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节选

[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1.轨道交通对高密度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轨道交通(简称轨交)具有减少城市道路面积、提高空间运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费等优点,已逐渐成为高密度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世界上很多高密度大城市都建成了比较成熟与完善的轨交系统,无论是纽约、旧金山、伦敦还是东京,均具有较高的轨交线网密度和人均拥有长度。轨道交通一方面在高密度大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有效降低了交通能源消耗(Cervero,1998);另一方面,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站点与周边区域的功能空间、人车路径等体系逐渐整合,既带动了周边商业或服务业的发展,也完善了多层面的交通体系,使城市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中心发展格局,不同程度地实现着城市品质和能级的提升。总体而言,轨道交通迎合了当今高密度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能级提升的重要条件,为其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可能。  2.我国高密度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高密度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通勤距离的加长,大部分城市虽都提出了“公交优先”战略,但是相关保障措施很难到位,导致公交运行速度下降,个人交通方式也畸形发展,从而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政府和一些高密度大城市已逐渐开始对轨道交通发展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政策指导,特别是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一些高密度大城市已经逐渐形成以地铁为主、高架轻轨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结构;目前我国也正成为全球*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截至2012年年底,有35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6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长度约1980km;预计到2020年,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长度约达到6100km。  但是,我国高密度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仍需要大力发展,以上海为例,截至2013年底,虽已建设拥有14条线、329座车站及总长525km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日均客流达到938万人次(不含磁浮及轨交3号线、4号线共线段人流不重复计算),但上海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出行占交通出行总量的35.4%,而这其中轨道交通的分担率约为39%,因此轨道交通仅占中心城区出行总量的14%。从对内环线以内及4个城市副中心范围约83个站点的日均客流量数据统计后看出,一方面日客流量分布的峰谷差异还较大,其次83个车站中有59个车站日均客流量在1万~5万人之间,约占71%,其轨交运量仍有较大提升余地,而未来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将对上海的总体出行影响更大,对站域的空间使用绩效提升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1.1.2 问题提出  1.我国当前轨交站域建设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建设过程中,很多项目由于规划设计时间短、建造速度快、开工数量多、投资资金受限等原因,往往侧重在解决城市公共交通运能不足和拥堵问题,重视轨道交通本身需求而忽视与周边区域的整体协同发展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站点建设中疏于兼顾周边区域的步行网络、交通换乘、与公共空间和商业等功能空间的统筹发展,特别是在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域,一些站点孤立于城市环境而使得站域空间使用绩效不高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其次是伴随着轨道交通所带来的区域可达性提高,一些站域建设无视轨道交通的承受能力,呈现出狂热和无序的发展局面,大量高密度的住宅或者办公区蜂拥而建,造成通勤高峰时期轨道交通超负荷运转,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恶化。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促进站城协同发展的视角, 关注轨道车站地区的空间分布与使用绩效的关联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 通过核心城区共35个站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的站域总体开发强度模型, 用于指导站区空间发展总量的控制 ; 同时, 结合功能、可达、空间和使用者四方面绩效影响因素, 初步建立了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预测”方法模型 ; 并构建了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绩效”的基本优化框架。

]

作者简介

[

  庄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更新与设计学科团队责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出版专著4部,发表期刊文章30余篇,获6次省部级及以上规划设计奖项2000年受邀参加“50名建筑师在法国”总统项目赴法国研修城市设计,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方法,主持上海火车站地区上盖利用城市设计研究、福建漳州西湖生态园地区城市设计、上海海伦路地铁站地区城市设计等多个重大项目。    袁铭,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讲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上海市建筑学会会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8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分别获得建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站域的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并在国际会议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负责徐州轨通交通1号线火车站站、站东广场站上盖物业,黄山市旅游轨道交通线网TOD规划,池黄铁路土地综合开发专题研究等多个重大项目。

]

目录

序自序前言第1章 站城协同的背景和问题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1.1 研究背景1.1.2 问题提出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核心概念的界定1.3.1 轨道交通、站点与站域1.3.2 群体与群体行为1.3.3 土地利用与空间使用1.4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1.4.1 研究思路1.4.2 写作框架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2.1 文献综述2.1.1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的总体研究现状2.1.2 轨交站域使用者与群体行为的研究现状2.1.3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的研究现状2.1.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研究现状2.1.5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优化的研究现状2.1.6 文献综述总结2.2 研究方法2.2.1 分析方法2.2.2 分类方法2.2.3 调查方法2.3 样本选择2.3.1 选取过程2.3.2 选取依据2.3.3 样本简介2.4 本章小结第3章 轨道交通站域的使用者和群体行为3.1 使用者:空间使用的决定因素3.1.1 功能类型与使用者3.1.2 空间分布与使用者3.1.3 空间绩效与使用者3.2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组群的典型类型3.2.1 功能空间子系统典型类型3.2.2 公共空间子系统典型类型3.3 轨道交通出行者的典型类型与特征3.3.1 轨交出行者群体与行为特征3.3.2 轨交消费出行者群体与行为特征3.3.3 小结3.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者的典型类型与特征3.4.1 轨交站域使用者的类型和特征3.4.2 轨交站域使用者流量的估算方法3.4.3 样本轨交站域的使用者构成分析3.5 轨交站域的典型行为、特征与空间模块3.5.1 群体行为的典型类型3.5.2 群体行为的整体特征3.5.3 支撑行为链的空间模块3.6 本章小结第4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分布4.1 轨交站点:站域空间使用的发动机4.1.1 结合轨交站点的空间使用早期探索4.1.2 轨交人流对站域空间使用的催化过程4.1.3 由轨交站点催化的空间使用发展趋势4.2 上海核心城区样本站域空间使用的分布特征4.2.1 功能空间的结构性分布特征4.2.2 公共空间的结构性分布特征4.3 使用者需求决定下的空间价值分布4.3.1 微区位价值的界定及主要影响因素4.3.2 不同功能空间微区位价值的需求分析4.3.3 轨交站域的空间价值分布与竞租曲线4.4 空间价值影响下的空间使用分布规律4.4.1 功能空间组群的承租能力分析4.4.2 空间价值影响下的功能空间结构性分布4.4.3 功能空间影响下的公共空间结构性分布4.5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的典型类型4.5.1 不同功能主导站域的典型空间分布类型4.5.2 轨交站域核心区的典型空间分布类型4.6 本章小结第5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绩效5.1 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框架与方法5.1.1 空间使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界定5.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框架5.1.3 空间使用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5.2 上海核心城区样本站域空间使用的绩效评价5.2.1 功能空间评价5.2.2 公共空间评价5.3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影响分析5.3.1 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5.3.2 功能空间的实证分析5.3.3 公共空间的实证分析5.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影响机制5.4.1 功能空间5.4.2 公共空间5.5 基于影响机制的空间使用绩效预测5.5.1 空间使用绩效的预测方法模型5.5.2 绩效预测方法模型的适用性验证5.5.3 结合其他地区站域的绩效比较5.6 本章小结第6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优化6.1 空间使用的优化目标与综合评价模型6.1.1 空间使用的优化目标:轨交活力区6.1.2 轨交活力区空间使用的综合评价模型6.2 空间使用优化的导控要素与方法6.2.1 功能构成6.2.2 开发强度6.2.3 空间分布6.3 典型轨交活力区的空间使用分布模式6.3.1 社区中心型轨交活力区6.3.2 区域中心型轨交活力区6.3.3 比较和讨论6.4 上海核心城区站域空间使用的优化策略6.4.1 存在的典型问题6.4.2 空间使用优化策略6.4.3 对样本站域的优化建议6.5 本章小结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 研究结论7.2 主要创新点7.3 研究展望附录A 调查报告附录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的研究课题调查附录C 轨交站域总体开发强度预测模型适用性的补充讨论附录D 基于空间绩效预测方法模型的样本计算数据参考文献致谢彩图

封面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书名: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作者:庄宇,袁铭著

页数:375页

定价:¥98.0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60874647

PDF电子书大小:8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