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无障碍读国学

节选

[

《无障碍读国学-孝经》,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是在古代家喻户晓的孝文化瑰宝,而《二十四孝》则常作蒙学书供儿童使用。本书从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入手,配以民间流传颇广的“二十四孝”,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芜存精,正确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相关资料

[

插图: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可以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去直言劝说他。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应毫无顾虑的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他又如何能称为孝子呢?”在这一章里曾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孔子连用两个反问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接着孔子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及父五个方面对谏诤作了精辟的阐述,认为天子从谏才能不失天下,诸侯从谏才能不失封地,卿大夫从谏才能不失其家,士能从谏才能保住名声,父亲从谏才能不失于义,由此说明谏诤的巨大作用。孔子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故当不义,则争之。”他提倡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些孝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这些切实可行的积极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亲贤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许多以死相谏的忠臣,出现了许多为正义而牺牲的志士仁人,也出现了许多大义灭亲的英雄好汉。

]

本书特色

[

《无障碍读国学·孝经》: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历久弥新的经典演绎。

]

内容简介

[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是在古代家喻户晓的孝文化瑰宝,而《二十四孝》则常作蒙学书供儿童使用。本书从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入手,配以民间流传颇广的“二十四孝”,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芜存精,正确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目录

孝经《孝经》序开宗明义章**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纪孝行章第十五刑章第十一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至德章第十三

封面

孝经-无障碍读国学

书名:孝经-无障碍读国学

作者:赵萍

页数:153页

定价:¥18.0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60157894

PDF电子书大小:14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