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炉煮茶:人家有味是清欢

节选

[

  《风炉煮茶:人间有味是清欢/民国趣读·闲情偶拾》:  喝茶  鲁迅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地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地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假如没有,则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将茫无知觉,直到血尽倒地,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倒地。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装锐敏的,自然不在此例。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茶馆  张恨水  北平任何一个十字街口,必有一家油盐杂货铺(兼菜摊),一家粮食店,一家煤店。而在成都不是这样,是一家很大的茶馆,代替了一切。我们可知蓉城人士之上茶馆,其需要有胜于油盐小菜与米和煤者。 茶馆是可与古董齐看的铺,不怎么样高的屋檐,不怎么白的夹壁,不怎么粗的柱子,若是晚间,更加上不怎么亮的灯火(电灯与油灯同),矮矮的黑木桌子(不是漆的),大大的黄旧竹椅,一切布置的情调是那样的古老。在坐惯了摩登咖啡馆的人,或者会望望然后去之。可是,我们就自绝早到晚间都看到这里椅子上坐着有人,各人面前放一盖碗茶,陶然自得,毫无倦意。有时,茶馆里坐得席无余地,好像一个很大的盛会。其实,各人也不过是对着那一盖碗茶而已。  有少数茶馆里,也添有说书或弹唱之类的杂技,但那是因有茶馆而生的,并不是因演杂技而产生茶馆。由于并不奏技,茶座上依然满坐着茶客可以证明。在这里,对于成都市上之时间充裕,我极端地敬佩与欣慕。苏州茶馆也多,似乎仍有小巫大巫之别。而况苏州人还要加上一个吃点心,与五香豆糖果之类,其情况就不同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有时也许会作个例外。  ……

]

内容简介

[

  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千百年来与国人的思想形成了密切联系。并发展成独一的茶文化,与我国很多名人都产生过很多故事。《风炉煮茶:人间有味是清欢/民国趣读·闲情偶拾》精选近现代名家描写茶事的美文近50篇,从饮茶切入,既有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介绍,更有近现代文人对饮茶的所思所感,讲茶事,谈人生,给人以美的享受,文章作者包括鲁迅、郁达夫、周作人等近现代名家十余人。

]

目录

喝茶茶馆茶话戒茶茶和交友吃茶文学论喝茶喝茶中山公园的茶座茶肆卧饮之趣喝早茶的人茶茶茶馆喝茶吃茶再论吃茶煎茶茶汤关于苦茶《茶之书》序说茶茶里的人生品茶喝茶饮茶随笔茶坊哲学茗饮茶包吃茶颂茶淘饭碗底有沧桑品茗与饮牛《古今茶事》序茶食店从吃茶漫谈重庆的忙——旅渝随笔茶馆泡茶馆喝茶茶铺坐茶馆上海的茶楼苏州的茶居广东的茶馆广州的茶点茶人许廑父轶事茶之幸运与厄运让茶“还俗”寻常茶话门前的茶馆中国人与茶茶在英国

封面

风炉煮茶:人家有味是清欢

书名:风炉煮茶:人家有味是清欢

作者:闲情偶拾

页数:217

定价:¥49.8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6-01

ISBN:9787520517003

PDF电子书大小:15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