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4-人力资本与竞争力指数

节选

[

nbsp; 言
    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业当·斯密。他
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曾分析指出:一个国家全
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是固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的新古
典经济学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也曾明确地指出:“一切资本中*有价值的
莫过于投资在人身上面的资本。”②在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首先提出和阐述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个概念及其内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
尔(Jacob Mincer)。萨罗(Thurow)是为人力资本做出明确界定的**人,他
指出:“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美国经济学家西奥
多·w.舒尔茨(T.w.Shultz)、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等经济学
家则分别着力分析和阐明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舒尔茨认
为由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就是人力资本的收益,也即人力资本。贝克尔则认为,
一切用于增加人力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均属于人力资本
投资。③
    人力资本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舒尔茨对美国经济的发
展做过这样的计算:1890~1959年的70年中,物质资源增加了4.5倍,对劳动
者进行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增加了8.5倍,而前者使利润增加3.5倍,后者使利润
增加了17.5倍。④日本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1个年级,新
技术革新者平均增加6%,而技术革新的建议能降低成本5%;经过专门训练的
技术人员的建议能降低成本10%~15%,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创造
和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可降低成本30%以上;经过技术再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作效率可以提高40%~70%。①苏联经济学家科马罗夫和乌拉诺夫斯卡娅在
198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苏联1960~1978年,具有高于5年教育水平的
劳动者在就业人员总数中的比重增加了90%,而劳动生产率则提高了1.5倍,
换句话说,1960~1978年劳动者的教育水平每提高10%,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4
倍。1961~1975年问,苏联国民收入增长额的80.1%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
的,其中37%是靠提高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水平获得的。②据苏联的另一些经济
学家估计,受过10年制教育的工人与初级教育程度的工人相比,掌握技术的速
度要快1倍,利用设备的效果要高l倍,参加生产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高1倍。在教育程度6~10年级范围内,普通文化水平每提高1年级,工人中
合理化建议者的比重平均提高6%;受中等教育的程度每提高1年级,在机器制
造业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5%~2%,在轻工业可以提高1.5%~2.2%,在钢
铁工业可以提高0.4%~0.7%。③我国吉林省社科院的一些同志也对职工素质和
经济效益的关系做过调查,他们提供的长春**汽车厂的材料表明:在完成生产
定额方面,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要高26%,受过高等教
育的工人比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生产效率高20%~30%。另据他们对长春
客车厂机械车间装配钳工的调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3年出徒时的工作效
率,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工人1年就可以达到;大学文化程度的工人1年
还可以超过,其时间缩短2/3以上。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在党和政府一系列鼓励非公经济发
展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发展。截止到2007年3月底,私
营企业数已达到504.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663.4万人,进出口总额663亿美
元,总产值达到31855.1亿元,上缴税收总额3495.2亿元,⑤民营经济已经成为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所创造出来的这一奇迹已经引起政府决
策部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关于民营企业竞争力的
源泉问题更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之一。然而,人力资本对于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
响到底如何,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的认识是模糊的。理论认识上的
模糊,不仅不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民营企业及其竞争力,也不利于政府制定正确
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显然,搞清二者间的关系,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营经济研究中心在前三次大规模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①于2006年11月选
定了“人力资本与民营企业竞争力”这样一个调研主题,在浙江省、北京市、
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湖北省
等11个省市工商局和民(私)营企业协会等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一
次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本与竞争力问卷调查,加上在江西、四川、陕西等
省进行电话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500多份。课题组成员还分别深入到一些省
市民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当地有关部门举行座谈讨论。在此基础上,课
题组完成了1个总报告和10个分报告。这些报告分析和阐明了现阶段我国民营
企业人力资本及其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了很多有益的分析结沦,提出了很多
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比如,研究报告认为,总体上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
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高,人力资本对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还受一些因素的制
约;企业家人力资本在规模较小企业中比规模较大企业更集中、作用更显著;在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民营企
业家族制对企业人力资本的制约,经营理念和外部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道德环境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等,构成了民营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吸引人力资本和发挥人力资
本作用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报告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理论和实践表明,人力资本是提高劳动者素养和劳动力质量的关键因素。人
力资本的形成除了靠正规的学历教育外,还要靠企业的再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发
展,不仅要使它们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为我国尽快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作出
贡献,而且要使它们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和聚集大量高素质的劳
动者,提升我国长远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更好
的条件。我为该书作序,一方面是想肯定课题组富有建设意义的调查与研究工
作,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企业人力资本的研究,深
化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探索。相信通过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积极参与,
一定能够形成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促进企业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
者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分报告之六
人力资本与企业市场开发
    摘要:人力资本是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成长*有价值的资产。实现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本分报告分析了民营企业人
力资本和市场开发的现状,着重论述了人力资本对民营企业市场开发的作
用,从激励、技术创新、产权等方面探讨了优化人力资本进而提高企业市场
开发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本  市场开发  激励  技术创新  产权
一人力资本与竞争力
    “资本”一词,*初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即生息金额①。资
本的本性是增值。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方面。前者体现在物质产品上,后者则附于劳动者身上,
体现为凝聚在身上的知识、技能。一般认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专门投资形成
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人的知识、生产技术、能力和健康等。人力资本是一种
质量概念,它以劳动者的异质性为前提,反映了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
质量要素的稀缺性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关系,主要是从投入一产出的角度来研究
人力在收益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本能够为对人力的投资者带来未来的收
益。企业人力资本是对应于企业之外的人力资本而言提出来的。企业人力资本是
指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以及“干中学”等
方式而形成的,凝结于企业职员人体,具有产生未来收益的知识、技能、体能和
经验等因素的总和①。
    人力资本是竞争力产生的源泉(见图6—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身之
本、取胜之道,核心竞争力包含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人才等方面。在一个
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中,核心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并转化为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市
场,技术和产品都是以人才为中心的,因此,人力资本才是竞争力产生的根源,
竞争力的提高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水平和对人力资本潜在价值
的开发能力上。我国民营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就得在人力资本上下足功
夫,实现人力资本的储值、增值。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是民营企业的竞
胜之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实现利润*大化的目标,也有助
于培养企业的创新精神、文化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
企业价值的增值具有裂变的效应,是一项高回报率的举措。人力资本投资不仅会
产生持续的收益,还会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和扩大市
场占有,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减少员工的外流,促使包括
劳动者、生产资料在内的生产要素的结合达到*佳状态。实践证明,接受人力资
本投资的员工,劳动的熟练程度会得到提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会得到
加强,因而生产产品的质量、数量都会提高①。因此,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增
强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
二  民营企业市场开发及相关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一)民营企业市场开发现状分析
    市场是民营企业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呈现短缺经济,物质
产品也不甚丰富。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依靠一两个产
品或抓住市场的一个空档机会而迅速成长起来。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这种特点,
对市场有一种天然的适应能力。不少企业在创办之初,受自身实力的限制,也一
般都是从市场做起。因此,市场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民营企业的做大做
强也愈发离不开对市场的开发和保有。所谓市场开发,是指分析市场特征,发现
潜在的用户需求、寻求满足方式和促使市场接受等方面工作的组合,市场开发的
H的是扩大市场占有,并产生有利可图的各种交易。企业市场开发不仅仅是市场
营销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还包括研究人员新产品的开发,决策层的市场战略等。
T仃场开发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岗位,从决策层所采取的市场战略,到研发人员的
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营销人员的宣传策划、产品销售等,都与市场开发息息相
关。企业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富足,则市场竞争力就强,市场占有率就高。市
场开发反映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民营企业的创业者们非常重视市场的开发。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开发正从省内走向省外,从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化
发展。浙江民营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市场的范围看,全省3000家被
调查民营企业日前主要的产品销售,基本集中于国内市场。但对于今后的拓展方
向,仪选择在本地发展的企业不足总数的20%,而有44%的企业选择了国际化
的发展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对全国民营企业产品销售
的调查表明,高达50.58%的民营企业,销往省外的产品比重占到其全部产品
40%以上(见表6—1)。

]

本书特色

[

,

民营企业蓝皮书⑧
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还不够高.人力资本对民营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企业家人力资本在规模较小的民营
企业中的作用比规模较大的显著;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对民营
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民营企业的家族制、短视的经营理念和市
场环境、法制环境与道德环境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民营企业人力
资本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

]

作者简介

[

p> 刘迎秋  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
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组长,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组委会执
行主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呼伦贝尔盟副盟
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和
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和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
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大、中山大学、北京交
通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兼职或客座教授。1993年被评为终身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长期
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创造性提出“总需求变动的供给效应曲线”和
货币供给倍数理论;长期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主持全国性跟踪调研并连续4
年编辑出版《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自1980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
先后研究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15部(包括合著)、译著2部、辞书l部,国内外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多项学术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
奖,为我国经济理论建设、政府政策改进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志祥  著名企业行为管理专家,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
长兼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会长、浙江省市场协会会长。第一届至第五
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

]

封面

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4-人力资本与竞争力指数

书名: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4-人力资本与竞争力指数

作者:刘迎秋

页数:329

定价:¥4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308992

PDF电子书大小:3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