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

节选

[

  《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  五、构图的图像学在《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紫色》中,对于前文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改编是通过具体的符号来指示的:事件、人物、语言运用、隐喻。三个合并的文本是《圣经》以及社会小说、女性小说,它们在文类、构成、意识形态和其他许多方面都大相径庭。然而他们在修辞中融为一体:三个文本,都彰显且充溢着寓意。把《圣经》及其将具体的前文本强大的意识形态立场融人作品的复杂方式,使斯托夫人和沃克的文本都以各自的方式而变得强大。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只是因为这个前文本是《圣经》,更因为图像学产生意义的复杂和微妙。  复杂的图像学解读的方式之一是识别另一个作品的构图模式。当作品是一个整体,而非其具体的细节成为我们识别的基础时,这个构图的解读模式会面临风险。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解读模式退化成了文本和符号的合并。如果构图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被当作一个符号,那么它正是在构架的层面,而非整个文本的层面,触发了以识别为基础的阐释。  构图的符号与句法的符号*为接近:它们是在一个作品的部件之间建立了关联的符号。构图的符号更有整体性,而句法符号则由作品的一行组成。我认为构图的图像符号很容易导致批判性阐释。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同样是与基于《圣经》的。在1635年,伦勃朗模仿复制了(在前一张复制之后)达·芬奇的《*后的晚餐》。这张复制图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草图,更像是为了帮助画家记住这幅作品,并反思它的构图提供的可能性。在其具有分辨性的细节中,这里又有一只小狗,在*初的伦勃朗画作中并没有,而是在后来的画作中添加的,因此,这可以被看作伦勃朗所采用的模型。  我不认为斯坦伯格随意的暗示穷尽了对狗的解读,即狗这样的前景图像是为了缓和空间感。这只狗也可以被置于一个与前文本的关系中进行解读,在《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六节中耶稣说:“不要把圣物给狗。”这个命令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混乱的语气,一种神圣和日常粗俗的语言混合。对应于福音书中语气的交杂,后来加上的吃剩饭菜的狗,可以理解为暗示着风俗画和它所指涉的粗俗和亲密。因此狗可能主要暗示着构图从高雅的历史绘画到低俗的风俗画的转向。在皮尔斯的术语中,狗依然是一个指示项,但是从另一个内在图像的指示项(指示着脚)和一个元构图的指示项(斯坦伯格的解释)看,这只狗变成了文类间的指示项。现在,我把狗视为文类转换概念的指示项,草图对它的采用正是对这个概念的解读。  草图与达·芬奇壁画构图的共同之处,首先是耶稣与围绕左右的各自忙碌的门徒的分离。在这个意义上,伦勃朗的素描比比拉格的复制更接近壁画,那幅复制品,据称伦勃朗曾经参考过。耶稣的静态的人像与其他人务实的顾盼相对照,如果说左边的门徒,除了紧挨着他的那个,尚在聆听并回应着主人,那么在更右边的则完全对他置之不理。他们中间发生了争吵,或许是预谋,或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相互回应着。相反,耶稣似乎与任何人都无涉,因而耶稣游离于谈话的叙事,和世俗的无意义。他正在出神,非常突兀的独处。从某一叙事观点看,他的手摆出了教导的姿态,但是他的出神,却使教导的意蕴缺失,正如他头上的光晕一样,这使他与其他人区别开来(那些人很明显并没有聆听他)。  如果他的孤单使人们注意到他的独特,就像光晕所标示的,那么认真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耶稣的头后面还有另一个头。因为这只是一幅草图,*好是对此视而不见。比如说,这可以解释为早些勾勒的后来废弃了的耶稣头像。耶稣身边的秃顶男人的尖手指亦可能指向耶稣,也可能指向另一边的某个人,而那个奇怪的不真实的第二个头也不应该是一个女人的,尽管它有着长而卷的头发。此外,第二个头可以被看作是暗示犹大,他后来吻了耶稣,并因此被认作叛徒。所以,你可能认为我们没必要对第二个头过于纠结,尽管把犹大刻画成女人确实非同寻常;如果我们忘掉第二个头,秃顶男人的尖手指亦可能在指示是他认出了叛徒。  我们知道多余的女人是非常有“伦勃朗特色”的,她们可以被解读,尽管不解读则会显得更神秘。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多余的女人会唤起记忆。如果一个读者知道伦勃朗如何描绘苏珊娜的故事,一个女人的头与一个举起手指的老男人的句法关联,标示了一种情境的可能性,那么这个女人就几乎成了那个有权力的男性的受害者,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在技巧层面上不该出现的女人如同一场漫游,把观者带离了故事,进入出神的耶稣心驰的空间。这幅草图并没有展示太多,只是暗示了一种“别处”的可能存在。  ……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为符号理论 ; 符号方法 ; 符号实践三辑, 其主要内容包括: 编者导读 ; 看见符号: 从符号学理解视觉艺术 ; 作为符号学理论的叙事学 ; 艺术与跨界符号 ; 解读艺术: 从读者视角出发等。

]

作者简介

[

  米克·巴尔(Mieke Bal),阿姆斯特丹大学文艺理论教授,著名文化理论家,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分析学院创立者,西方人文学界前沿跨学科学者,学术兴趣广泛,曾用英、法、荷兰文撰写出版各种著述四十余部,在叙述学、女性主义研究、符号学以及艺术史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在中国已被译介的著作有《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谭君强译)。    段炼,四川成都人,文学博士、美术教育学博士,上世纪80年代任教于四川大学,90年代初在加拿大留学,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等校,现任教于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研究批评方法与艺术史论,从事艺术评论与文学写作。近30年来发表有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散文随笔三百余篇,已出版《艺术与精神分析》《世纪末的艺术反思》《跨文化美术批评》《触摸艺术》《观念与形式》《诗学的蕴意结构》《视觉的愉悦与挑战》 《有狼的风景》《图像丛林》 《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视觉文化卷》等十余部著作。

]

目录

**辑 符号理论编者导读看见符号:从符号学理解视觉艺术作为符号学理论的叙事学艺术与跨界符号第二辑 符号方法编者导读解读艺术:从读者视角出发解读符号:从类型符码到意指失谐解读图像:从视觉认知到观照故事第三辑 符号实践编者导读视觉再现:聚焦与窥视视觉修辞:贯通图文的寓言符号视觉叙述:父子关系及其神话后记二题参考文献

封面

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

书名: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

作者:(荷)Mieke Bal著

页数:254页

定价:¥58.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69014914

PDF电子书大小:12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