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民俗书系:乡土之乐.吉安民间灯彩

节选

[

  《乡土之乐:吉安民间灯彩/华夏文库民俗书系》:  吉安灯彩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在千百年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吉安灯彩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通过借鉴吸收其他民俗文化的精华而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吉安灯彩的这种发展壮大过程可以从其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播的脉络中得到印证。  民俗是种社会文化形态,必然随着人类的活动而发展变化。人们从不同的地方会聚在一个区域里,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久而久之,在频繁的交流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存在形式,再根据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历史积淀、风俗民情,取长补短,进行改造和创新,便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吉安各地灯彩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如此。  吉安人的先祖,大半是南迁的北民,还有一些是从闽、粤返迁的客家人。从目前吉安一带的方言中可发现,该地区没有一种统一的、可通用的方言。永新话和永丰话语音差别很大,万安人和新干人难以用方言交流,峡江人听不懂遂川话。只有以吉安城为中心方圆五六十里地方的人基本可用方言对话;即便如此,依然存在“隔水不同音,隔山不同调”的现象。这是汉唐以来多次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豫章郡所辖县的人口平均2万多,秦时建县的吉安也大致如此。东汉末年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数次社会大动乱,来自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多次南侵,还有旨在推翻朝廷的农民起义,造成了社会和政治的震荡,中原的经济和文化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从而促使政治和经济文化重心向南转移。为躲避战乱,百姓纷纷向较为安定的地区迁移。尤其是晋代的“五胡之乱”,唐代中后期的“安史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这些战乱迫使大量的士族百姓南迁避难。一部分北民过长江后顺赣水而上,来到相对安定和物产富饶的吉安一带,把这里作为他们理想的栖息地。另一部分北民则先到长江沿岸,再迁赣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北民南迁浪潮,不仅使处于赣中腹地的吉安人口大增,也带来了中原的儒家文化和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民俗风情,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明末清初,汉唐时经赣江而赴闽、粤山区落户的客家人,因居住地人多田少,一部分人沿着先祖南下的路途返回,在赣中南山区开基拓荒,另一部分则先到赣南,再迁赣中。吉安西、南、东方向的大多数山区,生活着返迁的“棚户”客家人。据清《龙泉县志》载,遂川“丁口半出流寓”。人口的迁移,把各地的文化带入了吉安,为社会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灯彩等民俗也随之而来。  在明初至清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川黔”的几波移民潮中,吉安大批乡民往西南各地迁移。有的在当地落户开基,有的与老家亲友联系,进行物资交流,此种现象促成了许多乡人外出经商创业,他们主要去往湖广川黔一带,这些地区至今仍有无数的吉安后裔在当地生活。外出经商者致富后回家建房修祠,也把外地的灯彩等民俗引进家乡,并结合本地的习俗予以改造。  ……

]

内容简介

[

  中华民族的灯彩,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传承不衰,源远而流长。吉安民间灯彩,脱胎于民族灯彩的母体,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有盛有衰,表现方式也与民族灯彩有所不同,但其本质不变,作为民族灯彩的缩影和分支一直延续至今。

]

目录

一 沃土家园1 生态环境2 物阜民丰3 文化传统二 源远流长1 探根寻源2 向有灯节3 发展变化三 形态特征1 遍地开花2 千姿百态3 交相辉映4 兼收并蓄四 自然崇拜1 自然神灵2 草龙*大3 中秋香龙4 鲤鱼灯*美5 感恩青蛙6 虾公弹跳7 神马送春8 蚌壳成精五 神龙呈祥1 龙之图腾2 龙贺新禧3 龙连宗亲……六 祈福纳吉七 庄重礼仪八 美的载体九 保护传承后记

封面

华夏文库民俗书系:乡土之乐.吉安民间灯彩

书名:华夏文库民俗书系:乡土之乐.吉安民间灯彩

作者:李梦星

页数:194

定价:¥30.0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1498

PDF电子书大小:4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