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

节选

[

《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

  如果没有《长日留痕》,很难想象石黑一雄能够达到今天他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如果把作家创作的全部作品比作一顶王冠,那《长日留痕》就是石黑一雄王冠上的宝石。小说不仅获得了1989年的布克奖,更是作家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令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前两部小说《群山淡影》和《浮世画家》的日本题材局限,表明他关心英国乃至人类普遍的生活场景,从而初步奠定了石黑一雄作为国际小说家的地位。当年布克奖评委之一、小说家戴维·普罗富莫认为,“这部作品具有一种伟大的永恒,具有一切严肃小说*合标准的特点”。当年的评委会主席戴维·洛奇(David Lodge)在解释小说获奖原因时,称之为一部“结构精巧、节奏优美的作品”,并且“带着幽默和哀婉地展现了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同时讨论了宏大而备受争论的阶级、传统和责任等主题”。萨尔曼·拉什迪也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认为它敢于提出“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尊严’和什么是‘英国性’”之类的大问题,而且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带着一种微妙和幽默,但其中坚定的思想(tough mindness)却毫不模糊”。

  小说的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隐喻性。时值1956年7月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格兰乡间大宅达林顿府的管家史蒂文斯,离开服务二十多年的府邸,开始了多年来首次个人长途旅行。在此之前大宅刚刚换了主人:旧主人达林顿勋爵已经亡故,宅邸被卖给美国富商法拉戴先生。为了节省开支,佣人从鼎盛时期的二十八人减少到四人。显然,达林顿府是二战后英帝国国势衰落的象征。这样的背景设定触动和唤起了英国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感和集体回忆。小说选取了*能体现英国社会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男管家作为主角,从他的角度透视20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与思想意识,在象征层面探讨了主与仆、尊严与服从、职业伦理与个人判断等一系列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生存悖论。

  本章将聚焦于小说主人公史蒂文斯通过回忆叙事所构建的几个层次的共同体,包括管家共同体、主仆共同体和民族性共同体,并分析它们的构建过程及其*终解体的深层原因。史蒂文斯以基于帝国意识形态的“职业精神”“尊严”和“道德境界”为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在同行、主仆和民族性三个层次构建了共同体。但是,史蒂文斯以个人权威代替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情感维系,抹杀独立的个人道德判断和情感表达,排斥肯顿小姐等其他成员对“职业精神”等符号的不同理解,并罔顾肯顿小姐对更加亲密情感纽带的热切追求。小说揭示了史蒂文斯隐含在职业追求和道德选择中的帝国意识形态对现代人的共同体生活可能带来的危害:它使史蒂文斯丧失了亲情、错过了爱情;它造成的对达林顿的道德盲从不仅使史蒂文斯间接成为法西斯的帮凶,葬送了其一生的职业成就,而且使他成为压迫性社会等级制度的卫道士和陪葬品。通过史蒂文斯的个人悲剧,小说凸显了成员与共同体之间、成员彼此之间缔结某种“滚动契约”的重要性:史蒂文斯式的对压迫性意识形态和古旧刻板“职业精神”观念的固守,及其对共同体成员情感的漠不关心,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世界。只有在共同体与个人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实现畅通的意见和情感交流,以定期更新彼此间的精神默契,才能维持共同体鲜活和旺盛的生命力;而个人必须不断检视和更新自身已有的观念体系,才能跟上共同体其他成员的思想脚步,与之保持动态的平衡和良性的互动。

  ……

]

相关资料

[

  ★该书选题有新意。从共同体的构建人手,找到了解读石黑一雄小说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作者对这一理论理解到位,阐释具有说服力。著作把文本批评与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批评方法也具有前沿性,值得肯定。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

  

  ★该书主要探讨的是石黑一雄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国际性、普世性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著作围绕着“共同体关怀”这一核心思想来论述石黑一雄作品中所表达的价值取向。该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教授

  

  ★该书的选题有责任和使命意识。此项研究不仅使我们对石黑一雄的作品形成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促使我们思考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共同体思想中所蕴含的理想追求,以及在现实构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局限,为我们建设更为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借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陈榕教授

  

  ★在当代社会面临各种信仰危机之时,该书对石黑一雄小说中“共同体构建”的强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反映了现代入的困惑、反抗和希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胡亚敏教授

]

前言

[

  石黑一雄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移民小说家。他以其独树一帜的国际写作理念和创作实践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又与V.S.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称为英国当代“移民作家三杰”。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文坛掀起移民文学热潮,移民作家的作品接连获得布克奖。1989年,石黑一雄凭借小说《长日留痕》获得当年的英联邦布克奖,其作品也随之在国内外评论界获得愈发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石黑一雄作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叙事学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多元文化与后殖民批评等方向。石黑一雄作品的*大魅力在于其往往能使读者与人物之间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奇妙联结与反应,进而促使读者反思自身、反思看待世界的方式。本书带着从这种反思中勾勒更好生活方式的使命感,带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试图发掘石黑一雄小说的一个重要却又往往被评论界忽视的维度——共同体关怀。

  *近三四十年中,“共同体”一词在国内外的学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其定义达到上百种之多。本书的核心理论框架选取的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科恩的共同体象征性构建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文化视角,较为适用于文学文本分析。书中首先考察了滕尼斯、涂尔干、查尔斯·泰勒等现当代理论家关于共同体的经典论述,从中总结出共同体的关键构成要素:一是对其成员具有重要意义的共识;二是成员之间由共识、合作与交流而生的亲密的情感纽带。这两点在科恩的理论中都有精到的论述。他认为,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看作是围绕某一个或多个象征性文化符号进行的,例如音乐欣赏的品味、对某支球队的支持、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象征性符号构成了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边界。尽管他们对符号的内在实质和含义可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成员们聚合在这些文化符号周围,分享这些符号的外在形式,并以之为蓝本,把他们想象和体验为一个共同体,同时与外界区隔开来。可见,这种共同体构建方式的实质在于成员所共享的文化符号形式优先于其具体内容的统一性规约。在这种构建框架之下,共同体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成员对文化符号可以进行相对多样化的理解而同时被共同体包容,用科恩的话来说,“它内部在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不会颠覆由其边界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一致性”。在个人情感方面,科恩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感觉。成员之间固然对文化符号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不仅一起维护由该符号所代表的与外界之间的边界,而且可以就共同关心的价值观和文化符号内涵等问题不断进行对话、商议和讨论,这正是亲密情感纽带的基础。科恩的理论使共同体可能成为一种既与客观文化符号相关,又与主观感觉和认同相关的具有主客观两重性的社会文化存在物。

  该理论为更好地理解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共同体关怀”提供了适合的参照系。本书以此为依据,详细解析了石黑一雄的三部代表性作品《长日留痕》、《上海孤儿》和《千万别丢下我》,深入阐释了主人公们构建共同体所凭借的文化符号,以及构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着重剖析了帝国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全球殖民体系和人类中心的消费主义对主人公们的共同体生活所造成的破坏和创伤;并着力挖掘了三部小说中所蕴含的走向更好共同体生活的多种可能路径。

]

内容简介

[

  石黑一雄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移民小说家。他以其独树一帜的国际写作理念和创作实践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又与V.S.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称为英国当代“移民作家三杰”。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文坛掀起移民文学热潮,移民作家的作品接连获得布克奖。1989年,石黑一雄凭借小说《长日留痕》获得当年的英联邦布克奖,其作品也随之在国内外评论界获得愈发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石黑一雄作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叙事学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多元文化与后殖民批评等方向。石黑一雄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往往能使读者与人物之间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奇妙联结与反应,进而促使读者反思自身、反思看待世界的方式。《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带着从这种反思中勾勒更好生活方式的使命感,带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试图发掘石黑一雄小说的一个重要却又往往被评论界忽视的维度——共同体关怀。

  *近三四十年中,“共同体”一词在国内外的学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其定义达到上百种之多。《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的核心理论框架选取的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科恩的共同体象征性构建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文化视角,较为适用于文学文本分析。书中首先考察了滕尼斯、涂尔干、查尔斯·泰勒等现当代理论家关于共同体的经典论述,从中总结出共同体的关键构成要素:一是对其成员具有重要意义的共识;二是成员之间由共识、合作与交流而生的亲密的情感纽带。这两点在科恩的理论中都有精到的论述。他认为,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看作是围绕某一个或多个象征性文化符号进行的,例如音乐欣赏的品味、对某支球队的支持、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象征性符号构成了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边界。尽管他们对符号的内在实质和含义可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成员们聚合在这些文化符号周围,分享这些符号的外在形式,并以之为蓝本,把他们想象和体验为一个共同体,同时与外界区隔开来。可见,这种共同体构建方式的实质在于成员所共享的文化符号形式优先于其具体内容的统一性规约。在这种构建框架之下,共同体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成员对文化符号可以进行相对多样化的理解而同时被共同体包容,用科恩的话来说,“它内部在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不会颠覆由其边界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一致性”。在个人情感方面,科恩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感觉。成员之间固然对文化符号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不仅一起维护由该符号所代表的与外界之间的边界,而且可以就共同关心的价值观和文化符号内涵等问题不断进行对话、商议和讨论,这正是亲密情感纽带的基础。科恩的理论使共同体可能成为一种既与客观文化符号相关,又与主观感觉和认同相关的具有主客观两重性的社会文化存在物。

  该理论为更好地理解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共同体关怀”提供了适合的参照系。《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以此为依据,详细解析了石黑一雄的三部代表性作品《长日留痕》、《上海孤儿》和《千万别丢下我》,深入阐释了主人公们构建共同体所凭借的文化符号,以及构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着重剖析了帝国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全球殖民体系和人类中心的消费主义对主人公们的共同体生活所造成的破坏和创伤;并着力挖掘了三部小说中所蕴含的走向更好共同体生活的多种可能路径。

]

作者简介

[

  朱平,1979年生,安徽芜湖人。2001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考入该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获硕士学位.201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小说以及西方文论。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加多项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并参与了《新编军事英语大辞典》的编纂工作。

]

目录

**章 绪论
**节 石黑一雄的国际写作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记忆主题和叙事学批评
二、心理分析批评
三、多元文化和后殖民批评
第三节 共同体理论简述
一、共同体的定义
二、共同体的理想主义和鸟托邦性质
三、文化的视角:科恩的共同体理论
第二章 《长日留痕》:帝国意识形态下的共同体困境
**节 共同体的构建
一、围绕“职业精神”,构建管家共同体
二、围绕“道德境界”,构建主仆共同体
三、围绕“地景”概念,构建民族性共同体
第二节 共同体的解体和批判
一、管家共同体的解体和批判
二、主仆共同体的解体和批判
三、民族性共同体的解体和批判
四、走向新的共同体
第三章 《上海孤儿》:资本主义全球殖民体系中的共同体危机
**节 回忆中和现实中的共同体
一、回忆中的共同体
二、现实中的共同体
第二节 共同体的幻灭及其深层原因
——全球殖民体系之恶
第三节 小说蕴含的解决之道
第四章 《千万别丢下我》:突破小共同体之茧
**节 黑尔舍姆小共同体
第二节 黑尔舍姆共同体与外界的区隔
一、黑尔舍姆共同体与人类社会
二、黑尔舍姆共同体与底层克隆人群体
第三节 突破小共同体之茧
结语
附录:石黑一雄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封面

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

书名:石黑一雄小说的共同体研究

作者:朱平 著,张金生 编

页数:未知

定价:¥32.0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4926601

PDF电子书大小:3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