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编辑六记

节选

[

《北京编辑六记》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

相关资料

[

插图:这又使我想起对《石渠余记》标点的评论。如24页纪免徭役:“案本朝丁口之赋,谓之丁徭,银亦日徭里银。是丁与徭合也。”应作“案本朝丁口之赋,谓之丁徭银,亦曰徭里银,是丁与徭合也。”90页记载十三衙门。“自顺治十二年命工部立十三衙门,铁敕禁宦官窃权干政。”应作“命工部立十三衙门铁敕,禁宦官窃权干政。”抄了这些错标错点,正是表明自己的失误,对当时的历史典章制度了解不深,己之昏昏,何能使人昭昭?这就要求多学习,多研究。舍此别无良方。阅《社内参考》,郑潜以为必须把编辑部的学术空气搞得浓浓的,要钻,要学,很是,很是!李一氓把报刊发表新出版古籍标校错失的文章汇集成《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已出五本,要想减少错失,窃以为是不容易的事。由于多年编写北京的书,和北京的学者侯仁之教授保持较好的师友关系。1981年他编写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开审阅会,邀我参加,我也就香山图应有带水屏山建筑,而静翠湖是解放后挖出命名的,发了言。后来去组稿,侯先生很高兴把这本地图集交我们出版。赖赵德庆的努力,使这本地图集较快出版,封面、装帧都不错。这是解放后有较高水平的北京史的研究著作,我以为可以和《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相媲美,鼎立而三,称为三本大书。李一氓同志要出的两本书1981年李一氓同志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很关心北京古籍工作。1982年他给我社来了一封信,说“你们已刊行北京各种竹枝词,似可扩大,印《启祯宫词》……”社里以为很好。我也以为是个好主意。宫词虽写宫闱帝后生活,同时涉及历史大事、王朝兴衰、掌故风俗……我阅读《启祯宫词》时,感觉写明天启、崇祯两朝事,比较单薄,能不能像李老说的扩大,把建都在北京的辽、金、元、明、清的宫词都汇集出书呢?关键是能找出多少写这几个朝代的宫词的书。

]

内容简介

[

“书林守望”丛书中有编辑家编辑《鲁迅全集》《茅盾全集》《巴金全集》的背后故事和经验谈,有编辑家与一些著名作家的交往纪实,有一批文学名著诞生经过的追记,有与书结缘的妙趣横生的回忆文章,有对书评写作与赏析之道的精彩讲述,有对破解编辑工作难题的悉心指点,有对出版管理,特别是文化、精神管理的创见,也有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探讨,内容非常丰富。这些编辑家凭借数十年的从业经验,娓娓道来,述说他们“为书籍的一生”。他们的著述,对新一代出版人和广大读者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书分为“幽燕拾遗”、“文化点滴”、“英豪留影”、“皇城故事”、“春明书话”、“宣南诗话”六个部类,集中代表了一位终生“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资深编辑的治学心迹。

]

作者简介

[

赵洛,1925年生,安徽太湖人。1944年毕业于安徽六邑中学,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北京市出版机构,任北京占籍出版社总编辑。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编辑有《北京古籍丛书》、《北京历史地图集》等。著作有《宗地》、《北京的故事》、《京城偶记》、《宝地宣南》、《诗人赵文楷》等。

]

目录

编书无悔——开头的话壹记 编书经历 一个地方编辑的零星回忆 李一氓致北京出版社的信 李一氓出版二三事 附:《四库全书》该不该重印 侯仁之和“京学” 艰苦的编书人——赵其昌 记《析津志辑佚》 行人却在雨丝中——记《中国风物志丛书》 看稿记贰记 出版说明 《宛署杂记》记明代北京经济 《帝京景物略》和它的作者 明代宫闱记略的《明宫史》

封面

北京编辑六记

书名:北京编辑六记

作者:赵洛

页数:246

定价:¥36.0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65600302

PDF电子书大小:8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