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

节选

[

第1章 绪论
化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认识物质自然界,改造物质自然界,并从物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得到自由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武器。就人类的生活而言,农轻重,吃穿用,无不密切地依赖化学。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化学更是引人注目的弄潮儿。
——卢嘉锡
  1.1 化学发展史
人类发展伊始便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实用化学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中期)、近代化学时期(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末)和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以来)三个时期。
  1.1.1 古代实用化学时期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千千万万种物质和各种自然现象。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人类想知道这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后来又研究这些物质的组成,猜测这些物质是不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的物质组成的。我国古代便有“五行说”,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材料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基本元素。古希腊则流传着一种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四种基本原始性质,即冷、热、干、湿。这些物性如果两两结合,就形成了四种元素,即土、水、气和火。这四种元素再按不同的比例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印度古代时期,有些哲学家认为,世界上万物皆是由地、水、火、风(气)和“以太”构成的。古埃及则把空气、水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古希腊也有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一种物,一切都由它衍生出来。古代的这些物质观、元素论对化学发展的影响较为深远。
  ……

]

本书特色

[

《化学与社会》一书详细地讲述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本书可作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化学与社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内容简介

[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全书共9章: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化学与生命现象,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今日绿色化学,化学与材料,诺贝尔化学奖给人类的启迪,化学与科学技术等。各章还编写了“科学背景”知识,介绍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希望通过这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尽量避免深奥的化学理论和详尽的复杂计算。
本书可作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化学与社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发展史 1.1.1 古代实用化学时期 1.1.2 近代化学时期 1.1.3 现代化学时期 1.2 化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1.3 未来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背景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第2章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2.1 化学的社会性 2.1.1 化学的应用性和经济性 2.1.2 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 2.2 化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2.2.1 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促进 2.2.2 化学与社会的渗透与反渗透 2.2.3 现代化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社会环境与化学发展 2.3.1 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化学的推动 2.3.2 社会经济开发促进化学的发展 2.3.3 军事竞争对化学的需求 科学背景 我国*早的化学研究机构 思考题第3章 化学与生命现象 3.1 化学与生命现象的关系 3.1.1 化学是生命运动的基础 3.1.2 生命起源于化学 3.2 人体中的化学 3.2.1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3.2.2 人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生命的本质 3.3.1 遗传基因 3.3.2 人类基因组计划 3.4 化学与仿生学 3.4.1 化学仿生学 3.4.2 仿生酶 3.4.3 仿生固氮 3.4.4 仿生膜 3.4.5 仿生昆虫信息素 3.5 医药化学品与人类健康 3.5.1 人类与医药的关系 3.5.2 中药 3.5.3 藏药 3.5.4 化学药物 3.5.5 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 3.5.6 药物的发现 3.5.7 合理用药 3.5.8 耐药性问题研究 3.5.9 新药的分类与开发过程 科学背景 人工合成胰岛素 思考题第4章 化学与能源 4.1 能源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4.1.1 能源与国民经济 4.1.2 能源与人民生活 4.1.3 能源与环境污染 4.2 能源的分类 4.3 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 4.3.1 原电池 4.3.2 蓄电池 4.3.3 燃料电池 4.3.4 电池的回收 4.4 一次化学能源 4.4.1 煤 4.4.2 石油 4.4.3 天然气 4.4.4 植物秸秆 4.5 二次化学能源 4.5.1 石油气 4.5.2 煤气、煤油 4.5.3 汽油、柴油 4.5.4 甲醇、乙醇 4.6 新能源的开发 4.6.1 核燃料 4.6.2 生物质能 4.6.3 氢能 4.6.4 沼气 4.6.5 太阳能 4.6.6 风能 4.6.7 其他新能源 4.7 能源发展与节能 4.7.1 能源发展的战略措施 4.7.2 节能 科学背景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思考题第5章 化学与环境 5.1 环境和环境问题 5.1.1 环境与环境系统 5.1.2 环境问题 5.2 水体污染及治理 5.2.1 水体污染 5.2.2 水质指标、水质评价 5.2.3 水体污染的防治 5.3 大气污染及防治 5.3.1 大气的组成和影响 5.3.2 光化学反应和自由基 5.3.3 大气污染物及大气环境标准 5.3.4 大气污染及治理方案 5.4 土壤污染及防治 5.4.1 土壤的组成、结构 5.4.2 土壤的性质 5.4.3 土壤污染及防治措施 5.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提出 5.5.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举措 科学背景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思考题第6章 今日绿色化学 6.1 绿色化学的兴起和原则 6.1.1 绿色化学的兴起 6.1.2 什么是绿色化学 6.1.3 绿色化学的原则 6.1.4 绿色化学与传统化学的区别 6.2 各国政府对绿色化学的奖励和政策 6.2.1 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6.2.2 澳大利亚的绿色化学挑战奖 6.2.3 英国的绿色化学奖 6.2.4 意大利保护环境大学化学联盟奖励计划 6.2.5 日本的绿色化学奖 6.2.6 我国绿色化学的进展 6.2.7 促使绿色化学诞生和迅速发展的重要事件 6.3 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6.3.1 酶催化与生物降解 6.3.2 分子氧的氧化 6.3.3 绿色能源 6.3.4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6.4 典型的绿色化学品 6.4.1 绿色水处理剂 6.4.2 绿色涂料 6.4.3 聚碳酸酯 6.4.4 绿色溶剂 科学背景 泰晤士河变清的启示 思考题第7章 化学与材料 7.1 材料与社会的发展 7.2 无机非金属材料 7.2.1 传统无机非余属材料 7.2.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3 金属材料 7.3.1 有色金属 7.3.2 黑色金属 7.3.3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7.4 天然高分子材料 7.4.1 纤维素 7.4.2 木质素 7.4.3 甲壳素和壳聚糖 7.4.4 淀粉 7.4.5 魔芋葡甘露聚糖 7.4.6 蛋白质 7.5 合成高分子材料 7.5.1 高分子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分类 7.5.2 高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7.5.3 塑料、橡胶、纤维 7.5.4 涂料与胶黏剂 7.5.5 聚合物共混物 7.5.6 极端和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 7.5.7 智能与仿生高分子材料 7.5.8 绿色高分子材料 7.6 博采众家之长的复合材料 7.6.1 复合材料发展简史 7.6.2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7.6.3 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展望 科学背景 莫瓦桑与人造金刚石 思考题第8章 诺贝尔化学奖给人类的启迪 8.1 诺贝尔生平简介 8.2 诺贝尔奖概况 8.3 诺贝尔化学奖 8.3.1 化学各分支学科中获得的诺贝尔奖统计 8.3.2 百年诺贝尔化学奖特点 8.3.3 诺贝尔化学奖举例 8.3.4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人才特点 8.4 诺贝尔科学奖留下的遗憾 8.5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 8.5.1 华人科学家六次折桂 8.5.2 中国科学家几次痛失获奖机会 8.5.3 可惜不能给针灸发奖 8.5.4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10大标准条件 8.5.5 中国应该做些什么:10大行动纲领 8.5.6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科学背景 针灸的历史与沿革 思考题第9章 化学与科学技术 9.1 科学的性质 9.2 技术的性质 9.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9.4 科学技术的功能 9.5 历史上的化学革命 9.5.1 波义耳的化学成就 9.5.2 燃素说及其命运 9.5.3 原子与分子学说的诞生 9.6 化学的负面效应 9.6.1 DDT的负面效应 9.6.2 人类首次使用化学武器 科学背景 历史上首先发明的一种合成纤维——尼龙 思考题附录 元素周期表参考文献

封面

化学与社会

书名:化学与社会

作者:方明建

页数:313

定价:¥33.0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60950853

PDF电子书大小:12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