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共两册)

内容简介

[

  南京大屠杀是关系到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一页。《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增订版 套装上下册)》为增订版,吸纳了近三年间的研究成果,引入新的研究方法,特别对南京大屠杀期间公私财产损失和南京大屠杀的日方视角作了精深 研究,构建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希图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代表了当今国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

作者简介

[

  张生1969年6月生,安徽天长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边政研究所,中国历史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卷本)副主编。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先后师从张宪文教授、茅家琦教授、裴平教授,1994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钓鱼岛问题文献集》(12卷本)、《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1927-1937)》、《日伪关系研究一一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册)、《南京大屠杀全史》(三卷本)、《中华民国史》(四卷本)等著作10余种。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挂职担任副市长。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

目录

序自序增订版序导论:学术史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看日军的战略时机选择——以日方思虑为中心的考察(一)选择战争(二)选择南京(三)选择屠杀二、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生活秩序的变迁(一)常态生活秩序终结与防御期生活秩序来临(二)空位期的逼近、来临与延续(三)过渡期的胶着与“常态化”殖民秩序的系统创设(四)城内外信息传递(五)治安应对(六)房产问题(七)商品交易市场的关启(八)水电设施的破坏与恢复(九)城内外交通运输的阻滞与开启(十)医疗救助结语:战争、秩序变迁与市民生活三、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西方在宁人士(一)南京沦陷前的西方人士群体(二)西方人士与国际救援机构(三)面对大屠杀的西方人士(四)西方人士与日、中三方关系(五)西方驻宁外交人员(六)大屠杀之后的西方人士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一)“德国视角”的人员组成(二)“德国视角”的核心: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三)“德国视角”与英美人士的互动(四)“德国视角”与德国利益五、“美国视角”中的南京大屠杀(一)“美国视角”的人员构成和留宁动机(二)“美国视角”的文本及其传播(三)“美国视角”的核心:大屠杀的真相(四)“美国视角”与美国利益六、日本史料中的南京大屠杀(一)日本军方文献(二)日军官兵日记与书信(三)日军官兵与随军记者回忆(四)日本主要报纸报道七、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粮食问题——以“安全区”为中心(一)南京沦陷前的粮食供应状况与日军的粮食政策(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日方的粮食交涉(三)大屠杀时期南京居民的食物与生活状态八、南京大屠杀对南京环境的影响(一)环境与南京城市发展(二)日军对南京社会生活环境的破坏(三)日军对南京自然环境的破坏(四)日军破坏南京环境个案研究九、南京大屠杀期间市民财产损失的调查与统计——基于国内现存档案资料的初步分析(一)抗战期间的调查与统计……十、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初步研究十一、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十二、南京审判十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审判中的辩护及其“遗产”索引参考文献相关人名、舰名译名对照表后记增订版后记

封面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共两册)

书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共两册)

作者:张生

页数:943

定价:¥290.0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50622920

PDF电子书大小:15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