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

节选

[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丛》:  三、基督教与在华医学事业  (一)在华医药事业被认为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手段  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清及近代多次传人中国,几乎每个时期的传教士都以医药事业作为传播福音的重要手段。明代,在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后不久,担任日本和中国教区代牧主教的贾尼劳(Carneiro)便在澳门开办了仁慈堂和两所医院,这是中国领土上*早出现的西医医院。此后,又有一些传教士及传教机构在澳门及东南沿海地区开展医疗活动。这些医疗活动有利于澳门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葡萄牙富商的利益,也有利于扩大天主教在澳门的影响。明代耶稣会士还以“天算舆地医学等结人心,颇得华人所重”。例如,天主教医学传教士邓玉函(Jean Terrenz)就将瑞士巴塞尔大学包因教授(Gaspard Bauhin)的《解剖学论》译成《泰西人身说概》,并与罗雅谷(Giacomo Rho)、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合作译述了《人身图说》等。清代前期,也有许多医学传教士在中国广泛开展医疗活动。如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P.Joames Fontaney)和葡萄牙传教士刘应(Mgr Claudusde Visdelou)向康熙帝敬献金鸡纳霜(奎宁),治愈了康熙的疟疾。此后,又有医学传教士张诚(P.Joan Franciscus Cerbillon)、徐日升(P.Thomas Pereyra)、罗德先(Bernard Rhodes)、罗怀忠(Jean-Josephda Costa)等也因身怀高超医术或进献特效药物而深得朝廷赏识。即使在康熙晚年宣布禁教以后,他们仍能获准在北京或全国其他地区居住,开设药房、诊所,建立教堂等。这些医学传教士的医药活动使他们获得了接触朝廷上层且留居中国的机会,从而为进一步传教创造了条件。  基督新教早在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来华后就在中国开始传播。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中国原有文化普遍怀有优越感,再加上长期接受儒道“现世关怀”文化传统的影响,对基督教缺乏兴趣;同时,清廷的闭关政策和禁教政策也阻碍了传教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头20年,传教活动收效甚微。为了打开局面,传教士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经验——医务传教。1820年,马礼逊与东印度公司医生李文斯顿(Dr.J.Livingstone)在澳门开办诊所;1827年,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Dr.Thomas R.Colledge)在广州创办医院,从而为传教士与中国人接触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普鲁士自由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ich August Gutzlaff)于1831-1833年内多次潜入中国沿海地区活动,曾为沿海居民施医送药。他发现中国人对免费的医药服务十分欢迎,于是产生了“医务传教”的念头,并建议英美传教差会对将要派往中国的传教士进行正规的医学训练。他说:“我们需要在中国的腹地有一所医院,而且我们需要有人为了此项事业在那里独自生活。”这是*早关于派遣医学传教士到中国来的建议。美部会采纳了郭实腊等人的建议,于1934年派遣医学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来到中国。1835年11月4日,伯驾在广州开办“普爱医院”,开始了“医务传教”的历史。1835年,郭雷枢也在《中国丛报》上撰文呼吁英美教会派医生传教士来华,他说“现在正在派遣传教士的差会应该向这个蒙昧的各族派遣医生”,他们“将会通过获取中国人的信任而为传播基督教铺平道路”。在郭雷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医务传教会(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于1838年4月成立。虽然“中国医务传教会”的宗旨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目的而带有强烈的世俗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和贸易服务,但是医务仍然被视为传教的重要手段。正如在中国医务传教会成立不久,郭雷枢、伯驾和美部会*早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共同署名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所言,“通过为人们治病送药,解除病痛,可以消除中国人的排外心理和蔑视态度,赢得理解和尊重”,“从而可以顺利地传播基督教”。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医务传教的渊源、明末清初教会医学、近代教会医学迅速发展的背景、近代教会医学的发展历程、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等。

]

作者简介

[

  杜志章,男,1972年生,湖北咸丰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湖北地方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2013年8月赴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做访问学者,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2016年入选全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四批)。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四项。代表著作有《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和方法论反思》(与欧阳康教授合著)等三部。研究论文有《中国共产党90年纠“左”反右斗争的回顾与反思》《“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制度结构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依据》等三十余篇。  在教学方面,承担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主持湖北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互动教学研究”,发表《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等多篇教学研究沦文。教学效果良好。201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

]

目录

导论一、研究缘起二、学术回顾三、研究思路四、基本慨念**章 医务传教的渊源一、宗教与医学二、基督教与医学三、基督教与在华医学事业第二章 明末清初教会医学一、明末清初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医药活动概述二、明末清初基督教传教士译著西医书籍概览三、明末清初教会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第三章 近代教会医掌迅速发展的背景一、16一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外扩张二、鸦片战争及系列中外条约的签订三、16-19世纪中西方医学不同轨迹的发展四、非传教士在中国早期医药活动的影响第四章 近代教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一、教会医学的奠基(1835-1860年)二、教会医学的拓展(1860-1900年)三、教会医学的繁荣(1900-1937年)四、教会医学的消退(1937-1951年)第五章 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一、西方医学日益为中国人所认同二、中国传统医学遭到质疑和批判三、现代医学体系在中国的确立附录A 关于医学社会史的理论思考一、医学社会史的定义二、医学社会史的学科定位三、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四、医学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五、医学社会史的价值判断附录B 医学社会史研究案例——“卫生”含义的现代转型一、中国传统的“卫生”含义二、清末“卫生”含义的现代转型三、民国时期“卫生”含义的进一步演变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

书名: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教会医学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

作者:杜志章著

页数:241页

定价:¥68.0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8034531

PDF电子书大小:11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