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简介
[
徐锋编著的《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分八部分分别是:**部分,简要介绍本书研究的意义、现状、思路、方法,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从总体上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表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文章框架构思的依据。第四部分,考察了1949–1966年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五部分,考察了1966–1976年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六部分,考察了1976.2009年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七部分,总结和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八部分,提出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认识 **节 民族和国家的基础工程 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要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所决定 第三节 新形势、新条件与新问题之必需 一、新形势:国际“风云变幻” 二、新条件:国内“巨大变化” 三、新问题:自身“不够适应” 第四节 小结: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与逻辑 **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 一、曲折发展阶段(1949—1966年) 二、严重受挫阶段(1966—1976年) 三、新一轮发展阶段(1976—2009年)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 一、统一认识:逻辑前提 二、确立目标:逻辑起点 三、实施教育:逻辑展开 第三节 小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三章 1949—1966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强调革命的政治教育 二、实现统一领导与管理 三、坚持理论教育结合实践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 第三节 小结:成绩与错误交织,经验与教训并存第四章 1966一1976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节 极“左”思潮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学生阶级斗争觉悟 二、鼓动学生起来造反夺权 三、改造学生脱离工农的思想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错误的路径依赖 一、“活学活用” 二、“斗、批、改” 三、“上山下乡” 第三节 以阶级斗争为主要任务的四支队伍 一、学校革命委员会 二、军宣队和工宣队 三、工农兵学员“上管改”委员会 第四节 小结:一个“负帕累托改进”的过程第五章 1976—2009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一、“痛定”后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新认识 三、“碰撞”后的再认识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 一、战略定位的重新审视 二、科学规划的系统尝试 三、方法途径的努力拓展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新理念的确立与弘扬 二、工作体系的培育与构建 三、长效机制的创建与推进 第四节 小结:科学性日益增强的过程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节 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目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合理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途径 一、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二、日常工作的有效配合 第三节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的意义 二、队伍建设的要求 第四节 小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结语:立足历史,面向未来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徐锋
页数:255
定价:¥3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010116426
PDF电子书大小:10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