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明诗学

节选

[

  《走向文明诗学》:  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现实意义,在其他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当中一般都有提及。但不能从“总体国家文化”视野和上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总体”格局着眼,可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甚或也可以说,在“总体国家文化安全观”的意义上,这样条分缕析地“论证”和“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意义,其中本身就有其不妥帖之处。因此,下述几个方面,即使在相同的名目和标题之下,我们这里的论述,可能也与其他地方的着眼点与论证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或者说主要是着重于这些不同的地方。这几个方面,并没有完全展现“总体国家文化安全观”视野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面意义、整体战略和详尽方案,而只是在尽量提供一个融汇的“总体”性背景的前提下,简略列举了*重要的方面,或者在“总体国家文化安全观”之下,与通常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念不同的地方。同时,由此也借以进一步说明“总体国家文化安全观”的基本理念和问题方式。  (一)“总体”国家文化构成当中的核心价值来源  近些年来,中华文化和文明传统的问题,在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相关问题领域,其核心的问题性,也逐渐由“中西之争”向“古今之争”的论域转换。所谓“古今之争”的结果,不仅仅是表明古人和古典时代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而且从守护价值实质性和实体性的意义上解构了直线进化的历史主义神话,或者说,是在颠覆历史线性进化逻辑的基础上,回到自身的价值实质性与实体性上来,而不是回到古人那里和古典时代。这个实质性和实体性,当然首先是某种价值根源和价值根据性的东西,但在今天,它不是一种固守自我的简单同一性,而是由此出发,具有一种能够超越时间逻辑或重新规定时间性与历史性的价值伸张、价值立法能力和主体性权能,而不能任由自身的存在和生存,稀释和消解在简单的时间关系和历史序列的“客观性”当中。因此说,恰恰是“古今之争”背后的认知和认识论分歧,引导人们在认知上跨越了时间性和历史性的逻辑障碍,而从价值论的意义上,从价值层面上,将古人与今人联系起来。当然,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人们追寻中国和东方传统,是因为这个传统本来就是“自然正确”的生活方式,还是仅仅只是对之进行的一种价值“正当性”的纯粹的回护和保卫?正如前面所说,在东方和中国传统之内,这两者从本质上讲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合一和统一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解,不仅认知理性本身派生于道德主体和道德理性①,而且,按照这一传统,对于价值正当性的回护与论证,必须也必然伴随着对于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本身的“自然正确”的寻求和确证,或者说,只有本身是“自然正确”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认知和理解一种真正是“自然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这也就是说,对于“自然正确”的道德抉择和价值正当性的论证,需要不断扩展到对自然性之为自然性的理解上来:“自然”在中国传统当中,不仅仅是认识对象,也不仅仅是道德标准,“自然”之为“自然”,是先于认知和道德概念的二元对立的一种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道”的状态本身,就先于、并且囊括人们称之为认知和道德的两个方面,因此只有出于这种“道”的状态、与这种“道”契合的状态,认知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都是适宜的。人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论证的“循环”和“螺旋”,或者说是一个不断接近和循顺“道”的过程,因此,也就一个不断展开的“道”的领地:此时,古今之间的时间线索和历史关联,变成一种背景性的东西,主体性因此走出时间序列和“历史性”,从价值上完成自身的“实体性”。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本原创学术文集,收入作者历年来所撰写的理论文章和学术书评。如《穆旦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心智》《新诗90年:叙事仪式中的“传统”在场》《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后津味文学”:经济理性时代地域文化的认同困惑》《现代史诗的艺术开拓》《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等涉及文艺学理论、文学评论、文学史研究等方面。本书属于文艺学范畴,全书导向健康,研究角度独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读者对象为专业研究者、青年学生、文学及学术爱好者。

]

作者简介

[

  张大为(1975-),山西平遥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理论和文艺理论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元诗学》(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理论的文化意志——当下中国文艺学的“元理论”反思》(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天津文学史·十七年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东方传统:文化思维与文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15)等。

]

目录

东方心智与中国古典文明一政制秩序总体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文明反思视野中的启蒙理性与全球化(书评三篇)“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都市文明的梦想与现实(短论四篇)当下中国文论:理性重建与价值重构(短论三篇)“文明诗学”:通向诗歌的“文明”心智新诗九十年:叙事仪式中的“传统”在场文化焦虑·自我放逐·主体重建——新时期三十年诗歌文化意识的演变从“后现代”到“古典”——中国当代后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演变“后津味文学”:经济理性时代地域文化的认同困惑穆旦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心智穿越历史的“思想”道路——论邵燕祥诗歌抒写模式的演变向着永恒的心影栖息——论屠岸的诗美创造无法整合的心灵圣迹——评叶舟的《大敦煌》贯穿瓷器的热情——评祁人《掌心的风景》美神朝圣者穿过暗夜的空谷——刁永泉论词汇学写作的可能性——读奔雷《语言碎片》组诗圣光中的心灵之花史诗艺术的现代开拓——读刘文玉的《黑土壮歌》蓝色的诗情——读吴思敬的《诗学沉思录》史家镜鉴诗人赤心——读野曼《中国新诗坛的喧哗与骚动》生命诗意的双重承诺——读沈奇的诗与诗论合集《淡季》灵魂深底的无声恸哭——读冉正万的《纸房》爱与死之间的生命醉舞——论水荻的小说那里的星光在命运的激流中涉水梦游——记诗人牛汉筑向心智深处的圣殿——吴思敬的诗学道路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后记

封面

走向文明诗学

书名:走向文明诗学

作者:张大为

页数:263

定价:¥68.0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6304769

PDF电子书大小: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