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927-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

节选

[

bsp;前言
    从思想史上来看,对自我的认识始终是与人类对世界或者说与人
类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认识结合在一起的。“同一性”(Einheit)从古
希腊**位思想家巴门尼德以来就被认为是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性问
题。在这个哲学思想的发蒙时期,人们对世界的总体把握,即所谓世界
概念(Weltbegriff)是一个尚未发生分化的统一整体。在巴门尼德的哲
学残篇中,思维与存在还只是被理解为同一个事物,而整合了这个惟一
事物的世界自身则是一个完满的球状“存在”(Sein),这便是哲学“同一
性”原则的出处和由来。“同一性”原则确立了思维与存在合而为一的
“实体”(Subsistanz)概念,在巴门尼德看来,这个“实体”是与自身完全
“同一”的“存在”,而且“存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然而,自从以笛卡尔
为开端的理性主义哲学兴起以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一直经受
着深刻的挑战,甚至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以“自我”为出发点来认识世
界的“我思”作为唯我论思想原则,使原本处在稳固和统一状态的“实
体”分裂为“自我”与“对象”两个部分。于是,“自我”在理性主义哲学传
统中渐渐被构造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在主体之外的事物则被规定
为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与主体相互对立的客观“对象”。为了探索人类理
性认识能力的限度,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Kant,1724—1804)在
“先验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框架之下进一步把“自我”的问题突出出
来。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当中,“自我”被界定为人的“普遍自我意
识”及人的“先验的统觉”,两者构成了科学认识的前提条件。基于上述
理性的自我观念,康德把人类所能认识到的世界看成是“现象”的世界,
而把人类无法认识的世界称为“物自身”(Ding an sich)。这样一来,思
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彻底地断裂了。康德之后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在意识到康德哲学造成的主客
观世界的日益分离使“同一性”原则失去效用的状况下,设立自我与自
我相等(Ich—Ich)作为其“全部知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试图把客观世
界重新纳入了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之中,而德国哲学家谢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则不满康德的主要
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1781/1787)中
缺乏一种“至高原则”(der oberster Grundsatz),他继费希特的知识学
体系之后创立起了同一性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那里,“同一性”则被视
为推动作为绝对主体的“世界精神”(Weltgeist),后者是在时间或历史
中不断走向自我意识的组织原则。
    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的“同一性”观念的产生、断裂与重建是历史上
人类为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中把握自我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的反映。
“同一性”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问题,以致于它的整合显得如此紧迫应
当说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事情。自欧洲启蒙运动以降,理性主义的崛起
使人类逐步丧失了赖以把握自身和世界的神学资源,而“自我同一性”
即自我在先验和经验诸领域中的连续性和稳固性成为“知识”确定性的
必要前提。在这个世界上,人类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来为自己确定那
个属于自身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点来追求“自我”的真实存在和“知识”
的确定性。德国古典哲学以“自我”的先验规定性为起点来建构他们的
“知识论”和伦理学说,后者开启了整个西方近现代思想的序幕,我们看
到,无论是此后出现的以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与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或生命哲学(Lebensphilosophie),
还是以丹麦宗教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1813—
1855)、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为代
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还是当代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均是以德国古典
哲学所设立的自我观念为参照点的,因此,“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
(Self-identity)在西方近现代思想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而上
述诸多的思想流派对自我问题的论述同时构成了本书讨论“自我”观念问
题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资源。
20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
  1931一)在他的名著《自我的诸种根源》(Sources o/Sel/,1989)中多次
  指出,是康德哲学对主体的认识能力的经典分析赋予了“自我”以“内在
  性”(Inwardness)特征,德国浪漫派在继承了这种丰富的内在性的基础
  之上,发展出了对现代社会及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建产生过深远影响的
  “个性”和“民族性”(Nationality)观念。①由此可知,在欧洲思想史上,
  自我认同、个人认同与民族认同以及建立在民族认同基础之上的“民族
  性”②思想与哲学上的自我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基于自我的一系列思想
  观念塑造了整个19、20世纪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并成为了我们现代人
  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处在急剧变迁之中的欧洲思想非
  但没有能够弥合由“同一性”的分化给人类造成的精神裂缝,反而愈来
  愈加剧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分离,并把两者的分离推向了极
  端。于是,分散在认识与实践领域中的诸多破碎的“自我”面影更加无
  法得到有效地整合,“自我认同”问题因此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困境。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早年留学日本,通过德语
  和日语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科学和哲学文献,其阅读范围涵盖了生物
  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的各个层面③,在思想上深受
  18世纪启蒙主义、理性主义、欧洲浪漫派和20世纪生命哲学与存在主
  义思想潮流的影响,因此,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当时整个欧洲思想所面
  临的“自我认同”的困境当中。对于鲁迅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在于,上
  述相互矛盾、相互拆解的理论资源构成了鲁迅对民族和自我进行思索
  的出发点,一个赋有探索和追求精神的、执拗的“自我”不断地穿梭于鲁
  迅所能接触到的有关“个人”、“民族”、“国家”的理论话语和文学想象之
中,它们在鲁迅细腻的情感世界里是如此紧密地纠结起来,以致于我们
非常难于将它们彼此一一剥离开来加以分析。面对鲁迅复杂的思想世
界,如果我们沿着一条思路来分析,不一会儿就会走到截然相反的另一
条思路上去,你就会觉得我们刚刚发现的那一条思路又对前一条思路
提出了严峻的诘难和挑战,多重思想线路的循环往复使鲁迅的思想从
来就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相反,它们不停地由一极滑向另
外一极,在此处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往往寻求在彼处得到解决和回答,这
使得主体的自我认同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之中,鲁迅“中间物意
识”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非常不稳定的自我认同之上的心理感受。在
这个意义上,我以为“中间物意识”实际上是鲁迅“自我认同”危机的深
刻表征。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不能置鲁迅思想本身的逻辑于不顾,首
先从“民族文化”、“民族国家”观念出发,试图构造出一种“宏大叙事”
(the great narrative)。虽然上述追求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与法国哲学
家米歇尔·福柯所创造的“知识考古学”(1’archeologie du savoir)方法
结合起来,克服了过去鲁迅研究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主义偏向,即把
鲁迅的某一抽象观念如“国民性”看成是一种先于思想家的个人经验而
存在的本然事实,然而上述以民族观念为出发点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
分析过程当中则从自身鲜明的“反本质主义”理论立场出发,制造了在
鲁迅的思想中并不存在的本质化概念作为其批评对象,以致于不理解
在鲁迅思想展开的特定阶段上出现的所谓“本质”观念实际上拥有某种
暂时性,准确地说,后者是应鲁迅的道德批判之需要而被人为建构起来
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如“自我”和“国民性”在鲁迅那里起初是一
对“固定观念”,然而随着道德或国民性批判的深入,它们作为被批判的
对象皆经历了一个“去本质化”的过程,甚至被揭示为虚无主义的概念。
如果忽视了鲁迅思想世界当中的那些概念的非本质化特征,那么上面
所提到的宏大叙事便无益于解决内在的“自我认同”问题。②在方法论
  上,本书将遵循概念分析方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多角度的透视,并阐释
  一个概念走向另一个概念以及后一个概念返回到前一个概念的思想逻
  辑,努力揭示鲁迅自我观念的流变过程及其复杂性。因此,本书的作者
  无意于对鲁迅的思想整体做出系统的论述,而只是试图从自我观念的
  角度来把握鲁迅前期(1906—1927)的思想发展。同时,由于鲁迅思想
  本身并不具有某种严密的系统性,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常常呈现
  出跳跃的局面,因此,本书的分析并不太拘泥于实证的方法,而是辅以
  理论的想象来完成对鲁迅思想的重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提供
  的只是一种大胆的理论尝试,至于这种解释在多大程度上对鲁迅来说
  是有效的,那就有赖于读者的评判了。
第四章个人意志及其虚无主义
    的价值取向
    1925年5月,在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襟怀坦白地写道:
    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
    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
    伏罢。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
    时却为自己玩玩,有时则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
    的做。此中或者还有什么道理,自己也不甚了然。①
  在鲁迅早期的文言论文中,“人道”经常与“独立”、“自由”并举,如《摩罗诗
  力说》(1907)中,鲁迅评论英国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道:“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为独立自由人道也”。②
  这里的“人道”是指15到16世纪欧洲社会出现的一种以反对神权、强调
  入摆脱“神权”统治、争取独立自主的普遍人道主义精神,我们暂且把这种
  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人道主义称为否定的或消极的人道主义。鲁迅在此
(1925)所说的“人道”,如以上一章对意志普遍性及其在鲁迅那里所产生
的分化为根据,我认为正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生命之道”,后者
所遵循的是生命在时间中不断走向发展和完善的逻辑必然性,作为生命
之道的“人道”则与前面的消极人道不同,它被赋予了肯定的或积极的内
容。就积极方面而言,鲁迅把人的本质把握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个体;就
消极方面来说,鲁迅认为历史上“中国入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
格”①,作为肉体生命的“人”在中国历来严酷的生存环境里处在一个非常不
合理的位置上,这使得个人的生存意志从来就没有得到自由的发挥。因此,
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鲁迅思想中的“消长起伏”一方面可以被解释为前一
种普遍人道主义原则与个人自由原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被解释
为普遍的生命意志与个人的生存意志(叔本华)和“权力意志”之间(施蒂
纳——尼采)间的紧张和冲突,后者较前者来说显得更为真实和具体。只不
过为了论述的方便,我在分析鲁迅思想中的自然必然性向生命必然性的转
化过程中,暂时搁置了与之并行的个人意志问题,现在则是讨论个人意志这
个问题的时候了。在这里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对个人意志的分析不能够
被简单地等同于鲁迅对“个人”和“自我”的探索过程。在方法论上,后者遵
循是“层层剥离”的方法,即逐层剥离外在于自我和个人的物质、政治、社会
和经验,*终达到“自我”的内核;而在此,为了真实地勾画在思想家内心世
界里普遍生命意志与个人生存意志,以及权力意志或生命逻辑的必然性同
个人意志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就须时时刻刻将两者放置在一起,理清个人
意志的显现、增强、发展及其所发出的反抗精神,进而说明建立在两者相互
冲突之上的鲁迅道德观念的复杂性,*后揭示他的“自我认同”所面临的特
殊困境。为此,我们将重新返回到鲁迅1907年的思想起点那里去。
一、个人意志的发生
    个人意志的问题,在鲁迅那里,首先是和“人性”或者说人的“个性”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在19世纪的“科学”事业即马克思·韦伯
(Max weber)所说的“工具理性”造就的物质世界背后,鲁迅发现了人
的“神思”,这促使他把科学活动还原为黑格尔的主观“精神”,将人类数
千年来的文化变迁看作是一个在偏至与均衡间不断交替的历史进程,
历史中的“人性”与“文化”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是历史发展的
*终推动力。①因此,个人意志一开始就从属于人性,换言之,它是在
“物欲来蔽”、“性灵黯淡”的具体历史条件之下人性的必然变化所致,是
对物质主义偏至进行矫正的否定性精神力量:

]

封面

906-1927-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

书名:1906-1927-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前期的自我观念

作者:梁展

页数:230

定价:¥30.0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06858721

PDF电子书大小:7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