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十二钗典评

节选

[

孤标傲世偕谁隐 黛玉篇
林黛玉的爱情
少女多半会有林黛玉情结,多愁多嗔,自怜自艾,敏感又伤感。
然而一天天大起来,自以为历尽沧桑,看透世事,便都抛弃了少时情怀,煞有介事地品评起薛宝钗、贾探春来,还有很多人喜欢王熙凤,甚或奉可卿为偶像的。若是哪个成年人自称喜欢黛玉,便会获得一片善意的嘲笑声。
然而我却的的确确,是在结婚后才开始重新喜欢上黛玉的。少年时自命清高,以为只有妙玉才可为知己,黛玉则是太心狭了些,太多眼泪,太多醋意,自寻烦恼。待至成年,才知道专心一意地爱一个人其实有多么不容易。
黛玉的爱情是纯粹而彻底的,她从看见宝玉的**眼就爱上了他,从未思虑怀疑过,一生之中没有一分钟摇摆。不像宝钗,是在入宫失败后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做贾家媳妇的。
对黛玉来说,爱便是爱,爱的是这个人,不是他的背景,他的前途,因此从未对宝玉有过任何要求或劝诫。只要他是他,她便希望与他永远厮守,两相情悦。她想的是“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生命的设置永远以宝玉为前提。
黛玉的爱如此澄明清澈,高贵得莫可名状,曹雪芹唯有给她设定了一段前世姻缘:离恨天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生得袅娜可爱,神瑛侍者见了,日以露水灌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女体。那草衔恩未报,遂发下一段宏愿:倘若他下世为人,我也跟他走一遭,将一生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仿佛惟有这样的理由,才可以解释世上怎么会有那么绝对的爱情。
曹雪芹为林黛玉的眼泪找到了缘由,却找不到归宿。她写:“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为谁?”全不能为自己的爱做主。
她是孤身一人投在外祖母膝下寻求依傍的,上无父母怜恤,下无兄弟扶持,倘若宝玉辜负了她的爱,她便贫穷得一无所有,又怎能不多嗔,不多愁,不多疑?
疑心的*集中表现便是伤心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因此她每每讥讽宝钗,察言观色。然而一旦“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宝钗送来燕窝,又说了许多知心话儿之后,她便立刻视宝钗如亲姐,推心置腹地做起知己来,再不想与她争竞。她认了薛姨妈做母亲,对宝琴直呼妹妹,甚至袭人奉茶时,宝钗喝了一口才递给她,她也毫不计较地接过来喝了——如此含蓄又坦然地表白了敬爱之情。
*初看到那一回时只觉得好,觉得两个女孩子亲密无间。长大后再看,才觉触目惊心——袭人手上只有一杯茶,世上也只有一个贾宝玉。袭人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抢先喝了一口,却将剩下的半杯递在黛玉手中。连袭人也觉得不妥,且知黛玉是素性好洁的,遂说:“我再倒去。”然而黛玉竟坦然饮干,将杯放下。
这一段描写真是不敢往深里想,越想越觉得心疼。茶,在中国礼仪上的讲究实在是太丰富了。一授一递,一敬一饮,莫不有诸多含义,从端茶送客到斟茶赔礼,茶都是重要的道具。《红楼梦》里是很在意茶道的,也很在乎茶礼,王熙凤开黛玉玩笑:“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就指的是下聘的“茶订”。新妇进门,一杯媳妇茶是省不了的;收房纳妾,那妾也要先给正室敬茶;宝钗喝过的半杯茶,几乎相当于开出的题目,而黛玉竟然将它接受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可以理解为黛玉愿意与宝钗平分秋色,共事一夫,正如《儿女英雄传》中的何玉凤承认了张金凤。
想到这一层,不能不让人心惊。可惜后四十回的续稿不见了,不然我相信宝、黛、钗之间的感情交流必然有更丰富的层次,不只是三角纷争那么简单。高鹗简化了黛玉情感的层次,又给写回到*初的小女儿心性,将黛玉的形象定格在小心眼爱吃醋的调调上了,其实做不得准。前八十回里宝钗和黛玉都是有过挣扎与妥协的,连同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在寻找一个成全的方法,所谓薛姨妈提到的“四角俱全”。
喜爱黛玉的人必不能接受我的这种猜想,我自己也不相信黛玉*终会肯与别人分享爱情。她的结局注定是泪尽人亡,然而在泪尽之前,她是想过委曲求全的吧?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她突然不再追究“金玉良姻”的传言了。
爱一个人,爱到了极处,便是无嗔,无怨,无悔,甚至无妒,只是一心一意地为他着想,想他好,想他快乐,想他活得轻松。
林黛玉,不单是因为吃醋和伤心而流泪,更煎熬的是这个退让与思考的过程。她在爱情上,其实是相当的隐忍和明决,除了爱,什么也不想要。
这样的决绝与大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尤其在爱情失传的现世,黛玉的专一,便格外可贵了。
  谁说黛玉小性子
  一提到林妹妹,我们总是想到一个尖酸刻薄小性子的形象,
觉得她清高自许,目无下尘,看不见贫苦大众,瞧不起下层人民,其集中表现就是讥讽刘姥姥为“母蝗虫”一段。
其实不是这样的。黛玉貌似尖刻,心底里自有她的一份宽容与大度,慈悲与怜悯。只是,曹雪芹对她的形象刻画往往故作白描之笔,把真正的激赏全藏在轻描淡写之中,表现得相当含蓄。
宝玉那么好性子,也曾骂过晴雯,撵过茜雪,踢过袭人。可是黛玉呢?什么时候跟紫鹃红过脸呢?可以说是从来没当作丫环看的,*多害羞的时候,说一句“与你这蹄子什么相干?”傻子也听得出是开玩笑,爱极之语。
宝玉来见,要茶吃,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绝对有主张,自行自事,口气中几乎是在教训黛玉待客之道。
  宝黛二人为了张道士提亲的事闹不和,紫鹃私下里劝黛玉:“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这已经是非常尖刻的批评了,而黛玉仍能悉心听教,并不曾回一句“用你管?”
正劝着,宝玉来叫门,黛玉不许开,紫鹃道:“这又是姑娘的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人家,怎么样呢?”再次派了黛玉一个“不是”,然后施施然开门去了。
紫鹃如此“独断专行”,是因为她胆大妄为不知礼吗?
当然不是。她曾对宝玉有一番剖腹之言:“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日的情常;若去,又弃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设出这谎话来问你,谁知你就傻闹起来。”
这一番话,说得坦荡真诚,不卑不亢。她并不是站在一个陪嫁丫环的立场上,认为自己是奴才,没有自由身,只能随了主子走,而是出于“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日的情常”的考虑,一切出于本愿,绝无勉强。这是把黛玉当知己,故而替她向宝玉问个准主意的。
而对黛玉,她也有一番剖白:“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这一番话,更是推心置腹,体贴之至,哪是一个丫环能想得到、说得出的?完全是好姐妹在谈心事。“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是把自己和黛玉当成了一个人,一条心。而紫鹃能对黛玉这样,自然是因为黛玉将心比心,对下人够体贴、够宽和之故。而且,她的宽和还不是宝钗的面子活儿,是出于真心的。
书中明写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然而真落实到具体情节上,全书何曾见到宝钗与丫环顽过?倒是有一回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正和宝玉怄气,便机带双敲,指着他骂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不但把靛儿骂得一溜烟跑了,且把别的姑娘也连带捎上了。这时候,宝钗的大度涵养跑到哪里去了?
金钏儿投井死了,王夫人也自愧悔落泪,宝钗却轻飘飘地说:“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何等冷漠无情?又何曾把丫头当人?
而黛玉呢,不但肯与香菱这样妾侍出身的半个主子平等论交,诲人不倦;对邢岫烟这样的穷亲戚真心对待,同病相怜;便是对小丫头们也很大方亲切。
第二十六回,怡红院小丫头佳蕙同红玉说过一件小事:“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
林姑娘给一个三等小丫头打赏钱,是一把一把地给,何等手笔!
婆子在大观园中是*没地位的,连玉钏这样的大丫头都可以随意指使,自己端汤怕烫,便叫个婆子来,将汤饭等物放在一个捧盒里,令他端了跟着,自己空手走。
然而黛玉呢?却对园中*没地位的婆子也一般体恤和气。第四十五回,宝钗打发婆子给黛玉送燕窝。黛玉同婆子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又是何等怜下!
至于绝无仅有的讽刺刘姥姥做“母蝗虫”一例,也绝非是因为黛玉欺贫,而是因为刘姥姥胡诌了一个“茗玉”还是“若玉”的故事,让宝玉这个多情种子十分上心,私下里拉了姥姥细问长短。这使得黛玉暗暗着恼,打趣宝玉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可见对这件事很有意见。至少是在潜意识中,黛玉已经开始吃那个莫须有的若玉的醋,并且迁怒刘姥姥。
这也就难怪后来别人再提起刘姥姥时,她会忍不住口出不逊道:“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这种心理,说穿了就和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因而惹怒宝玉是一样的。“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别人也并不知为什么原故。”
“别人”不知宝玉嗔着张道士的缘故,也不知黛玉嫌着刘姥姥的缘故。其实,追根究底,都是一个“情”字使然,这里,哪有什么“阶级”“贫富”可言呢?
再说黛玉的小心眼儿。书中一再明写黛玉为了宝钗、湘云等与宝玉多疑吃醋,然而宝钗就不会设防存心了吗?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开篇提到宝玉拾了个金麒麟,黛玉十分留意:“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这是明写黛玉的心事。好在她恰巧听见宝玉颂扬自己的一番言论,两人尽释前嫌,互诉肺腑。
接着文锋一转,写到袭人给宝玉送扇子,待宝玉去了,自己正在出神,忽见宝钗从那边走来,闲谈两句后,便拐弯抹角地打听:“宝兄弟这会子穿了衣服,忙忙的那去了?”又问:“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
可见宝钗存的是和黛玉一样的心,也是来怡红院打探消息的,只不过曹雪芹故意用了暗写罢了。文中写宝钗说贾雨村:“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这话,倒不用在她自己身上?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跑些什么呢?
元春端午赐节礼,独宝钗和宝玉的一样,文字表面上说宝钗“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总远着宝玉”,然而早早晚晚,“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晴雯语)的却正是宝钗,不仅如此,甚至还大中午的跑了来,明知道宝玉在睡觉也不回避,倒坐在一旁替人家绣肚兜,那可是男人贴身的东西,也是大家小姐动得针线的?
那一幕落在了黛玉和湘云眼中。湘云想笑,却忙又掩住了,因为想到宝钗对自己的好,不忍调笑。
“扬钗贬黛”,是史湘云一向的态度和立场,壁垒分明。她一片挚诚地向袭人赞扬宝钗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而说起黛玉,却是明嘲暗讽不断,说她“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挟制宝玉”。这番话说得相当刻薄,又偏偏被黛玉听见了,焉得不恼?然而恼过之后,见了宝玉“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的偈句,却又特意拿去与宝钗、湘云同看,完全不记仇。真是小孩子心性,说恼便恼,转身便忘,多么天真可爱!这一番交锋,黛玉表现得可比“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湘云大度多了。
相反,那个比亲姐姐还亲的宝钗究竟对湘云怎么样呢?那湘云正式搬进大观园时,贾母原要单给她分房的,湘云却只要跟宝钗住;然而,后来抄检大观园的事情出来,宝钗为了避嫌,立刻便要搬出去,完全不管湘云的感受,甚至没想过要把蘅芜苑留给湘云,而是向李纨道:“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竞把云丫头请了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她自己倒省事了,可是生性活泼的湘云,搬去跟青春守寡、“槁木死灰”一般的李纨同住,难道会开心吗?
正如曹雪芹在明面上一味写宝钗如何端庄自重,“远着宝玉”,细节中却屡屡白描宝钗之不拘小节一样;写到宝钗与湘云的情分时,也是明面上一片褒扬之词,骨子里却每每透出悲凉之气。难怪中秋夜湘云同黛玉联诗时,会感慨说:“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竞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到这时,湘云已经很清楚宝钗以往对她的好不过是面儿上客套,其实从来都是陌路之人,“他们”是“他们”,“咱们”是“咱们”了。
因此说,雪芹对宝钗的描写是明褒实贬,对黛玉却是明贬实褒,正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读者若因此以为黛玉是醋坛子,小心眼儿,那就真是冤枉了黛玉,被雪芹的狡狯之笔给瞒过了。
  ……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绝对不一样的红楼书。
  不同以往任何一种红学书,摒弃了学究流习,是穿越时空用心灵对话心灵写出来的——有新鲜生命般的律动。
  ◎这是一本从热爱诞生的书。
  西岭雪迷恋红楼,20余年痴心不改。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她20年来爱的心血。

]

作者简介

[

西岭雪,本名刘恺怡,魔羯座,1971年生于北京清华园,成长于大连,现居西安。

  八岁那年,从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霉”中摘取了三个字,将名字改为西岭雪。1992年大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后来改行媒体,先在《女友》、《家庭之友》杂志社做编辑,现在《爱人品位》杂志任主编。

  1998年开始专职写作。生平三大嗜好读书、写字、写字换钱。人生信条不负我心,为爱生存。成就迄今为止已出版作品三十余部,都是自己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没有亏心之作。

  部分已出版作品目录

  长篇历史小说:《那时烟花》、《后宫》、《最后的贞洁牌坊》、《鸦片香》。

  长篇言情小说:《首席情人》、《绝望主妇》、《两生花》、《眼儿媚》、《天香》、《点绛唇》、《如念离魂》、《今世未了情》。

  长篇小说“人·鬼·情”系列共计10部

  散文集:

  《风月无忧》、《有时也跳舞》、《菩提树》、《相思梳子》、《缘分的西安》。

  时尚美文系列:

  《初恋布丁》、《黑客江湖》、《画眉之欢》、《盗版爱情》、《调情如酒》。

]

目录

孤标傲世偕谁隐 黛玉篇 林黛玉的爱情 谁说黛玉小性子 为何人人陷害林妹妹 从香菱故事看黛玉后传 林黛玉进贾府,赦、政二舅父为何不见 茜香罗与鶺鸰珠 林黛玉不可能沉湖而死 黛玉《五美吟》写的是谁淡极始知花更艳 宝钗篇 薛宝钗的爱情 黛玉、宝钗进贾府隔了多少年 宝钗初来为何住在梨香院 宝钗是几时落选的每到红时便成灰 元春篇 元春的原型 曹家的皇亲国戚 元妃省亲的暗示 元春为何抑黛扬钗日边红杏倚云 探春篇 探春的庶出心结 探春在什么时候远嫁的 赵姨娘是怎么嫁给贾政的 关于探春的两个大胆设想惟大英雄能本色 湘云篇 史湘云的恋兄情结 史湘云不可能嫁给贾宝玉 脂砚斋不可能是女人入世冷挑红雪去 妙玉篇 妙玉的世外情 妙玉与黛玉的知己之情 妙玉身世猜想之一:璎珞之谜 妙玉身世猜想之二:公主出家幽窗棋罢指悠凉 迎春篇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迎春为何会嫁给孙绍祖 迎春归宁是曹雪芹原笔吗缁衣顿改昔年妆 惜春篇 惜春为何会“缁衣乞食” 惜春是怎样出家的 惜春为什么一定要撵八画哭向金陵事更哀 熙凤篇 大观园**风流人物 王熙凤的功高盖主 王熙凤死于非命 凤姐生日的暗示 若隐若现的《风月宝鉴》柳暗花明又一村 巧姐篇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恩人”与“奸兄” “若玉”还是“茗玉”自是霜娥偏爱冷 李纨篇 李纨和湘云的两位一体 给李纨算笔账 贾兰可能中举吗?画梁春尽落香尘 可卿篇 宁国府的“情孽”有哪些? 秦可卿的性伙伴 秦可卿会是太子之女吗?后记 红楼梦的金玉女儿论附录1 金陵十二钗副册猜想附录2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猜想

封面

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十二钗典评

书名: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十二钗典评

作者:西岭雪 著

页数:253

定价:¥28.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61345177

PDF电子书大小: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