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抗:兴隆场(1940-1941)

本书特色

[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

作者简介

[

伊莎白(Isabel Crook),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多伦多大学荣誉博士。1938年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辅修人类学。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2年与英国记者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在英结婚。二战结束前夕,曾入伦敦经济学院(LSE)攻读人类学博士,后因夫妇同赴华北采访并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中断学习。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他们夫妇曾合著出版《十里店》二卷(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 Mile Inn; Ten Mile 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阳邑公社的头几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女性研究项目的策划者。

]

目录

目录:序言/伊莎白鸣谢/伊莎白引言/贺萧 韩起澜上篇 本地人**章 场镇生活兴隆场的早期历史1940 年的场镇赶场茶馆与社交第二章 靠山吃山:农业劳动旧貌换新颜:从原始山林到密集耕种田主与佃户:水田耕种概况住房衣食家庭结构与分工水稻种植水牛雇工第三章 家门口的生财之道农村原始工业与手工制造深陷危机的家庭土匪和受害者结语第四章 宗族、地主与地方政体宗族和宗亲地主:小池塘里的大泥鳅大地主曹跃显保甲制第五章 袍哥与民间势力袍哥的源流和发展袍哥如何进入兴隆场旧军阀蔡云清袍哥的组织结构地下经济下篇 外来人第六章 战时改革家行政改革教育改革平民识字运动唤醒国民意识协进会”下乡”协进会的乡建计划教育实验结语第七章 公共卫生四川公共卫生建设传统中医占卜驱鬼祷神西医诊所结语第八章 新旧并存的婚俗缠足与早婚大操大办包办婚姻童养媳常见离婚形式结语第九章 予取予求税赋营业税包税人冯庆云的发迹史屠宰税征兵抓壮丁不情愿的新兵壮丁队与民夫改革呼声第十章 交锋禁烟运动禁赌风波食盐合作社的兴衰尾声

封面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抗:兴隆场(1940-1941)

书名: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抗:兴隆场(1940-1941)

作者:邵达

页数:376

定价:¥58.0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7521304855

PDF电子书大小:15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