隐含的协同创新微观秩序第二节 外部环境协同一 “小科学”体制中的“科”“技”协同二 “大科学”体制中的国家统一意志三 刚柔相济的制度抉择第三节 内外协同中的大学职能关系一 大学职能发展的多样性挑战二 两种职能关系的动态演绎三 合理定位科研:协同“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关键第三章 组织协同: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系统效应**节 基于合作的协同创新基本要素一 理念:超越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二 规则: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中国特色三 主体:集多元角色为一体四 载体:创新成果的“发源地”第二节 从合作研究到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一 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二 实验室和研究院三 创新团队和课题组四 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五 高校科研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第三节 高校科研协同创新效应一 师生合作与“师承效应”二 跨学科合作与“会聚效应”三 学术共同体与“集团效应”四 产学研合作与“知识转移效应”第四章 行动者协同:课题制及其制度功能**节 政策规制:正式制度与配套体系一 课题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二 课题制隐含的合作创新理念三 课题制配套政策推进协同效应产生第二节 规范约束:非正式制度与规范体系一 基本科学规范:行动者自律二 扩展性科学规范:行动者互律第三节 文化认知:协同创新的符号系统一 文化与制度的协同二 文化建构制度第四节 基于行动者协同的科研创新典型案例一 A大学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实验室概况二 从分散独立到交流合作:基于组织间融合的协同创新实践探索三 案例研究结论第五章 案例分析: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之路**节 合作模式演绎一 案例介绍二 案例分析第二节 两种合作模式的差异比较一 交流方式的差异二 工作任务的差异三 薪酬体系的差异四 信任文化的差异第三节 合作创新中的规范与文化一 “大科学”挑战科学的认知规范二 课题制合作中隐含的道德伦理规范三 课题制合作中潜藏的管理规范第四节 从合作到协同的制度困境一 道德乏力与学术异化二 技术环境与制度梗阻三 社会环境与文化空缺第六章 制度协同:科研创新的合法性建构**节 规范整合:协同创新合法性建构的场域再造一 凝练共享心智,激发协同创新的心理资源二 从“科层管理”走向“共享管理”三 “供给主导式”与“需求诱导式”制度相互嵌套四 完善“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协同激励机制五 建立自由流动与高度合作的弹性化组织场域第二节 文化牵引:协同创新合法性建构的组织生态一 伦理激励:强化科学共同体成员的道德伦理意识二 制度信任:凝练科研合作中的信任文化三 理念共享:构筑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第三节 协同创新:在制度创新中实现科技创新一 让大学精神渗透协同创新的各个维度二 强化高校内部科研子系统的关联机制三 协调好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矛盾及其辩证关系参考文献

封面

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研究

书名: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制度研究

作者:王燕华

页数:252

定价:¥86.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01

ISBN:9787520363389

PDF电子书大小:4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