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

相关资料

[

书摘 “语气词“里”应来源于方位词“里”,太田辰夫曾明确说:“它的来源是‘里’、‘裹’等表示处所的词。”古代汉语没有方位词“里”,梅祖麟认为,作为方位词的“里”产生于魏晋之后。东晋的《搜神记》、南朝宋的《世说新语》和南朝齐的《百喻经》已有这种“里”。开始时“里”的数量很少,我们在《搜神记》里只发现3例。这种“里”可以居于句尾,但还不是语气词,它们大都作介词宾语;如: [12]因直内著曲阁重闺里,不听人将出。(世说882) 1131顾长康书谢幼舆在岩石里。(世说722) [14]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即为毒蛇所蚶螫。 (百喻556)以后“里”迅速扩张,我们统计杜诗中即增加到57例,这种“里”大量置换了“中”、“间”、“内”、“上”等与之同类的方位词。 至于方位词“里”如何虚化成了语气词“里”,按吕叔湘先生的意见,“里”与介词“在”构成固定的介词短语“在里”并虚化成为表语气的复音结构,而“里”又从这个结构中离析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语气词。如此则例[13]句中的“里”与以后的语气词“里”有些关系。而有研究者认为,方位词“里”成为助词的过程还不清楚。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见本节“1.3“。 作为语气词的“里”在唐代即有使用,如: [15]有童谣曰:“花开来里,花谢来里。”(玉堂闲话;太平广记,卷140) [16)后明皇幸蜀,至中路日:“崽郎亦一遍到此来里。”(嘉话录,同上,卷150) [17]他儿婿还说道里。(变文3128) 唐代“里”均表肯定语气,但用例较少;到北宋,上述情况并无多大变化,但出现了用于疑问句的例子,但在三种北宋语言材料中仅有1例(请参阅本节“1.11”)。到南宋, “里”可作“哩”,还是主要表肯定语气,仍只有少量用于疑问句,如: [18]上了灯儿,知是睡哩?坐哩?(惜香乐府57) [19]看如今怎奈何刘麟去哩?(绍兴甲寅通和录,三朝北盟汇编卷162)上例“哩”用于选择句,应是一个新的用法;下例应是继承了北宋的用法(参见本节“1.11”例[7])”。 上面这类句子中的“了”已经在虚化之中,但虚化的归宿是形尾而非语气词。晚唐五代以后,这种“了”以后经历了一个前置到动词后的过程,最后虚化成为了,北宋正是前置或不前置形式共存的时期。这种“了”都还具有明显的动词实义(结束),而且一般不能出现在全句之后,只能放在复句的前一分句(有的可看做是时间状语)后面,其后再接一个分句,前

]

本书特色

[

目录:“*”为左右结构,由“口、尔”组成。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可靠、全面、适用三个方面着眼选择材料,注意断代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材料的穷尽性统计与举例性收集相结合、描写与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北宋文献中出现的十九个语气词,详细描写其用法。

]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的意义
1.1 语气词界定
1.2 研究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的方法
2.1 断代研究与历史比较研究相结合
2.2 材料的穷尽性统计与例举性收集相结合
2.3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
第三节 研究北宋语气词的材料
3.1 北宋语言材料概述
3.2 基本语言材料的确定
第四节 北宋语气词系统
4.1 北宋语气词的类型
4.2 北宋语气词系统概述
第二章 陈述语气词
**节 里 在
第二节 了 也 矣 来
第三节 看 耳 尔 焉
第三章 疑问语气词
**节 么
第二节 那
第三节 * 聻
第四节 邪(耶) 乎 哉
第四章 祈使语气词
**节 著 则个
第二节 好
第五章 北宋语气语发展的基本评价
**节 北宋语气词的基本发展规律
第二节 北宋语气词有汉语史上的地位
附录一:主要引书目录
附录二:作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汉语语气词的著述
后记
……

封面

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

书名: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

作者:罗骥

页数:253

定价:¥18.0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03-09-01

ISBN:9787806595213

PDF电子书大小:12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